牛肉价格一度超过50元一斤。你可以理解,养牛是個大工程,本钱也高;但是,进口牛肉增加,很多人开始意识到:原来,牛肉不一定非得这么贵。

牛肉便宜,大家都很高兴,尤其是像广东这样地方,原来牛肉价格是一個相对奢侈食物,一斤50元,最多也只能偶尔买一次,现在倒好,牛肉降价到32元到45元之间,顿时一周两次牛肉成家常便饭。想当初,谁能想到,牛肉居然能便宜到这种层次?可是就在价格降低同时,牛肉产业背后却开始出现矛盾,进口牛肉涌入让国内养殖企业苦不堪言。
中国畜牧业协会联合九個主产区协会,提交对进口牛肉实行调查请求,声称进口牛肉激增让国内牛肉养殖业严重亏损。倘若调查结果倾向于呵护国内养殖业,那么任凭是批准提高进口关税,还是其他保障措施,到底结果就是——消费者牛肉又要涨价。
想想看,牛肉价格终于变便宜,普通老百姓终于可以吃得起牛肉,结果这一调查一出,市场大概又会恢复到过去高价状态。消费者买不起牛肉,农民养不起牛,究竟是为谁利益在操盘?是为让一小部分肉牛养殖企业保住“钱包”,还是让大多数消费者保住“菜篮子”?这一点,恐怕还需要问问那些拿着廉价进口牛肉填肚子普通人。
这些年来,进口牛肉增加让人们真正尝到“实惠”。来自阿根廷、巴西等国优质牛肉,品质好,价格低,市场需求大。特别是阿根廷牛肉,价格比国内同等品质肉便宜很多。即使咱们对进口牛肉维持着质疑态度,到底还是不得不承认,进口牛肉打破国内市场对牛肉垄断,给老百姓一次吃上实惠牛肉机遇。

你问这些农民心里怎么想?答案其实并不复杂,、网友想法一模一样:流通环节控制牛肉价格,养牛本钱并没有下降,而中间商赚不少钱。很多牛肉养殖者甚至都快养不起,本钱高得吓人,倒是一些地方流通商赚得盆满钵满,搞得消费者也很不舒服。就像房价一样,明明生活本钱越来越高,房价越来越离谱,政府总是“调控”一番,结果反而让楼市更加火爆,房东更富有,普通百姓更难买房,牛肉价格也、房价一样,不见下降,反倒越来越贵。为何这么多年,牛肉一直这么贵?难道不是因长期以来“呵护”政策让国内养殖企业缺乏博弈压力,不思进取?
我认识一個朋友,他是肉牛养殖场老板,去年他还嘲笑我,说“养牛这么苦,根本没法赚钱,首要是牛肉价格上不去”。我那时心里想:你养牛是给谁吃?怎么会这么难赚钱?再看如今,进口牛肉一来,国内价格立马下跌。养牛本钱确实不低,但这又怪谁呢?是怪国内过高养殖本钱,还是怪市场垄断行为?

坦白说,我从来不懂,为何在中国这么大一個市场里,牛肉价格这么贵?难道真是牛养不起吗?每年猪肉价格都一涨再涨,养猪业总是能自我“调节”,可牛肉价格却始终维持在一個让人窒息高度。以我家为例,我小时候家里做几次牛肉,基本每年过节都能吃一次,那时牛肉也不便宜,但价格算得上能接受。现在,牛肉简直是“过节”食品,平常谁会随便买?
进口牛肉涌入没有带来真正改变,反而被政策打压回去。进口牛肉不止价格便宜,况且品质还不差,让咱们这些普通消费者能负担得起。这对养牛农民不公平吗?是,对他们不公平。但真正值得反思是,为什么养牛本钱这般之高?为何即便是本土生产牛肉,也要卖到这般离谱价格?为什么流通环节价格差异这般巨大,而养殖者并未从中获益?到底受害者不是消费者,谁是?

很多人说,适当呵护国内企业是必要,不能让国外便宜牛肉抢市场。但难题是,这种呵护是不是已经超出合理范围?到底是要呵护那些企业利益,还是要让普通百姓餐桌上有更多实惠牛肉?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我只想说:别再让政策、产业呵护变成咱们吃不起牛肉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