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赤血丹心写忠诚》想到的
——商报重视写人,体现人文精神
——读报有感
读者 高致贤
读了《赤血丹心写忠诚》(见11月27日深圳商报),不禁心潮澎湃!81岁高龄的郭春园老中医,为国家创办了3个中医院、带伤工作若干年不说,他将自己睡的床随时无偿让给贫困病人睡,说服院长把拟定100元的特诊专家挂号费降为20元,将13种祖传秘方无偿献给国家等等“小事”,无不闪耀着高尚的医德之光。联想到《这个公交司机好样的》里那位开车10多年,擒贼30多次,人称“捉贼专业户”的罗师傅。再联想到4篇连续报道的小学生郭梦瑜以及“我们心中的英雄——保安队长张德民”等人物通讯时,觉得深圳商报对平凡岗位上的英雄人物的报道很重视,佩服。

不知为何,近些年来的英雄人物通讯,要么,被抢救落水者要先讨价,歹徒在公交车上强奸无人管等恶讯冲淡;要么,被大款、明星的事件通讯所淹没。故尔,读到普通人的英雄事迹报道后,我不禁眼前一亮,连声称赞“好新闻!”
如果说“文学就是人学”的话,那么,“新闻就是人闻”。我曾读(听)过若干若干新闻,但能在脑海中留下较深印象的是人物通讯,雷锋、焦裕禄等名字成了一种高尚的精神标志,中央各大媒体正在宣扬的牛玉儒等给人的教育很深。作为一家以商业报道为主的深圳商报,能从“见物不见人”的短项中发挥出“事在人为”的特长,写出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鞭策,给人以希望的人物通讯,强化了报纸的引导、激励作用,体现出贵报的人文思想,难能可贵。希望发扬光大,为造就一种“好人香、坏人臭”的舆论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