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期间,敌80万大军中杂牌近30万人,有人起义影响整个战局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4-06-04 11:24:44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阔区域展开。为了确保徐州这座号称南京北大门的军事重镇,蒋介石不惜放弃郑州、开封、商丘、连云港等重镇,将全部兵力向徐州周边收缩,最后累计集中了6个兵团3个绥靖区的全部部队,共计41个军78个师又17个独立团。战役开始后,又新建了3个军7个师,使得淮海战场国民党军总兵力累计达到80万人。

黄百韬兵团半数杂牌

这80万军队中,邱清泉第2兵团、李延年第6兵团、黄维第12兵团、李弥第13兵团等部都属于嫡系中央军部队,上至兵团司令,下到各军军长,基本都是蒋介石的黄埔门生。另有黄百韬第7兵团,虽然内部派系复杂,司令官黄百韬也是孙传芳五省联军出身的杂牌将领,但其对蒋介石十分忠心,麾下骨干第25军、第100军都是中央军,因此该兵团也十分顽固,后来遭围歼时对华东野战军造成极大杀伤。

孙元良兵团全是川军杂牌

另有孙元良第16兵团,属于彻头彻尾的川军部队,由抗战期间出川抗战的邓锡侯第22集团军改编而成;抗战胜利后,中央军把持四川,不许川军回调,该部被派往郑州,由集团军副总司令孙震负责统领;后来孙震因保存实力、消极避战遭人诟病,就推荐自己的侄子、黄埔一期生孙元良接掌兵权。不过,该兵团各军长、师长仍是四川人,一心想要撤往江南,进而返回四川老家,孙元良这个“空降司令”也无法左右。

3个绥靖区杂牌遍地

第1、第3、第4绥靖区则都属杂牌军,不仅绥靖区司令军均出身昔日的北洋军,麾下部队也派系复杂,涉及东北军、西北军、川军、粤军等,战斗力普遍不强,合计总兵力15万人左右。其中主力属于西北军部队,共5个军10万余人,分别是:第1绥靖区107军、第3绥靖区59军、77军,第4绥靖区55军、68军。

淮海战役刚刚开始,第107军就在收缩徐州途中遭到合围,军长孙良诚被迫投诚,率7000余部下放下武器。第59军、第77军作为第3绥靖区主力,共有3万余兵力,淮海战役爆发第3天,其中23000余人就在绥靖区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率领下起义,开往解放区接受改编。

部分杂牌起义改变战局走向

这2个军大部起义后,第3绥靖区残部再也无力支撑,只得向徐州方向撤退。但该绥靖区驻守山东、江苏两省交界,负责把守运河防线,一向都是徐州“剿总”北部屏障。此番突然撤退,直接放开了华东野战军从山东南下的通道。恰好此时,黄百韬第7兵团5个军12万人正在从连云港方向向徐州西撤,华东野战军飞兵南下,大胆穿擦,提前4个小时赶到了其西撤的必经之路——曹八集等地,将其兜头截住、全部歼灭。

3绥区的起义、7兵团的覆灭,使得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以我方完胜而告终,也让我军在随后的几场战斗中占尽先机,直至赢得淮海战役的最后胜利。

0 阅读:0

读万卷书破万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