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甄嬛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她非常有见识,格局很大,从不在小事情上内耗自己。
而且她很快就能接受既定的事实,并且懂得把局势转为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甄嬛察觉出浣碧背叛她之后,她亲自设了一个局,让浣碧和她的同伙一同掉进那个局里。然后,甄嬛支开所有人,和浣碧当面摊牌。
甄嬛知道浣碧做出这样的事情,是为了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以及她母亲的身份后,他没有怪罪浣碧。
她和浣碧推心置腹,说她在进宫之前,父亲甄远道就说出了关于浣碧的身世问题。

她早就知道了浣碧的身份,而且也打算以后给浣碧找一个好的人家,绝不会委屈了她,也可以让她的母亲名正言顺地进入甄家祠堂。
浣碧听了甄嬛的一番话,对自己当初背叛甄嬛的行为很愧疚,而且,也答应日后绝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
果然,日后的浣碧对甄嬛忠心耿耿,一心守护甄嬛,哪怕在甄嬛出宫到甘露寺修行时,她也自愿请行跟随左右,照顾甄嬛。

甄嬛对她的亲妹妹浣碧如此,对其他的人也是如此。
甄嬛回宫之后,想要要回亲生女儿胧月的抚养权,敬妃对胧月十分不舍,加上胧月不愿意离开敬妃。
为此,敬妃向皇后告密,把槿汐和苏培盛对食的事情说出来,让皇后抓住了甄嬛的把柄,甄嬛为了救槿汐,自顾不暇,无法再提及抚育胧月的事情。
甄嬛当时知道槿汐和苏培盛的事情是敬妃说出去的,但她没有当即找敬妃的麻烦。

她在救出槿汐和苏培盛之后,就安心待产了,而等到平安生下腹中的孩子之后,她才找敬妃谈话。
她让人把敬妃单独叫到自己的永寿宫里,和敬妃开始叙旧和摊牌。
她告诉敬妃,她知道那件事是敬妃告诉皇后的,但她也知道敬妃如此做,无非就是担心自己把胧月抢走。
说到底,敬妃都是因为舍不得胧月的缘故,这也恰好证明,这些年,敬妃把胧月照顾的很好。

甄嬛说她不计较敬妃对她做的这件事,而且,还让敬妃继续抚育胧月,直至胧月成年出嫁。
敬妃听到甄嬛如此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十分感激甄嬛,此后,她也成为了甄嬛一边的人。
甄嬛在知道她的父亲甄远道私下纳了妾室,浣碧就是那个妾室的孩子之后,她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并且还答应她的父亲会照顾好浣碧。
她知道浣碧做了对不起她的事情,差点让算计她的人得逞时,她没有责怪和惩罚浣碧,而是和浣碧摊牌,也原谅了浣碧的行为。

敬妃背叛甄嬛,让甄嬛差点失去忠仆槿汐,甄嬛知道敬妃如此做的苦衷,也选择了原谅敬妃。
甄嬛的所有不计较看似她在吃亏和忍让,实则,这正是她的聪明之处。
试想,如果浣碧背叛甄嬛的时候,甄嬛一定要和浣碧计较,严惩浣碧,那么,即使甄嬛当时出了气,以浣碧的性格,她也会记恨甄嬛。
如果甄嬛不放过敬妃,不仅惩处敬妃,还要把胧月带回身边抚养。
那么,胧月就失去了最喜欢和最亲近的额娘,甄嬛也伤了胧月的心,从此胧月必定也会恨甄嬛。
甄嬛看似在退让和容忍,实则她是在为长远考虑,她的让步,得到了人心,让她在关键时刻,有了帮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