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可以降血压?研究发现:最佳“降压运动”是这3个?

小洁说健康 2025-02-22 02:34:39

高血压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健康隐患,尤其是上了年纪之后,血压波动更常见。除了吃药、饮食控制,运动也是降血压的“天然药”。

不少研究发现,长期坚持运动,不仅能帮助降低血压,还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那么,哪些运动降压效果好呢?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运动对血压有哪些影响

1、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运动能增强心脏的泵血能力,使血液循环更加顺畅,减少血管压力,从而帮助降低血压。

2、增强血管弹性,减少硬化

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管扩张,提高血管弹性,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概率。

3、调节交感神经,减少压力

运动能释放内啡肽,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同时降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防止血压飙升。

4、控制体重,降低高血压风险

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运动可以帮助燃烧脂肪,控制体重,减少高血压的发生概率。

5、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稳定血糖

运动能提高胰岛素的利用效率,降低胰岛素抵抗,减少因代谢异常导致的高血压风险。

这3项运动有助降压,很多人不知道

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有一项研究表明,等长运动是降低血压的最佳方式。

他们通过研究发现,所有运动类型都能帮助降低静息收缩压和舒张压,但其中等长运动的效果最为显著,能降低血压8.24/4毫米汞柱,优于有氧阻力组合运动、动态阻力训练、有氧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训练。

而常见的等长运动如下:

1、靠墙静蹲

靠墙站立,双脚与肩同宽,缓慢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背部紧贴墙壁。每次保持姿势30秒至1分钟,重复3-5组。

2、平板支撑

俯卧撑姿势,双肘撑地,身体保持一条直线,收紧核心肌群。保持30秒至1分钟,重复3-5组。

3、站桩

站立,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屈,两臂曲抱于胸前或腹前,保持姿势3-5分钟,可配合深呼吸。

这三项运动简单易做,且不需要特别的器械或场地,适合大多数人群坚持锻炼。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需要注意什么

1、选择适合的运动类型

中老年人应选择低强度、温和的运动,如步行、太极拳、等长运动(靠墙静蹲、平板支撑)等。避免剧烈运动或高冲击活动,如快跑、跳绳等,以免血压骤升。

2、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时应以“微微出汗、稍感费力”为宜,避免过度疲劳。可通过“对话测试”判断强度:运动时还能正常说话,说明强度适中。

3、监测血压

运动前后需测量血压,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如果血压高于180/110 mmHg,应暂停运动。

4、注意饮食与补水

运动前避免饱餐,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但不要过量饮水。饮食应以低盐、低脂、高纤维为主。

5、保持规律作息

避免清晨或深夜运动,血压在此时波动较大。建议选择上午或下午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每周5次。

6、必要时咨询医生

如果血压控制不稳定或有其他并发症,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运动计划。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医学诊断、治疗或保健建议。具体病情请遵医嘱,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0 阅读: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