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075型两栖攻击舰33号“安徽”舰,,还有一艘071型船坞登陆舰986号“四明山”舰,此外还有多艘驱逐舰和护卫舰现身台岛以东。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台湾回归祖国大陆无非是 “和平统一” 与 “武力统一” 这两条路径。然而,局势的发展往往超乎想象,如今,一种全新的模式正逐渐浮出水面,引发广泛热议。
台湾军事专家谢寒冰在节目中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大陆正在推行 “逼统” 策略,即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式的行动,迫使台湾接受统一。其实,这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 2017 年,台海关系专家王在希就提出了 “北平模式”,其核心要义便是通过包围等手段,让对方在压力之下被迫投降,而非直接发动攻击。当时,这一想法遭受诸多质疑,被认为不太现实。但时过境迁,如今大陆的种种行动表明,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这一模式。
近年来,解放军军舰战机常驻在台海,对台施加了强大的军事压力,彰显出大陆已具备对台湾实施全方位封锁和威慑的实力。而在这一过程中,海警力量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海警的行动不属于军事行动范畴,无论是美军还是台伪武装势力都没有介入的理由。尤其是在 “逼统” 这一大框架下,“联合利剑” 演习意义重大。它展现出强大军事威慑力,模拟实战场景,让台当局清晰认识到 “以武谋独” 毫无胜算。同时,也向外部势力表明,中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任何干涉台海事务的行径都将遭到有力回击。
而且在近几次围岛军演中,海警船逐步剥夺了台岛部分海域的管辖权和执法权,将台当局的活动空间大幅挤压回台岛本岛。一旦台湾重要水域全部被控制并实施管辖,从军事层面而言,台湾将丧失与外界联系和反击的能力,就如同黄岩岛以及钓鱼岛的管控模式。
实际上,通过这种低强度的冲突模式,大陆等于已实际掌控台湾地区靠近大陆一侧的所有外岛,只不过尚未进行实质性登岛宣誓主权和管理当地。海警在不升级战争的情况下,能够采取剥夺捕捞权、剥夺离岛治理权、干扰和切断航道、封锁港口海路等行动。我国对钓鱼岛、黄岩岛、仁爱礁等岛礁的争夺和实际控制,正是借助海警船得以实现。
如今,中国大陆已实际取得对台湾地区靠近大陆一侧所有外岛的执法管控。例如,大陆海警已彻底接管台岛渔政,大陆渔船不仅能在金门附近捕鱼,甚至进入台岛海域,乃至靠近台岛 6 海里处,而以往台伪海巡署会出面驱赶,如今却不见其踪影。大陆扩大台海周边行政管辖后,台湾渔民作业更加安心,遇险时能更快获得救援,自然会对大陆的管理产生接受和认同。随着两岸治理能力的此消彼长,台湾民众对统一的认同感也将逐步提升。
目前,中国对台岛及其周边海域已实现常态化巡航,除实质性登陆外,相关区域已完全由大陆管控。只要大陆愿意,在合适时机便可对台岛实施彻底封锁,采取 “围而不打” 策略,届时台岛能坚持多久?等到台当局退无可退、彻底麻木之时,大陆海警或士兵登陆台岛便水到渠成。
以 2025 年为例,解放军台海 “联合战备警巡” 已常态化。与此同时,大陆逐渐中止 ECFA,这一举措直击台湾经济要害。要知道,多年来两岸经贸往来在惠台政策刺激下急速膨胀,根据商务部数据,扣除逆差后台湾实际贸易顺差仅 587 亿。若没有大陆市场,台湾外贸总值将减少近一半,对外贸易顺差也会瞬间从 500 多亿美元变为负 1000 多亿美元。面对台伪当局可能的 “狗急跳墙” 之举,人民海军早已在台岛的西南、西北、东南和东部四个方向部署军舰,扼守东部朝向日本的宫古海峡、东南部面向菲律宾的巴士海峡以及台湾海峡的南北出入口,一旦台伪武装分子反抗,便将其置于 “关门打狗” 的绝境。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逼统” 策略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赖清德上台后,台当局 “谋独” 行径变本加厉,其频繁与外部势力勾连,不断进行 “去中国化” 操作,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然而,美国对赖清德之流 “台独” 言论的反应却耐人寻味。表面上,美国反应低调,仅派低级官员应付,但在实际行动上,却在台海周边加大军事动作,不仅加大对台军售,还强化在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的军事部署,妄图在台海问题上搅局,增加 “武统” 难度。
在这种复杂严峻的形势下,“逼统” 策略优势尽显。与 “和统” 相比,“和统” 多年来因台当局的抗拒以及岛内 “台独” 势力的阻挠,进展缓慢,和平统一的窗口在岛内亲美派的操弄下逐渐关闭;而与 “武统” 相比,“武统” 虽能实现统一,但可能带来较大代价,包括人员伤亡、地区局势动荡以及可能引发的外部势力深度介入等风险。“逼统” 则巧妙地在 “和” 与 “武” 之间找到平衡,通过军事威慑、经济施压、执法管控等多种手段,逐步压缩 “台独” 势力生存空间,让台湾民众真切感受到统一乃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促使台当局在重重压力下正视现实,回归统一正轨。
在2024年,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出席中法建交60周年专题研讨会并发表演讲,虽然主旨围绕中法关系,但花费了相当大的篇幅去阐述台湾问题,而且表述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直截了当地提到了台湾问题的历史定位,以及对民进党当局的定性。
卢沙野大使是这么说的,台湾目前的分治状态,实际上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内战的遗留问题”。
随后他进一步表示,一定意义上来讲,“中国的内战还没有结束,在台湾的政权是中国版图中的一个叛乱政权,而我们随时有权驱逐他们,重新收回台湾的治理权”。
需要说明的是,外交大使的言论,可以视为一种中国对外发出的声音,也就是对欧美的摊牌,赖清德的行动和言论都不重要,大陆既然已经对台当局定性,那么台当局只会有一条路,那就是被当作叛乱政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