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科举和太学生

秦保 2025-01-05 02:23:34

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学校有二:曰国学,曰府、州、县学。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举人曰举监,生员曰贡监,品官子弟曰荫监,捐赀曰例监。同一贡监也,有岁贡,有选贡,有恩贡,有纳贡。同一荫监也,有官生,有恩生。

翻译全文:

科举考试必须经由学校(这一途径),然而通过学校出身的人,(他们)可以不经过科举考试(来获取官职)。学校有两种:一种是国学(国子监),另一种是府、州、县学。在府、州、县学学习的众多学生进入国学的,才能够获得官职,没进入的就不能获得官职。进入国学的人,一概称作监生。举人被称作举监,生员被称作贡监,有品级官员的子弟被称作荫监,捐资(入学)的被称作例监。同样是贡监,有岁贡、选贡、恩贡、纳贡这些类别。同样是荫监,有官生、恩生的区分。

明代国子监太学生学习年限

在理想情况下,太学生修完所有文化课程至少需要四年。但实际上,多数学生需花七八年,乃至十年以上才完成学业。具体如下:

- 初级阶段:进入国子监后,需花一年半时间在正义、崇志、广业三堂熟习儒经。

- 中级阶段:文理顺畅者,升入修道、诚心二堂学习历史,时间为一年半。

- 高级阶段: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升入率性堂,在率性堂内每月考试一次,成绩优秀者给一分,良好者给半分,差劣者不给分,最优秀者一年内能取得八分及格,完成文化课程学习,之后可参加历事监生的行列。

明代国子监太学生入学标准

- 贡监:岁贡是各府、州、县学每年按规定名额从廪生中选送优秀者入国子监学习;恩贡是遇有国家庆典或皇帝登基等特殊情况,由皇帝特诏增加名额,从府、州、县学的廪生、增生中选拔入监;拔贡一般是每隔一定年限,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选拔文行兼优者,经考试合格后保送入国子监;优贡是学政在任内三年期满时,从府、州、县学的廪生、增生中选拔学行俱优者,报送国子监学习;副贡是在乡试中,除正榜录取的举人外,列入备取副榜的生员,可直接进入国子监学习。

- 举监:举人中有一部分没能通过会试而进入国子监。

- 荫监:文官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可送一子入国子监读书;或因祖父、父亲殉职,也可荫一子入监。

- 例监:通过捐纳钱物等方式获得监生资格,如景泰年间开生员纳粟纳马入监之例。

- 夷生:凡土官子弟或外国男女学生来监读书者称为夷生。

- 俊秀生:凡民间有俊秀通文者,也可以进国子监读书,不过此种方式需要人推荐,而且推荐人必须地位高,或者名声极大。

监生在国子监修完所有文化课程,经“历事”合格后,由国子监将合格监生的名单和相关考核情况报送吏部。吏部会根据监生的成绩、表现、才能以及职位空缺等情况进行综合考量,然后确定具体的官职任命。

0 阅读:1

秦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