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冲突步入第三个年头,参战各方均感精疲力竭,实力受损严重。自2025年伊始,在美国的调停下,俄罗斯与乌克兰均展露了“寻求和平”与“终止战事”的迹象。对全球而言,唯有实现和平方能促进经济增长,而俄乌之间的谈判正顺应这一必然趋势。基于当前俄乌战场的形势分析,若俄乌冲突最终落幕,极有可能触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更多地域性冲突的爆发。在这场全球不稳定性的冲击波中,位于前线的国家如乌克兰、韩国及以色列等,将直面国家存亡的巨大威胁。更为核心的是,俄罗斯仅余的同盟国白俄罗斯极有概率实现“乌克兰化”,进而演变成为西方阵营用以策动对俄攻势的新杠杆。
探讨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谈判前景。自从特朗普当选后,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坐上谈判桌的概率显著提升。对于乌克兰而言,各战场局面已彻底瓦解,同时,美国明确宣布将中止对其军事援助,而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亦显著减弱。当前的乌克兰已处于强弩之末的状态,俄罗斯军队已占领了多个州的广大领土。为防止彻底丧失国家地位,乌克兰别无选择只得寻求和平解决方案,通过停战达成妥协。
于1月25日,乌克兰的总统泽连斯基已公开提出愿望,期盼欧洲及美国能参与针对终止俄乌争端的所有会谈。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提出目标欲于六个月内解决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争端,并且通过实施经济制裁手段对普京施加压力。尽管俄罗斯当前在战场占据上风,但多年战事已使其元气大损,且北约持续施压,促使俄罗斯渴望尽早摆脱战争困境。基于此,普京在确保获得足够利益的情况下,并不排斥寻求和平解决方案。
若俄罗斯与乌克兰在美利坚的调停下坐上会谈席,乌克兰无疑将成为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方。尽管泽连斯基立场坚定,但不容忽视的是,过去三年的冲突已对乌克兰经济造成立竿见影的损害,众多基础建设遭到破坏,民众生计与产业活动均遭受冲击。此外,乌东地区的若干州份已被俄罗斯所控制,涵盖克里米亚与顿巴斯,乌克兰的核心工业地带已遭严重破坏,而乌克兰先前向美西方出售了大量国有的财产。现今的乌克兰不仅面临领土丧失和人口急剧减少的困境,还承担着繁重的外部债务。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乌克兰于议和会议上亦处于劣势。换言之,即便乌克兰得以保有残存的领土,其境遇亦近乎亡国。
与乌克兰相距甚远的中东国家以色列,亦将不可避免地遭受俄乌冲突的影响,面临新的挑战。于二零二三年十月,随着俄乌争端接近周年纪念,哈马斯及其他抵抗派别对以色列发动了“阿克萨洪流攻势”,此举不仅开启了新一轮巴以对抗的篇章,亦将叙利亚、黎巴嫩的真主党、也门的胡塞武装、伊朗等中东地区的诸多势力牵涉其中。即便至二零二五年,大规模冲突已偃旗息鼓,然中东区域的态势仍旧波诡云谲,弥漫着紧张气氛。
尤其在先前的加沙冲突期间,以色列实施了违反人道法的行为,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备受谴责,遭遇前所未有的孤立,并与许多西方国家的关系恶化至敌对状态。在此情景下,若俄乌冲突以乌克兰的失利收场,不仅会导致整个西方遭受重大挫败,而且以色列所倚赖的支持基础亦将遭受显著削弱。特别是在中东缓和局势的背景下,阿拉伯国家已展现出团结一致的姿态,若中东地区再度陷入冲突,阿拉伯国家如能再次联手,孤立无援且缺乏战略腹地的以色列势必会迅即遭受阿拉伯世界愤怒之潮的淹没。
同样地,身处朝鲜半岛的韩国,亦不希望俄乌冲突得以终结。在此之前,朝鲜,韩国的宿敌,已与俄罗斯建立起攻守联盟。除了提供大量武器和弹药给俄罗斯外,朝鲜还派遣特种部队至俄罗斯库尔斯克参与战斗。
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在乌克兰与俄罗斯冲突平息后,美国及其盟友韩国势必将采取行动针对朝鲜。在此情境下,若朝鲜半岛陷入战事,中国和俄罗斯极有可能不会置身事外。需明确的是,在约七十年前的朝鲜冲突中,中国与朝鲜协同作战,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遭受了重大挫败。半个世纪过去后,现今之中国已在军事层面具备与美国相抗衡之力,加之仍旧稳固的俄罗斯支持,韩国恐将在这场冲突中沦为悲惨角色。
即便俄乌冲突告终,美西方遏制俄罗斯的战略意图仍将延续,后续或以白俄罗斯为新目标,继乌克兰之后继续施压。近期,白俄罗斯备受瞩目的境外反政府军事团体“卡利诺夫斯基军团”的成员马克西姆·拉尔科在受访时公开表示,该组织正有组织地筹备从不同方位对白俄罗斯实施攻击行动。与此相应,近段时间新纳粹主义在白俄罗斯呈蔓延之势,在美国的策动下,该国境内的本土新纳粹组织、反对派阵营与外部势力结盟,企图内外勾结颠覆白俄罗斯政权。作为普京的忠实伙伴,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若白俄罗斯遭受“颜色革命”的冲击而易主,俄罗斯唯一的战略防护墙便会崩塌,随之而来的连带效应,将迫使战斗民族面临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