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民窟里一路逆袭,最终站上最高篮球殿堂,手握千万美金征服世界,这样的励志剧本,在2024年越来越不容易实现了。
文 / 李佳浚
对我们来说,北美体育的人才培养生态一直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随着资本和流量不断涌入,美国体育青训再次膨胀,一举成为近年来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据《时代周刊》数据,美国青少年体育的市场规模近十年的涨幅为55%,如今已经来到了恐怖的1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1000亿元。
什么概念?文莱在202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不过也就151.53亿美元。
篮球占据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根据阿斯彭研究所在去年的数据,篮球(36.8%)仍是最受美国青少年欢迎的运动项目,与之匹配的就是极其丰富的训练和赛事系统,更高规格的场馆,更专业的比赛,更好的装备都在不断萌生且向前发展着。
而在一片欣欣向荣之下,争议的声音也不断浮出水面:从普通家庭的角度来说,从小培养一个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贫富家庭之间的资源不对等问题也越发严重,逐渐成为了这个领域中最受讨论的问题之一,许多为培养孩子打球而砸钱无数的父母也在表示:篮球,再也不是「穷孩子」们的出路了吗?
本文,我们由上(NBA)至下(青少年篮球),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没钱打不了NBA了?NBA季前赛中,詹姆斯和布朗尼一起登场,完成了NBA历史上首次父子同台的壮举,布朗尼也至此加入库里、布克、汤普森、布伦森等人,成为联盟中第36位现役「球二代」。
图源:雅虎
越来越多的球二代正在涌入联盟。根据ESPN数据,2001年,NBA中球二代比例为1.6%,而到了本赛季,这个数据已经增长至8%。而在2025届全美75大高中生的名单中,更是有15名球员的父亲都是前NBA运动员,其中还包括布泽尔、安东尼、阿里纳斯等传奇名号。
这很好理解,除了运动员的基因元素以外,他们从小就能接触到最顶级的篮球设施和理念,布伦森、库里兄弟等人更是由NBA球员父亲亲自带着训练,加上从小养成的饮食、作息习惯,他们自然有比普通人更大的机会脱颖而出。
除此以外,如果我们观察近年来的选秀就会发现,许多球员都拥有着不错的成长环境,谈吐之间少了些以前球员那种,来自街头的原始感和攻击性。
越有钱,越有可能成功,这是现代世界里最简单粗暴的道理。但因为拥有统一的竞技规则,遵循「实力至上」原则的职业体育世界曾给了那些没有光鲜出身的孩子们许多机会,见证了不少阶级跨越的故事。
但如今,当北美体育的繁荣不断向下渗透,深入到美国青少年篮球发展系统的各个层面中,这条追梦的道路似乎已经逐渐向穷人关上了门,同时给了有经济基础的家庭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
罗格斯大学体育法教授安德鲁 · 邦达洛维斯基告诉氪体,美国的青少年体育发展系统中缺乏统一的监管机制:「在美国,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局,或者体育部长来监管这些事情。随着体育商业化的发展,青少年运动的私有化程度越来越高,收费模式逐渐变形,导致很多孩子错失机会。」
而在这其中,最刺眼,也是近来被讨论最多的门槛,出现在以AAU为首,费用越发高昂的青少年篮球赛事当中,所以我们从这开始聊。
AAU,孰好孰坏?
尽管美国校园篮球已经足够发达,但对于那些经济水平超出同龄人的球员来说,只有在更高水平的比赛中积累经验,进一步磨练,才有机会被更多的球探发现,拿到升学奖学金甚至走向职业。
作为美国篮球青训生态中最重要的赛事系统,AAU的名声想必各位都有所耳闻。该系列赛事创立已经有130年的历史,涵盖超过50种不同的运动项目,学员累计超过80万人,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来自AAU的篮球赛事。许多国内的青训从业者甚至将其看作为标杆。
而就是这样一个赛事,也一直处于争议之中。
早在数年以前,科比、霍里等NBA名宿都曾公开发声批评AAU赛事,称其「剥削」年轻球员,创造了畸形的竞争环境。而随着赛事规格和商业性质的进一步升级,则有更多的问题浮出水面,在与一些美国家长们沟通后,氪体发现,所有的抱怨声都围绕三个主要痛点展开:高昂的花费、高频率的长途跋涉、以及愈发严重的「走关系」现象。
首先是花费。
一般来说,球员参加AAU比赛的最主要花销便是所谓的「Team Fee/Club Fee」,我们可以简单粗暴的将其理解成报名费。因为各个地区的规则、参赛球员水平、比赛质量的不同,AAU比赛的报名费也参差不齐。
如果只是在当地就近随便参加一个球队打比赛,一个赛季(3-4个月)的报名费通常在400到1000美金的区间;如果想有选择性的和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去竞争,费用则会来到1000-2000美元;而如果想进入精英级别,比如NBA球员所组织的俱乐部和球队,寻求和全国范围内高水平球员对位的机会,费用往往在2000美元以上。
而对于那些做着NBA梦的小孩儿们,那些「自己故事里的乔丹」来说,显然,1000以下完全不是有效的选择,他们往往需要利用周末甚至周中的时间去往不同的城市参加比赛,见识不同的对手,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这也就延伸到了第二个问题,赛季中超高频率的长途跋涉。
一般来说,AAU球队会去往全国各地参加不同的锦标赛、冠军赛,短则一个周末,长则三到五天,大多数球队都会为球员们提供住宿,但交通和伙食则需要另算。
