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收养日本孤儿40年,为养子流产、被辱骂,养子回国后却恩将仇报

寒士之语 2024-11-21 17:30:30

序言

对日本的痛恨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出厂设置”!

1937年7月7日,日本好战分子以“士兵丢失”等莫须有的事件,对我国发动了侵略。

史称卢沟桥事变。

面对风雨飘摇的国家,华夏四万万同胞们,齐心协力抵抗日军侵略,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

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侵略者终于滚出了中国!

也正是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黑龙江哈尔滨的一对老夫妇却怀揣着复杂的心情……

大爱与苦难的交响

1945年11月,凛冬已至,哈尔滨的街头寒风刺骨,赵凤祥像往常一样,在菜摊忙碌着。

收摊时,他却意外地听到一阵微弱的呼吸声,他朝声音的方向看去,发现垃圾堆边有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正蜷缩着身子。

孩子肚子胀得老大,手脚冻得发紫,奄奄一息。

赵凤祥本想伸手帮那小孩,可孩子说的一口日语让他愣住了,战争的阴霾还留在人们心中,对日本侵略者的怨恨难以忘怀。

赵凤祥在心里犹豫,是该出手相救那个日本的小家伙呢,还是算了?

一边是民族的伤痛,一边是幼小的生命。

最后,他放下了仇恨,把那孩子接回了家,妻子李秀荣得知情况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拿出家里仅有的一点小米,熬成粥喂给孩子。

为了给孩子保暖,她就把自己的棉袄脱给了这个孩子,自己只穿着一件,在夫妻俩的悉心照料下,孩子逐渐恢复了生机。

他们给孩子改了个名字叫赵连栋。

就是希望他像大多数中国孩子那样,健康快乐地成长,不过,李秀荣一家收养那些日本遗留孩子的行为,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压力。

消息传开后,邻居们开始对他们指指点点,甚至恶语相向,有人骂他们是“汉奸”、“卖国贼”,有人说他们“忘记了国耻家仇”。

李秀荣一家成了众矢之的,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更让人心痛的是,李秀荣因为收养赵连栋,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

那年冬天,她肚子里的宝宝已经七个月大了。

一天,与邻居发生争执,对方不依不饶,甚至大动干戈。

李秀荣不小心摔倒了,结果没保住孩子,以后不能再生孩子了。

这个家庭已经够麻烦了,这下子又出事了,让他们的日子更难过了。

面对邻居的排挤、亲人的不解,李秀荣内心充满了委屈和无奈。

她何尝不痛恨日本侵略者?

她的父亲李万祥就是一名抗日战士,最终牺牲在了抗日的战场上。

国仇家恨,她比任何人都刻骨铭心。

可是,看着眼前这个无辜的赵连栋,她又怎能忍心弃之不顾?

尽管生活充满了苦难,李秀荣夫妇依然尽力给赵连栋一个正常的童年。

他们把他送到学校,教他学中文,希望他能在我们国家生活得更好,这个孩子也十分懂事,学习努力,成绩优异。

他和妹妹赵连芹感情深厚,一起上学,一起玩耍,就像一对亲兄妹。

但他是“日本人”的身份,始终是他面前的一道大坎儿,他因为日语发音和不同的生活习惯,在学校里常被其他同学取笑和排斥。

一次课堂点名,老师叫到他的名字,他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引来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

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深深刺痛了赵连栋的自尊心,他一气之下,辍学回家,结束了自己短暂的求学之路。

生活的压力、周围的歧视,让李秀荣一家感到喘不过气,为了躲避邻居的骚扰,也为了给赵连栋一个更安稳的成长环境,他们决定离开哈尔滨,回到河北老家。

1958年,他们变卖了家产,踏上了回乡的列车,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寻亲与离别

回到河北老家后,赵连栋的日本人身份被隐藏起来,结了婚生了孩子,现在过着挺安定的日子。

李秀荣一家也逐渐融入了当地社会,似乎一切都回到了正轨。

可命运的小轮子正悄悄地转动着,接下来可能要发生更大的变动。

90年代,中日关系逐渐缓和,许多当年被遗弃的日本孤儿开始踏上寻亲之路。

他的内心也燃起了寻根的渴望。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李秀荣,老人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支持儿子的决定。

