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谈医风生在公众号后台收到很多读者的私信,表示对糖尿病的诊断还有一些疑问。谈医风生结合最新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聚焦于临床实践,整理出一篇科普长文,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增进读者们对糖尿病的了解,避开在诊断糖尿病时的一些误区。
一、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答: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糖尿病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同时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比如某些患者即使血糖很高,也没有明显的症状。
所以谈医风生奉劝读者,诊断糖尿病这个问题还是交给专科医师来处理吧!
二、我用家用血糖仪测得血糖是9.0mmol/L,是不是代表我有糖尿病?
答:不一定,家用血糖仪测的是指尖血糖,只可以用来做日常血糖监测,不能用于糖尿病的诊断。要诊断糖尿病,必须得用静脉血浆血糖,您的指尖血糖提示您的血糖可能有问题,建议您去医院进一步检测。
三、我怀疑自己有糖尿病,需要查什么?
答:在医生的眼中,诊断糖尿病最关键的血糖指标有三个: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此外,随机血糖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四、空腹血糖就是早晨不吃饭测的血糖,餐后血糖就是吃完饭后两个小时的血糖,对吧?
答:不对。很多患者在这里存在误区,我还是好好说说这几个概念吧。
➢空腹血糖:不等于“不吃饭”。空腹状态是指至少八个小时内没有进食任何热量。“八个小时”好理解,所谓“没有进食热量”,指的是没有摄入任何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平常吃的主食、菜、肉、水果、酒类、饮料等都是含有热量的。建议在做血糖检查之前,可以少量喝水。
空腹血糖的正常值<6.1mmol/L,参考下限通常为3.9mmol/L。
➢餐后血糖:餐后血糖不是吃完饭后2小时,而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而且诊断糖尿病要用到的是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2h血糖。它的定义是在五分钟之内喝完75克的葡萄糖,饮糖后两个小时测得的血糖。
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2h血糖正常值<7.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用来反映患者过去2到3个月内的血糖平均控制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疾病的存在会让糖化血红蛋白有误差。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常值是4%-6%。
➢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
五、我查尿发现尿糖有2+,是不是糖尿病?
答:不一定。尿糖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能确定您有没有糖尿病。建议您到医生那里复查血糖指标。
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到底是啥?
答:首先需要看患者有没有典型的糖尿病的症状,如图片1
图片1
七、我最近体重下降了,去医院查了空腹血糖5.0mmol/L,是不是可以排除糖尿病?
答:不能。有症状的情况下,确诊是不是糖尿病,还应该结合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只检测空腹血糖很容易漏诊。
八、我测得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血糖7.0mmol/L,是不是糖尿病?
答:不是,如图片2。这叫空腹血糖受损(IFG),属于糖尿病前期。您要开始注意改变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糖。
图片2
九、我空腹血糖5.0mmol/L,餐后10.0mmol/L,是不是糖尿病?
答:不是,如图片2,这是糖耐量异常(IGT)。也属于糖尿病前期。
十、我没有看吃饭的时间,测得血糖是8.0mmol/L,是不是糖尿病前期?
答:不一定,随机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您需要复查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
十一、我测了个随机血糖13.0mmol/L,是不是得糖尿病了?
答:不一定。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要看有没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有症状,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没有症状,则需要检测其他的血糖指标。
十二、我们入职体检要求检测葡萄糖耐量试验,我怕被查出来问题,我提前几天不吃主食行不行?
答:不行,因为禁食或者过度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能导致OGTT血糖水平假性升高。正确的做法是OGTT的前三天保证每天至少进食150克的碳水化合物。
十三、我有贫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5.0%,我是不是能排除糖尿病?
答:不一定。以下情况下不能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依据诊断糖尿病:镰状细胞病、妊娠(中晚期)、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艾滋病、血液透析、近期失血或输血、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等。
十四、我前两天因为肺炎住院了,医院给我测了血糖为13.0mmol/L,我是不是糖尿病?
答:不一定,在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的血糖升高,不能以此时的血糖值诊断糖尿病。需在应激因素消除后复查再确定。
十五、糖尿病分几种?我要怎么确定我是哪种?
答:糖尿病按照病因分为四种,即: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糖尿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T2DM)占90%以上。确定分型具体需要一系列专业检查,建议去正规医院咨询医师。
希望通过对这些常见问题的解答,能让大家对糖尿病的诊断有更深入的了解。谈医风生再次提醒读者,如果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任何疑虑,请务必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切勿自行判断或盲目用药。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7(00):16-139.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41203-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