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申新四纺织厂(国棉三厂)的2011年记忆

士心评历史 2024-03-24 15:51:27

(再过一个月,就是我当年采访武汉市国营第三棉纺织厂即原荣氏集团申新四纺织厂旧址十三年了。日子过的飞快,当年拍摄的不管是”申新”的还是“国棉三厂”的老房子都已灰飞烟灭,那些被我拍摄下来的人们呢?那对顾应奇夫妇、那位张汉堂师傅、那位“申四”老板李国伟的儿子李元俊老人和那两位急着住新房的国棉三厂职工,他们现在都还好吗?)

2011年2月16日,一个冷风吹得脸颊生痛的日子,阳光时隐时现,给照相提供了穿透力不理想的条件。武汉硚口宗关汉水二村的武汉市国棉三厂宿舍区内,拿照相机晃悠的人近年来不少,每当看到这等客人,那些退休和下岗工人便会怯生生地走过来:“快拆了吧”?

国棉三厂自被武汉一棉集团收购重组后,厂区地块已“招拍挂”,继厂房拆毁后,宿舍区也仅剩几栋1953年建的二层红砖宿舍楼。申四与福五现在的门牌号码虽然为铁桥北村特1号、铁桥北村2号,但两个厂子在汉口申新街毗邻相望。现在,申新街两侧残存的楼房继续等待着命运的摆布。

建于1953年的申新纱厂职工宿舍虽满目疮痍,却还存留着别墅范影子

“申新”居民、国棉三厂职工一见有人拍照,便怯生生地问:几时拆啊

在申新街上向居民打听,希望找到一位申新的老人,最好能够告诉我们申四过去所见所闻的老人,大家一致举荐了住在汉水二村329号的顾应奇。大家说,这里的房子拆得差不多了,还住这的申四“权威”只有他了。

顾应奇、87岁,夫妻俩来汉60多年,依然浓烈的江浙口音。虽然住一楼,却不避寒气,推开虚掩的大门,便得到老两口热情接待。

走过几十年风雨、坎坷,顾老夫妇俩还是那么恩爱

顾应奇曾经是申四的老“白领”。1948年,顾老被“申四“人才引进”,从上海申新第六棉纺织厂来到申四纺织厂担任棉花技术员,不久便升为工程师。顾在“申四”工作了不到10个月,武汉便解放了。

和其他即将离开故居、故土、故厂的老人一样,顾老夫妻俩热情接待生人拜访的原因,来自于宣泄与倾诉之情。顾老老伴说,顾应奇到申四后,位于中高层,被分配住进申四职员居住的“六间头”。“六间头”按洋房设计,空间开阔,冬暖夏凉。到“文革”时,顾家被作为资本家的狗腿子,资产阶级技术权威逐出洋房,一大家子挤进一间小屋子。“文革”结束后,顾家人生权利好转,居住条件却“定了型”,顾家老太太对生人述说这些也是老泪纵横。

申四的洋房式建筑,为中上层职员居住的宿舍——“四间头”。 顾应奇原来就住这样的房子

申新路上偶遇的张汉堂老人 82岁,曾是申四的电工,负责操作厂自备发电机组。1953年进厂,1981年退休。张老工人出身,没遭遇过管制,所以比顾老敢说:原来,申新的往事不敢说,特别是“文革”时,申新是资本家的,就更不敢说,现在说不要紧了。

国棉三厂老工人张汉堂

申四普通职工的宿舍“八间头”

当年,申四有自己的整套职工福利系统。申四建有职员和职工宿舍,名为八间头的是普通工人宿舍,名为六间头、四间头的是职员宿舍,2011年还存在几栋。申四职工吃饭、住房、看病,孩子上学不要钱。职工看病,可在厂里开条子,到天主堂医院就医。这个医院地处申四厂大门中山大道对面临街不远。申四办有子弟小学,为职工子弟免费提供教育。

