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今社。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但是物极必反,有些人会有曲解,在生活不如意的时候,只要把原生家庭的大招给放出来,就期望获得原谅和怜悯。
还有些人会把自己的悲惨经历做成勋章戴在胸前,成为攻击别人的武器,把自己活成可恨可叹可悲可怜,却唯独不可爱的人。
《红楼梦》中的探春和贾环,同父同母,却长成了天差地别的两种人。
《长相思》中的小夭和馨悦,有着相似的悲惨经历,也长成了迥然不同的两种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01
探春和贾环
在《红楼梦》中,虽然探春自幼被贾母抚养长大,但是同在一个府里,探春并没有隔绝了生母,赵姨娘天天来啰嗦她。
只不过探春一心向往正直的道路,不被生母的愚昧迷惑。
贾环虽然是由赵姨娘抚养长大,赵姨娘的狭隘、自私和愚昧,固然会对贾环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贾环天天上学,接触的是老师和同学,在家里,凤姐和探春也会教育他。王夫人也会让他抄抄经文,贾环是有选择的机会的。
两个人都处于光明和黑暗之间,但是探春选择了光明,贾环选择了黑暗。
或者因为嫉妒、狭隘、自私,可以让人立马得到好处,比如彩云偷了王夫人的东西来,贾环马上就可以有得新鲜东西吃,有新鲜东西用。
贾环诬陷了宝玉,宝玉马上就挨了打,他马上就解了恨。
恨宝玉,假装失手把蜡烛油泼宝玉脸上,宝玉好多天不能出门,贾环不被重视的伤痛立马得到缓解。
这些现成的利益最是引诱人,让人往下流里走。
而选择正直,好处看不着摸不着。
就像探春当家,不肯多给赵姨娘的兄弟丧葬银子,得到了众人的敬服。
但敬服在贾环眼里,是看不到的。他只知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但是贾环没有想过,凭他这怎么狭隘的心,根本就得不到探春能够得到的机会。
这就是眼界见识,要不怎么说选择大于努力呢!
02
小夭和馨悦
小夭和馨悦都没有享受几天高贵出身的福利,很快就成为朝不保夕的逃亡者。
小夭是西炎王(原著中的黄帝)的外孙女,小时候在朝云峰的快乐日子没过多久,外婆去世,母亲战死,哥哥离散,一个人被送去寂寞的玉山。
皓翎王(原著中的高辛王)本想接小夭回来,但是因为五王之乱,想等平了乱再接。
没想到小夭偷偷藏在他送东西的车子里,半路上听到侍女的谈论,才知道她的母亲自休于高辛王,她不是高辛王姬,而是大魔头蚩尤的女儿。
她们还笑小夭,妄想回高辛呢,高辛王肯定会杀了小夭这个野种的。
小夭那个时候不过是相当于人族七、八岁的小孩,听到这些,惊慌、羞耻又害怕,流落民间,差点被人族侮辱,自己的脸变来变去的,被人视为妖怪,只能逃到深山。
后来忽然发现自己好像不会说话了。就拼命说话,怕自己真的变哑巴。
又被妖族关在笼子折磨很多年,为了自救,拼命研究毒药,毒死妖怪,逃了出来。
小夭不敢回西炎,因为她恨黄帝,也不敢回高辛,她是母亲背着西炎王偷人生的。
小夭觉得自己是个见不得人的存在,只能在清水镇做个小医师,隐姓埋名,苟延残喘。
小夭吃过太多苦,她知道众生的苦,所以她愿意成全别人,她救了麻子、串子,她成全了桑甜儿,她对九头妖怪、对奴隶,对任何地位低贱的人都没有歧视,对地位高贵的人也并不敬畏。
馨悦从小儿在黄帝手中成为质子,时时面临着生命危险,每天许的愿不是糖果玩具,而是不被杀掉,生活也是悲惨的。
但是相比小夭,却又幸运了很多,她至少有母亲在身边。也不会缺吃少穿。
可是馨悦觉得所以人都对不起她,她的悲惨童年成了一个填不满的空洞,需要所有人用尽全力去弥补她。
她在颛顼急需帮助的时候,不肯订婚相助,却要在颛顼称帝后,来取王后的位置。
这本是一场交易,但是馨悦不恪守本份,却又妄图要颛顼的真心,两度要害死小夭。
人跟人真的很不同,有的人因为自己淋了雨,所以想给所有人撑把伞。而有的人因为淋了雨,就下决心要住最高的房子,谁挡了她的路,她的给谁身上浇雨,浇死谁。
03
写在最后
这世界并不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因为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
原生家庭和经历会塑造人,但是人可以反叛,可以脱壳,可以选择成为全新的自己想要的自己。
如果探春没有赵姨娘的惹事生非,未必会成长为带刺的玫瑰,人人又敬又爱。
如果小夭没有受过这么多的挫折,而是和阿念一样在父母哥哥的宠爱中长大,她可能是又一个刁蛮王姬阿念。
原生家庭和经历,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善与恶,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