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毕业后先啃老再工作,这样才能实现上大学的意义

豪心爱娱乐 2024-11-13 11:23:27

大学四年毕业后,如果让你先“啃几年老”,然后再找工作,你愿意这样做吗?

这是复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的观点,当整个社会都在教大学生如何快速找到工作的时候,梁永安的观点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合时宜”。

先“啃老”,后工作,究竟是一种怎样的选择?梁教授具体的建议又是怎样的呢?

抛开标准,找到自己想要什么

老话说三十而立,现代中国人的“标准人生”,则是工作、结婚、买房、成家立业。

尤其是大学生,过去曾被看作是“天之骄子”,在上一辈人的传统观念中,很多人都认为,相比于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上了大学的人,他们应该能更快的实现“标准人生”。

然而现在的问题,恰恰是这个观念,影响了年轻人的心态,给他们凭空制造了焦虑和阴影。

很多大学生没有想好去做什么工作,就像有些大学生,此前学什么专业都没有自己做主,而是根据家长的喜好和就业前景而选择的。

如果大学生处于这种状态,那他在接下来找工作就是迷茫的,很容易失去人生定位。

即便是参加了工作,有可能不是自己真正喜欢做的,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陷入到漫长的倦怠期。

梁永安教授所说的,正是让大学生试着抛开“标准人生”,尝试寻找自己想要什么。

不工作肯定不会有收入,所以在世俗层面可以被理解成是“啃老”。但这个过程,不是说让大学生整天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做。

而是让他们利用这个还不忙的阶段,尽可能去认识自我和理解世界,等发现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有了一定的人生规划后,再去和社会接触。

有人可能觉得,这样一来,就会和别人拉开差距,输在找工作的起点了。看起来存在这种可能,但实际的情况是,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的今天,全都加入找工作的队伍,事实上除了竞争加剧,大多数人并不能找到一条合适且不错的赛道。

像2024届的高校毕业生规模,已达到了1179万人,今年实际数据比此前预估的规模还要多。

现在的就业压力本就很大,新毕业的大学生信心满满,都想找到更好的工作。可从客观的角度看,在同一时期内全都冲向职场,除了让内卷进一步加大外,恐怕就没有其他益处了。

所以说,梁教授建议的先“啃老”,后工作,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至少要避开找工作的高峰节点。

有人就要反驳了,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社会,每年都是找工作高峰,根本没有所谓的错峰可能。

表面看确实是这样,但实际上,这正是让大学生先放慢脚步,认清自身定位的关键所在。

国内18岁到24岁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正在迅速增加。既然花了钱和时间接受了高等教育,自然就该拥有更高质的发展空间。

如果不假思索,快速投入到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甚至随便找一份工作,比如有些大学生去送外卖。

待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很多人就会陷入到漫长的职业倦怠期。不喜欢工作,人生开始充满焦虑,每天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

如果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急于工作而不选择,未来则极有可能开启这样的局面。

所以说,先“啃老”,后工作,并不是让大学生躺平,而是让人们放下急于求成和过度竞争的心态,先想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当然,选择先“啃老”,也有必要的前提条件。

有条件的才能“啃”

导演李安,没有出名之前是“啃”妻子。好在爱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保障他每天的衣食住行还是绰绰有余的。

类似的情况可谓比比皆是。再比如法国历史上的作家巴尔扎克,他出生在一个中产家庭,父母给儿子的规划是大学毕业后当律师,然后开启成功人生。

但巴尔扎克却一心想写小说当文学家。最终他和父母达成协议,给他三年时间去创作,如果写不出东西,就乖乖去律所当律师。在这期间,父母继续保障他的生活。

这些案例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他们的家庭经济还不错,即便不马上工作,也能保证接下来几年的生活。

实际上在现实中,也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并未马上工作,而是选择在家“啃老”。只不过长期以来这种观念和主流观念相悖,媒体不会大张旗鼓报道罢了。

当然,这同样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啃老”。巴尔扎克能借助父母的帮助开启写作,杰克伦敦笔下的文艺青年马丁伊登,他就没有这样的条件,只能选择拼命的工作去支撑自己的文学爱好。

带有自传性质的描写,也是杰克伦敦自身的写照。他年轻的时候跟着船只出海当水手,一边四处漂流一边进行写作。这就是没办法啃老的情况。

对于一些普通家庭,甚至家境较为贫困的家庭,好不容易供出来一个大学生,全家就等着他来“逆天改命”的。

这种情况下,是否规划人生确实已经没有意义。也因此“啃老”的边界,确实也要看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

不过在梁永安教授看来,大多数家庭,其实都能负担起儿女的生活。

0 阅读:145
评论列表
  • 2024-11-18 22:44

    通通的先去打螺丝。不分高低贵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