申四自建有一套4千千瓦发电机组,全套瑞士设备,所有电力自己提供,但职工点灯要出灯钱。申四的这套设备曾经是武汉是电力供应的重要设备之一,解放后很长时间里由政府统一调配,直到1990年代才停用。申四当年办有很多分厂,除了申四分厂,在武汉还办有工业铁工厂、宏文造纸厂、民康药棉厂等。

申四职员和职工临近解放时月薪二百、三百(金圆券、法币相继拿过)不等。申四提倡职工拿到薪酬后存一半在厂里,如果有新厂创办,职工可将这些钱投入股份而成为新厂的股东。(这让人想起现在股份制改革时的一个设想:职工成为股东之后,会与工厂命运紧紧联系而爱厂如家。)。现硚口区汉水二村建于1953年的申新纱厂宿舍,是当时武汉市较好的厂区宿舍,为硚口区太平洋一景,今天,它们即将拆掉。

一张1937年的“申四”职工门诊券(朱汉昌供图)

“申新纱厂”,武汉人对申四的习惯称呼,没几位老武汉不知道申新纱厂的。

被申四老人们俗称为“八间头”的申四职工宿舍,据说建厂时同建。由此而知申四老板没让工人们“先生产、后生活”,所谓“八间头”,是职工宿舍开着这样的八座门。

“八间头”其中近两间在一次火灾中被烧毁,近十年过去,却没被修复。申四上世纪90年代停产,职工宿舍从此便没了维修主管。申四目前被“一棉集团”兼并,房子从此自生自灭。

被职工们称之为“四间头”的申四另一座老房子——原申四职员宿舍,这座建筑的质量及形制要好于“八间头”。

李国伟:(1893——1978)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之姐夫,1915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工程系,1918年起受荣氏委托,到汉口创办福新第五面粉厂、申新第四纺织厂,从办这两个厂为起点,经过40年的经营,将企业发展为广布汉口、宝鸡、重庆、上海、广州、九龙等城市的15个工厂。1954年,他将汉口“申四”、“福五”连同他创办的其它企业一并申请公私合营。李国伟历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至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全国工商联常委,湖北省工商联合会副主任等。1978年10月1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5岁。

李国伟后人回访申四、福五

2011年10月8日,申四创办人之一李国伟的儿子来汉,回访了申四、福五原址,现将当时《长江日报》报道照录如下。

长江日报讯(记者佘晖)昨日,荣氏家族后人、著名爱国企业家李国伟(荣毅仁姐夫)之子李元骏携妻儿自香港专程到汉,参观位于硚口宗关的申新四厂、福新五厂旧址,并与申四、福五海内外后人聚会。 李国伟是我国著名民族资本家荣德生的长女婿,上世纪20年代在汉口创办福新面粉五厂和申新第四纺织厂,其中福新五厂成为华中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李元骏今年已88岁高龄,他出生在硚口宗关。昨日参观过福新五厂旧址,李元骏又跑到汉江边看了一圈。 在硚口民族工业博物馆,申四福五的老照片让老先生激动得从轮椅上撑起来仔细端详。他说:“武汉曾是民族工业的重镇,谈到中国现代工业绝对绕不开武汉。”离开武汉70年,李先生说话还不时蹦出一句乡音。

据介绍,抗战时李国伟将企业内迁重庆等地,为保障大后方物资供应做出了重大贡献。解放后,福新五厂、申新四厂改造为武汉第一面粉厂、第三棉纺厂,继续为新中国经济发挥作用。解放后李国伟从香港回归,曾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78年在京逝世。李元骏则出国留学后在香港创办企业,从事机械设备国际贸易。本次到汉参加聚会的有来自海内外的申四福五后人40多人,其中包括前申新纱厂经理厉无咎之子厉宗煌、及当年申福新高管华煜卿、章健慧、李右人等人的子女,福新五厂前技师、83岁的金荣海闻讯也从加拿大赶来。

2011年10月8日,李国伟之子李元骏(中坐车者)在申四宿舍区

0 阅读:0

士心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