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直互相仇视的沙伊两国在我国的斡旋下握手言和了,这是国际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当地媒体是这样描述的:高贵的东方女王摘下她那昂贵的丝绸手套,加入了这场争霸游戏。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我们的“国设“是女性?阿拉伯世界女性地位不高,把我国设为女性,是不是看不起我们?

阿拉伯世界女性地位不高是事实,但我们的国家拟人形象是女性却并没有贬低的意思。在他们那里,我们除了有高贵的东方女王的形象之外,还有丝幕之主、大小姐等多种女性化的拟人形象。
伴随着这种形象的解释,是她的实力非常强大,但生性高傲,对世界充满了轻蔑和冷淡,不主动与世界交融,只等着世界向她投奔。这个形象在整个沙伊地区的精英人群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共识。

【根据描述用AI创作的东方大小姐形象,就是不知道怎么头发是白色的】
当地著名作家纳比鲁阿穆尔在自己的文章中称:从亚历山大到拿破仑,都是欢蹦乱跳地跑出去搞征服,只有这位东方的大小姐,戴着黑色丝绸手套坐在丝幕后面,怎么邀请也不肯来,真是稀罕。
沙特媒体则说得更加直接:中国已经认识到,她将成为这个大屋子的女主人,但她目前似乎并不愿意摘下她的丝绸手套。
从这两段文字中间,似乎还能感觉到一丝怨气。难道他们喜欢被大国控制吗?如果了解一下历史还真是如此。

我们现在一提到1840年以后的历史,就会说百年屈辱,但他们不觉得,他们觉得我们只是衰弱了一阵子。我们最悲惨的时候也只是半殖民地,他们却被西方彻底殖民了三百年。如果我们的百年屈辱算是骨折的话,他们这段历史就算是被截肢了。
他们认为,今天的中国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应该象美国一样出来管管事情。他们并不认为美国不该管东管西,只是认为美国管得不好。按中国的行事风格,如果中国出来管事的话,会比美国管得好。他们已经习惯了由大国来主导世界的发展。
这就是文化的冲突。我们只想闷声发大财,他却想要你当话事人,你要是不肯,就是没担当。

其实这些描述中,女性化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高贵神秘、骄傲强大。女性化的拟人形象在各个国家都是有的。如近代欧洲宣传东方威胁论的时候,欧洲各国的拟人形象全是女性,而东方的形象反而是一尊佛陀。
各国在称自己的时候大多是女性形象。如埃及自称大地之母,德国自称日耳曼妮娅,这一听就是女性的名字。另外美国自称哥伦比亚女士,称我们为红色妖姬,称俄罗斯为红色寡妇。而我们也会把伊朗称作胡姬,这大概是受了李白的影响。

【穿旗袍、戴手套、叼烟斗的大小姐?(AI创作)】
本国的语言被称为母语,说起祖国我们会说祖国母亲,不会说祖国父亲。英语的祖国叫motherland,而不是fartherland,只有德语里祖国是父亲之国,但这改变不了他们的拟人形象是日耳曼妮娅。
其实拟人形象叫什么无所谓,做什么才重要。高贵的东方女王,是时候摘下昂贵的丝绸手套,从丝幕中走出来,加入到这场竞争中去了。
天父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