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网在卷AI时,这群人在菜市场月入30万:比跟风更赚钱的是……

若灵闲话 2025-04-10 10:10:08
凌晨四点,某网红自习室里坐满了背 AI 课程笔记的年轻人,邻座女生的笔记本写着 “30 天掌握 Midjourney 变现”;同一时间,菜市场豆制品摊位的李姐正在磨第二桶豆浆,蒸汽模糊了电子秤上的数字 —— 她不知道什么是 AIGC,但知道今天的嫩豆腐能卖光,月底就能给儿子凑齐婚房首付。

一、这届年轻人,正在被 “内卷幻觉” 收割

1. 知识付费的 “韭菜闭环”去年爆火的 “自媒体运营课”,让 23 岁的小宇花光了 3 个月工资。课程里说 “3 天起号、7 天变现”,他跟着拍了 100 条口播视频,播放量始终没超过 200。直到在评论区发现:“教你赚钱的老师,靠卖课月入百万。”

2. 考证党陷入 “学历通胀”会计专业的晓雯手持 CPA、税务师、中级经济师三本证书,投简历时却发现,大厂财务岗要求 “会用 ChatGPT 做财务分析”。她算了笔账:考证花了 3 年,培训费 2 万,刚考的那年这证还很吃香,考出来后就发现人满为患,成了上岗证,现在月薪还不如小区门口菜鸟驿站的老板。失策!忘记还有时间成本。

3. 大厂外包的 “体面陷阱”985 毕业的浩然挤破头进了大厂外包,每天在茶水间听正式员工聊期权、聊晋升,自己却连工牌都没有。直到某天加班到凌晨,发现给客户做的方案,被初中生学历的创业公司老板用 “土办法” 轻松超越 —— 对方靠线下地推拉新,三个月拿下区域 80% 市场。

4.提升学历彻底“站在高岗上”

工作不好找就去读学历,缓解就业压力,顺便提高竞争力。殊不知,只是为国家缓解了失业率,读了几年学了些落后知识,出来后理论还是跟不上实际,岗位比读学历前还少:当然了,坑都被占了,没人愿意出来,未来坑只会越来越少。而且读完学历,能力没上去,心态上去了,之前愿意去的岗位现在也看不上了,高端岗位又够不着,彻底站在高岗上晾着了。

二、被嫌弃的 “脏行业”,正在闷声发大财

1. 菜市场里的 “现金流王者”杭州卖水产的王哥,摊位只卖三样东西:小龙虾、生蚝、蛏子。他的秘诀是 “只做当季爆款”,夏天靠小龙虾日流水 5 万,冬天靠生蚝月入 30 万。最绝的是拒绝电子支付:“现金交易,税都追不上我。” 现在儿子在市中心开奶茶店,却发现父亲的存款是自己的 10 倍。

2. 废品站里的 “隐形富豪”深圳废品回收站的陈叔,穿胶鞋骑三轮车,却在去年买了两套商铺。他的生意经是 “细分赛道”:别人收废品按吨卖,他专收工厂边角料,把不锈钢废料加工成螺丝,利润率从 5% 飙升到 40%。“美团骑手月入 2 万算什么?我手下三个工人,每人月薪都过万。”

3. 社区里的 “刚需小生意”上海弄堂里的修鞋匠老周,靠奢侈品护理年入 50 万。LV 包翻新一次收费 800 元,爱马仕皮鞋换底 1500 元,客户名单里藏着半座写字楼的白领。他看不懂 “私域流量”,但知道 “把客户的鞋当自己的鞋修”,回头客自然带新客,比网红店刷单靠谱 100 倍。

三、反内卷的真相:越 “脏” 的活,越没人抢

1. 刚需高频,比流量更值钱对比跟风做自媒体的 “百万分之一概率”,小区门口的五金店老板更踏实:螺丝、灯泡、水管配件,看似客单价低,却是家家必备。疫情期间网店停摆,他靠 “24 小时应急上门”,三个月赚了平时一年的钱 —— 真正的刚需,永远不怕流量寒冬。

2. 现金流为王,拒绝 “PPT 创业”做宠物殡葬的 95 后女生林悦,一单骨灰钻石定制收费 3 万,客户需要排队两个月。她不拍短视频、不投流,全靠老客户推荐:“宠物主人需要的是温度,不是网红滤镜。” 这种 “慢生意”,利润率比网红直播高 3 倍,还不用看平台脸色。

3. 技术门槛低,认知门槛高很多人瞧不上的 “收旧衣服”,背后是年规模千亿的再生资源产业。河南的张大姐,靠 “按件收、按吨卖” 的信息差,雇了 5 个阿姨跑社区,月入 8 万。她的核心竞争力是 “不怕脏”:“年轻人嫌旧衣服埋汰,却不知道消毒处理后能出口非洲,一斤赚 5 毛,一车货就是 2 万。”

四、致所有被内卷逼疯的人:放下学历,捡起 “脏活”

在陆家嘴写字楼上班的白领们,可能永远不会注意到楼下的修表摊:老板老陈戴着老花镜,修一块机械表收费 500 元,客户包括隔壁银行的 VP。他初中毕业,却能看懂瑞士机芯图纸,月收入比楼上光鲜的金融分析师还高。

这让我想起《贫穷的本质》里的一句话:“穷人喜欢把钱花在看得见的体面上,富人却在看不见的地方算数。” 当全网都在卷 AI、卷学历、卷网红经济时,那些被嫌弃的 “脏行业”,正在用最土的办法闷声发财 —— 因为没人抢,所以全是机会。

就像李姐的豆浆摊,蒸汽里藏着最朴素的商业逻辑:不追风口,只抓刚需;不拼学历,只拼吃苦。当年轻人还在为 “35 岁危机” 焦虑时,菜市场的摊主们早就明白:真正的铁饭碗,不是大厂工牌,而是别人不愿弯腰的地方,藏着你捡钱的机会。

下次路过小区门口的修鞋摊、菜市场的水产铺,不妨多停一会儿 —— 那些你看不起的 “脏活”,可能正在上演最真实的财富故事。毕竟,这个世界最公平的地方在于:钱不会流向 “最聪明” 的人,只会流向 “最敢放下偏见” 的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