13岁的小乔治住在费城北部的阿宾顿小镇,从小就一直在参与AAU相关赛事,而根据他的父亲老乔治表示,比赛费用是一方面,最磨人的是长期的接送。
「如果比赛地距我们超过两小时车程,球队一般都会安排大巴车,我们只需要交一个大巴钱,但如果是两小时及以内,一般需要我放下手头的工作,自己开车送他去,如果比赛一两天就能打完,我就会留在那看他比赛,但如果是超过三天,我就必须先回来工作,然后等他打完再折回去接他,或者他可以跟几个队友坐大巴回来,但你知道的,美国没那么安全。」
「时间一长,花费的累积是一方面,我的时间也被切得很零碎,但我们已经习惯了,这都值得。」老乔治补充道。值得一提的是,小乔治也认为一直在路上的安排会影响自己的竞技状态,但比起许多打不上球的孩子,他表示已经很满足了。
有天赋的球员很多,但一个区域内优质的球队就那些,物以稀为贵,对于那些有权决定球队名额的人来说,这自然就成了有利可图的事。
费城PMCA高中男子篮球队的多顿教练告诉氪体,许多AAU的教练和经理,都会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帮自己的亲属走后门,甚至对外公开出售名额。这不仅影响了体育世界中的公平性,更是为那些家境贫寒或资源匮乏的家庭带来了劣势。
「上千美元的报名费已经是很大一笔支出了,许多父母面对这些额外的支出都无能为力,只能妥协,将他们的孩子送到没相对来说没那么优秀的竞赛环境当中,这对一名球员的发展无疑是致命的。」
梦想的力量过于强大,人们也愿意看天才的故事,所以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投资流入这个赛道,导致AAU等青少年赛事系统的进一步商业化、私有化、精英化,在贫富家庭之间创造出无法磨灭的差距。
培养孩子打球,越来越「吃资源」
在北美青少年篮球中,贫富差距所导致的资源倾斜一直存在,那为什么近些年才开始被讨论呢?
还是那句话,美国不缺天赋,总有足够的天才爬上塔尖,留下那些努力训练自我成就的故事,而在这足够多的成功例子面前,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走到最后的身影,好像也无力辩解什么。
事实上,赛事只是一个焦点,金钱和社会阶级的不同,在其他方面的体现更加另「穷孩子」们绝望。
根据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成为NBA球员的可能性要比中产及以上家庭的孩子低37%。
图源:IMG
这意味着在篮球这项运动中,社会经济地位开始显著影响青少年的发展。高收入家庭的孩子能够通过私立学校、亲属关系以及高规格训练营轻易接触到社交和资源,获得了优质的竞赛和曝光机会,而那些无法负担这些费用的孩子则逐渐被淘汰出局。
对此,阿斯彭研究所给出过一个更为直观的数据: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家庭每年在体育上的支出,比年收入5万美元以下的家庭多85%。
你花1000,我花1850,我自然就多850块的优势,日积月累下来,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那穷孩子真的就没机会了吗?
也并非如此。但在开启讨论之前,这里需要先介绍一个名为导航资本(Navigational capital)的概念,指学生明白如何驾驭各种社会机构、懂得如何使用教育机构中资源的文化技能。其中一项能力,就是学生和同辈同学组建自己的人脉,以及和掌握着奖学金、助研机会、推荐信等种种资源的教授和行政人员打交道的能力。
这不完全是单纯的托关系那么简单,当一个球员自己本身拥有资源,或者尽量靠近资源,那他在成长道路上的优势是随处可见的,哪怕只是多打一场比赛,或者多认识一个行业人士。
NBA球员多诺万·米切尔的成长经历,便完美符合这个概念。
米切尔出身普通,但为了让他能够早早接触到更好的竞赛环境,并建立一定的资源,母亲妮可尔在米切尔三年级的时候就将他送进了全美国最好的私立学校之一——格林威治国家学校,尽管这意味着她需要同时打三份工,来支撑儿子的学费。
格林威治国家学校
「她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休闲时间,每天起床脑子里就只有三件事:下个月的房租,米切尔下一年的学费,以及如何让她的宝贝儿子变成更好的篮球运动员。」一部米切尔相关的纪录片里这样描述道。
她是一所小学的老师兼清洁工,此外还会接一些导游的工作,但就是这样,她还是能安排出时间在每周末开车带着米切尔去纽约打AAU,长期以往,她2008年买的那辆老凯美瑞,里程在短短几年就超过了30万英里。
最终,当米切尔如愿升入布鲁斯特预科高中,并在那收获球探和聚光灯的关注,一举成为区域内最亮眼的球员,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
米切尔作为荣誉校友回到母校拜访
毋庸置疑,妮可尔·米切尔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但这似乎是「穷孩子」们想要站上巅峰之前所必须经历的,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杜兰特在当年的MVP演讲时将母亲称做「真正的MVP」。
寄宿学校、高质量比赛、篮球资源,这些对于高收入家庭来说理所当然的事情,有些人却需要拼尽全力才能够到。但话说回来,又有多少父母真的有信心、有能力做到这些?
还是那句话:越有钱,越有可能成功,这是人类社会结构中的基本逻辑,适用于全世界每一个角落,无法被改变,可能也不应该被改变,许多中国的训练和赛事机构也并非多便宜,同样也有许多家长正面对高昂的培训费用望而却步。
但回到本文的重点,美国人民需要反省和自检的,是那些导致贫困孩子的劣势进一步扩大的不正当行为,让篮球的竞争性质最大程度地回到赛场之上,而并非其他。
毕竟,当几千美金的报名费已经成了最基础的入门门槛,人们开始为了这些东西不择手段,最大的受益者到底是谁?
反正肯定不是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