她觉得,帮儿子寻回亲生父母,这是她应尽的责任,是对圆满生活的追求。

在李秀荣和妹妹赵连芹的帮助下,他回到了哈尔滨,开始寻找自己的身世线索,辛苦找了好久,终于把身份弄明白了。

原来他叫野板祥三,他爸以前是日本兵,这消息让野板祥三兴奋得不得了,他心里对日本那是充满了向往。

1992年,他一个人跑到日本去寻找失散的亲人,确实找到了,但他回来后,整个人都变了。

他变得兴奋、健谈,充满了对日本的一切的憧憬,他开始频繁地谈论日本的风土人情,对中国的养父母和妹妹却越来越疏远。

李秀荣察觉到了儿子的变化,心里隐隐感到不安,两年后,他又去了一次日本,这次还带着老婆和五个娃。

临走时,他郑重承诺会尽快回来见母亲,还打算在青岛给她置办套房子,让她晚年过得舒服。

李秀荣信以为真,满心期待着儿子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永诀。

野板祥三一家去了日本后,就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李秀荣反复写信,可对方始终没回复,她从最初的期待,到后来的失望,再到最后的绝望,内心的痛苦无法言喻。

爱与责任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李秀荣从一个健壮的中年妇女变成了步履蹒跚的老人。

她搬到了女儿赵连芹家里住,日常琐事都靠女儿帮忙打理。

但是身体的衰老并没有磨灭她对野板祥三的思念。

她经常盯着那面墙上的全家照,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照片上的野板祥三,还是那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依偎在她的身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1997年,李秀荣不慎摔伤,伤势严重,赵连芹写信给野板祥三,希望他能回来看看母亲,可野板祥三却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了。

几年后,李秀荣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赵连芹再次联系野板祥三,希望他能回来尽孝,哪怕只是看一眼也好,可是,野板祥三依然没有露面,甚至连一个电话都没有打来。

“我只想见他一面,我不怪他不来看我”,李秀荣躺在病床上,虚弱地说道,“没有儿子不想母亲的,他在那里肯定也不容易,有自己的苦衷,我就想他把自己的苦衷告诉我这个妈妈,否则我会不安的。”

她始终不愿相信,自己含辛茹苦养育了几十年的儿子,会如此狠心绝情,可是更让人寒心的还在后面。

赵连芹的儿子赵晓东后来偶然得知,当年政府对收养日本遗孤的家庭有一定的经济补偿政策,可以申请赴日探亲或获得经济补偿。

可是野板祥三却对此事只字未提,甚至以李秀荣不识字为由,代签了相关文件,独自一人领取了补偿款,这个消息,无疑是对李秀荣一家更大的打击。

他们不仅失去了儿子,还被儿子欺骗,被儿子利用,致死都没换来一句“谢谢”。

结语

李秀荣的故事并非个例。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有成千上万的日本孩子被遗弃在中国,被善良的中国家庭收养。

这些中国养父母,不计前嫌,用无私的爱,抚养这些战争的遗孤,给予他们家的温暖,可随着中日关系的正常化,许多日本遗孤选择回到日本寻亲,有的与养父母保持联系,有的则从此音讯全无。

像李秀荣这样被养子遗忘的中国养父母,他们的付出和伤痛,依然需要被铭记。

1999年,沈阳竖立了一座纪念碑,向中国养父母表达感激之情,碑上矗立着一对中国夫妇携带着日本孤儿的雕像,碑座上刻着“感谢中国养父母的伟大精神与崇高事迹传颂万世,为告诫后人不再重蹈历史覆辙,特立此碑。

这既是对中国养育之恩的赞美,也是对和平美好的期盼。

2014年,日本鹿儿岛立了一块纪念碑,上面写着感谢中国养父母,同时希望中日关系友好。

这些纪念碑的建立,都在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

可是历史的伤痕不会轻易消失。

在野板祥三心里,或许,他对日本文化的认同,对亲生父母的渴望,最终战胜了对养父母的感恩之情。

也或许,他身处异国他乡,面临着生活的压力和文化差异的冲击,让他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常理的选择。

但野板祥三的所作所为让人实在难以接受,更别提宽恕了。

信息来源:

青岛新闻网—《侵华日军遗孤回国后拒绝探望患病中国养母》

中国知网—《母亲的博大胸怀—一位中国妇女收养日本孤儿的故事》

0 阅读:6

寒士之语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