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是个全职妈妈,手里握着近期购入的育儿书和一份手写的家庭预算表。
在家带娃已经有三年了,尽管有时候会累到“身心俱疲”,但她一直想着重新回到职场。
可是,三年没有正式工作经验,空白的履历和现实的经济压力让她感到难以喘息。
应急基金:经济安全的第一步最先解决的问题是家庭的日常开支如何保证。
全职妈妈重新回归职场,免不了面临一段“过渡期”,这段时间收入不稳定。
小丽决定通过储备一笔应急基金来缓解压力。
她建议其他妈妈们也试试这样做。
提前储备至少6-12个月的家庭固定开销,比如房贷、学费、医疗费用等。
以小丽家为例,每月固定开销1万元,那就需要准备6万到12万元的应急资金。
这部分资金可以存入货币基金或短期理财产品,既能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又能够灵活取用。
多样化收入来源:开启“睡后收入”模式为了在全职带娃期间也能有些收入,小丽动了不少脑筋。
她利用自己的育儿经验,开设了一些线上母婴课程,还会拍一些辅食制作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
每月通过平台分成和广告收益能增加2000到5000元的收入。
此外,小丽也代理了一些低门槛的电商产品,利用“社区团购+私域运营”的模式,单月净利润也能有3000元左右。
闲置的房产和二手母婴用品,小丽也没浪费,通过出租和转卖还能年赚家庭开支的10%-15%。
或许这些听起来不多,但积少成多,为她的过渡时期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
很多人会忽略保险的重要性,直到真的需要时才发现保障不足。
小丽在重新回到职场之前,花了不少时间研究保险。
最终,她为自己配置了三类保险:百万医疗险、重疾险和定期寿险。
这些保险帮助她在生病和意外时,有了经济上的支撑,不至于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尤其是重疾险和定期寿险,保额分别覆盖了家庭年开支的3倍和房贷余额加子女教育金。
这样的保险配置,正是为避免未来出现经济负担而提前做出的补偿措施。
技能提升:职场竞争力的提升路径如果说财富是小丽回归职场的“硬实力”,那么技能就是她的“硬通货”。
掌握新的技能不仅让她自信心倍增,也能大大提升她再次就业的可能性。
她投入时间学习了Python基础和短视频剪辑等技能,还考取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资格证。
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让她在家庭教育上得心应手,也使她在求职市场上更加抢手。
一个杭州的宝妈,就是通过参加“妇联母婴护理培训”,获得职业资格后,入职月子中心,月薪达到了8000+。
过渡期策略:灵活就业缓冲带重返职场并不意味着一蹴而就。
小丽找到了几种适合自己的灵活就业方式,来度过这个“过渡期”。
比如,她做过云客服,每天工作4个小时,月收入在1800到3600元之间。
还试过直播助播,这份工作不仅时间灵活,而且月薪也有4000到8000元。
不想露脸的小丽还帮企业做自媒体代运营,单账号的服务费每月在1500到3000元之间。
这些工作让她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为家庭增添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长期财务规划:复利思维破局小丽在成功回到职场后,也没有忘记长期规划的重要性。
她将收入按照“532原则”进行分配:50%的收入用于教育金和养老金,30%用于职场增值,20%设立梦想基金。
她选择定投指数基金,以期获得较高的年化收益用于未来的教育及养老需求。
30%的收入,用来参加工作相关的进修课程和行业社交活动,提升职场竞争力。
剩下的20%则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比如家庭旅行或兴趣爱好。
这样的财务规划不仅保证了日常开销,还为以后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结尾:其实,小丽的故事并不只是关于一个全职妈妈如何存下12万、重返职场并涨薪30%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展示了一个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未雨绸缪的智慧。
无论我们处于什么阶段,保持学习的态度和不断提升自己,都是战胜生活中各种挑战的最佳武器。
每一个全职妈妈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每个故事都值得被书写、被分享。
想要实现什么,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最重要的是,你愿意迈出第一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