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我们为何不能退缩?以史为鉴

风长眼量 2025-04-15 09:01:21

特朗普第一个任期,挑起贸易战,现在第二个任期刚上来,就挑起关税战。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国,我们为何不能退缩?我们上下五千年历史,这类事情发生过多次,以史为鉴,历史中自然有答案。

北宋时期,先后签下澶渊之盟、宋夏庆历和议,表面是花钱保平安,实则后患无穷

1005年(北宋真宗景德二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三年),北宋与辽朝订立和约,互为兄弟之国,北宋每年给辽朝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史称澶渊之盟。

1044年(北宋仁宗庆历四年、西夏景宗天授礼法延祚七年),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李元昊去帝号,西夏向宋称臣,北宋每年给岁币银7万2千两、绢15万3千匹、茶3万斤(包括基本的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以及各种节日增加银2.2万两,绢2.3万匹,茶1万斤)。因合约订立年为北宋仁宗庆历四年,史称庆历和议。

在这种背景下,苏洵写下《六国论》,用秦灭六国的典故,建议宋仁宗停止贿赂辽和西夏,用贿赂之财来养兵或封赏有功之臣。

苏洵开篇就写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意思是六国被秦灭掉,主因不是战败,而是过度讨好贿赂秦国。

苏洵描述战国时的场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诸侯割地求和,导致自身国力衰退,此消彼长,秦国一步步蚕食,最终灭亡六国。

最后苏洵总结:“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意思是六国前车之鉴在这摆着,现在大宋比六国要强,如果重蹈覆辙,就连六国都不如了。

可惜宋仁宗视而不见,后来的皇帝也没当回事,以为高枕无忧。

1126年(北宋靖康元年,金太宗天会四年),完颜宗翰率金兵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

1127年(北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太宗天会五年)正月,金军南下攻击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宋钦宗赴金营求和,被扣押。宋将范琼变节,将徽宗、宗室、后妃公主等交给金军抵债。

二月六日,金太宗下诏废徽、钦二帝,贬为庶人。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太子赵谌、宗室、皇后、妃嫔、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国祚一百六十八年。

今天的情况,与战国时、北宋时相似,各国即使跪下,将美国关税降到0,美国依然会征各国关税。美国还会对下跪者得寸进尺,让跪着的各国买100年不能卖的美债,并且每年收取持有税。比如买100亿美国国债,100年不能卖,每年还交给美国2亿持有税。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