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朋友聊天。有一个说我家里有兄妹四个,我是排行倒数第三,我是那个被忽略的孩子。我爸爸喜欢大哥,我奶奶喜欢最小的。另一个说我也是,我们家只有两个,我爸爸和妈妈都是喜欢小的。
这是多子女家庭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有了二胎很多家庭忽略老大的感受。觉得大的应该懂事,应该体谅妈妈,应该照顾小的,应该让着小的。如果老大做不到,那么他就会逐渐变成那个被“嫌弃”的孩子。因为他做什么都不能得到父母的赞许,所以他便什么都不做了。
虽然父母心里不愿意承认,觉得自己已经一碗水端平了,但是他们的家庭出生位置,父母对于孩子言语之间的比较,在不经意的评价中,让两个孩子形成了一种竞争关系。竞争的是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还有父母更多的关注和爱。
当一个孩子某方面领先的时候,通常另一个孩子会感到不满,会想办法超越,如果不能超越,就会选择放弃,或者是朝另一个方向发展。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拿两个小孩来做比较,认为这样可以刺激另一个孩子的进步的话,实际上会更糟糕。孩子们会背道而驰。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有个朋友有两个孩子。姐弟之间相差三岁。朋友经常会拿两个孩子相互比较。挨说得多的总是大的。因为朋友觉得大的应该为小的作出榜样。没有的话就会指责老大,而小的看到大的挨骂,就会默默的去做老大没有做的事情。这个时候家长会转而来表扬小的。老大的心里就会愤愤不平,对小的产生怨恨。而当大的好不容易得到表扬的时候,小的会想尽办法去超越大的,去赢得妈妈的赞扬。
每次吃好吃的也会说让大的让着小的。当姐弟俩出现争吵的时候也是一样。结果的表现是,姐姐每次想买什么东西不会直接去跟自己的父母说。而是怂恿弟弟去跟父母说。去买好吃的东西的时候从来都是只顾自己的。而弟弟每次买东西都会想着要给姐姐带一份。然后姐姐继续被父母指责,弟弟继续被表扬。姐姐变得懒惰、不爱收拾、不听父母的话,但是也更容易妥协。弟弟勤快听话,也更加倔强、自我。两个孩子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姐姐越来越差,弟弟越来越好。朋友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经常让老大让着小的会让老大变得更自私,因为她想拥有的东西总是被迫分出去。而小的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担心,所以会依据自己的内心想着大的,而且这样做会赢得大人的表扬。大的,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认可,破罐子破摔。
一、家长需要放弃大的让小的这种观念。
两个都是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各自的需要。我们不能因为大的孩子年龄大,就让他受到委屈。大的会照顾小的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没有被评判的时候会天然地照顾比自己弱小的孩子。
二、多关注老大的感受。
因为二胎的到来,老大的地位不保。父母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二胎身上,因为二胎需要照顾更多。老大看在眼里,会对老二心生怨恨。因为他夺走了父母对他的爱。这个时候我们要多去关注老大的感受。制造和老大独处的机会,听听老大的想法。
三、让两个孩子呈现合作关系,而非竞争关系。
首先,不要当着一个孩子去表扬另外一个孩子。这样会加大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不要做比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多看看两个孩子身上各自的优点。
其次,当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家长尽量不参与,让孩子自己解决。这样,既增强了孩子自我解决冲突的能力。家长也没有站队,让孩子之间少了一份竞争。
最后,让两个孩子成为盟友。相互守卫而非竞争。
比如说当我们发现一个玻璃瓶打碎在地上的时候,两个孩子都不愿意说出是谁干的。当我们执着于让孩子说出这个肇事者而去惩罚那个孩子的时候,一个因为告密而得到认可,学会告密。一个学会推诿和怨恨。这就是在促进两个孩子之间的竞争,让孩子对立起来。当孩子不愿意说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一起打扫。不产生竞争或报复。
圣经有句话:人是彼此的护卫,而不是拼死竞争的对手。共同合作成长出来的孩子将会朝同一个方向共同成长进步。
今日互动话题:身为多子女家庭的你,有被父母忽略过的感受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