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吉利”是古代高昌国的钱币,知名度很高,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钱币中的大名誉品。可是,不知道有人考虑过没有,钱文“吉利”两字,除了字面上的吉祥如意、大吉大利之外,是否还有别的寓意?背后是否另有鲜为人知的故事?

高昌吉利
高昌吉利钱币,最早见于清代乾嘉年间张敬庵所著《泉宝录》。如图所示, 直径25.5毫米,穿径约7毫米,重约14.3克。钱文为隶书,文字环读,背面没有文字,也无图案。钱体大而厚重,肉好郭圆,字体古朴,制作精良。虽然因钱文上有“高昌”两字,就能确定它是古代高昌国铸造。但是,古代高昌国自北魏一直延续至元代,具体是高昌国哪个时期所铸造的呢?则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高昌古城
有两次重要的出土发现对于确定它的年代具有重要意义:
一次是1970年10月发现的震惊考古界的西安何家村唐代金银器窖藏。出土的一千多件文物中,有39枚钱币,其中就有1枚高昌吉利,就是展示给大家的这枚,上面还带着用红漆写的编号,收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这是高昌吉利钱币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出土发现,立即引起了钱币学界的广泛关注。

何家村窖藏出土
另外一次是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519号墓葬中出土1枚高昌吉利,同时出土的还有纪年为唐贞观十六年(642)的墓志一块。证明高昌吉利钱币的铸造年代,最晚不可能晚于贞观十六年。由此可以确定高昌吉利钱币是麴氏高昌王国时期所铸造。

阿斯塔纳古墓出土
至此,钱币界普遍认为围绕高昌吉利钱币的疑问似乎已经解决了。但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实际上真正的研究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