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餐饮行业又发生了哪些新鲜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美团:4月13日正式向市场推出“美团企业版”据36氪消息称,美团将于近期正式上线面向To B市场的业务“美团企业版”,定位企业消费赛道。美团企业版会为企业客户提供消费服务和管理方案,包括用餐、差旅、打车等。
美团企业版负责人康凯为企业业务部总经理,在餐饮外卖领域有十年以上的企业服务经验。他向美团核心决策小组S-team成员、美团高级副总裁、到家事业群总裁王莆中汇报。
据美团官微,美团将于4月13日举行品牌发布会,正式向市场推出“美团企业版”,帮助更多企业进行消费管理。目前,美团企业版团队规模已有数百人,且在快速扩张中。(36氪/界面新闻)
2、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止餐饮浪费纳入饭店业信用等级评价国家标准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微博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饭店业信用等级评价规范》。
图源:市场监管总局网站
该标准由全国饮食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饭店协会、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等单位共同起草。《规范》构建了包含综合素质、财务状况、管理水平、企业竞争、社会信用五个要素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特别是,标准提出饭店企业应制定并有效运行节约资源、减少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制止餐饮浪费的制度,强调每年为员工提供制止浪费、垃圾分类等方面知识培训等,进一步推动饭店企业建立制止餐饮浪费长效机制,履行厉行节约社会责任,实现行业绿色转型。
下一步,总局将继续推动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绿色外卖、中央厨房等国家标准制修订,不断健全节约型餐饮标准体系。(中新网)
3、抖音电商发布知识产权保护年报3月23日,抖音电商在厦门召开知识产权保护行业交流会,并发布《2022抖音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报告》(下称“报告”),全面盘点该平台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相关举措和成果。
纵观全年,平台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从准入机制、维权工具、规则体系和监测手段等方面,进化其知产保护系统。抖音电商不止设立了严格的品牌准入门槛及核验要求,还建立了全新的规则体系,新增或更新规则数量占现有规则总量的70%以上,为线上维权提供更合理的精细化依据。截至年底,平台重复侵权数量降低8%。
图源:鞭牛士
同时,平台更新迭代了监测手段,针对新型侵权场景进行防控升级,对消费链路中每个环节进行主动保护。报告显示,抖音电商非常重视保护图书和赛事版权。平台升级盗版图书治理机制,建立防控模型持续主动监测回查,对商家定期抽检。
此外,平台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落地线下打击侵权案件12起,抓捕110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1.1亿元。(亿邦动力)
4、商家使用预制菜,或需要公示去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点名预制菜,表示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
图源:海淀新闻
近日,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北京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共同发出全国首个《预制菜食品安全倡议》。倡导相关食品企业从规范供应链管控、严格进货查验、建立预制菜贮存及使用过程制度规范等方面加强食品安全管控。同时,《倡议》还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和外卖平台公示预制菜的使用信息。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志强表示,预制菜改变了传统中餐以现场制作为主的加工方法,拉长了食品的生产供应链条,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也兼具食品安全收益和风险的双向放大效应。(中国新闻周刊)
5、商业外摆相关政策,已在各地陆续实施今年以来,北京市印发《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提出制定实施商圈外摆经营管理规则,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上海市公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新时期设摊经营活动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允许设摊开放区有序设摊。杭州、昆明、厦门、成都等地近年也纷纷探索商业外摆模式。
“内容与形式并重。”比如上海划定设摊开放区时,设置了以新兴业态为主的特色点;北京则要求特色经营活动,要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经济发展与文化特色。同时,商业外摆需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近期多地出台商业外摆相关政策,同时也明确了“红线”和实施原则。
业内人士分析,商业外摆延伸着商户的服务半径,有效展示实物商品、服务商品、体验商品,同时也可以创新各种场景,既能引流,也可以起到促进销售的重要作用。(人民日报海外版)
6、工信部等:将地方特色食品消费元素嵌入夜间经济等消费场景据工信部网站消息,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其中提出,积极将地方特色食品消费元素嵌入夜间经济、特色餐饮集聚区、大型商业综合体等消费场景和载体,促进地方特色食品消费。
指导意见就推广新业态新模式提出三方面要求:
一是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企业巩固与商超、便利店、社区生鲜等传统渠道的合作,加强与大型电商平台产销对接,深化生产、流通、销售、服务全渠道布局,实现线上线下多元业态深度融合。
二是培育创新业态。鼓励传统优势食品产区拓展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链,强化上下游深度融合,培育创新业态和模式。
三是打造多元融合消费场景。积极打造集食品品鉴、文化创意、社群交往等功能为一体的地方特色食品消费场景,提供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多元化的消费体验。(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