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生产力和由它创立的财富分配制度,已经和这种生产方式本身发生激烈的矛盾,而且矛盾达到了这种程度,以致于如果要避免整个现代社会灭亡,就必须使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一个会消除一切阶级差别的变革。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恩选集》.第三卷.)
有的人说,马克思曾预言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可是到现在还没有灭亡、还好好的。
这种说法,只是“没耐心”而已,一个社会形态,怎么也会维持几千年;再过几千年,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活着”,那才算。
任何事物,都会灭亡,这是逃不出的铁律。一个社会形态的灭亡,是因为它的内部发生了无法解决的矛盾,并且在此过程中,新社会的胎胞在孕育,一切水到渠成后,新社会就自然出现了。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主要的特点,是“自由市场经济”;接着,从“自由市场经济”产生了“自由民主思想”。这个“自由民主思想”,其实也就是“选举产生领导人”。但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就是企业,是私人拥有的。那个企业的领导人,能不能“自由民主”、由员工选举产生?回答是不能的,企业是个人资本家的。这就叫“矛盾”,也是资本主义必然“致死”的矛盾。
当一个社会的必然存在的矛盾,愈演愈烈,越来越突出、尖锐,那就是社会变革的前夜。这些矛盾的根源在于经济的矛盾,经济生产方式自身,产生了矛盾。就像一个旧房子里,生长着一颗树苗,不断地长大,要突破旧房顶的阻碍、束缚,二者发生搏斗,“树”要摆脱外部形式的束缚。
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催生了一种“自私”的社会文化与人格构成,“我这样、我那样”,不是“我们”,还有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爱情是自私的”这类思想意识。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新科技,像互联网的出现,大部分生产领域,甚至所有领域,需要生产者协作、共同完成生产,这就需要“公众思想”、“大公无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生产的完成。但是,资本是私有的,就这样,“自私”与“无私”发生了严重冲突,这就叫做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
这种“自私”与“无私”的矛盾,广泛发生在经济生产领域内部、政治领域、文化思想领域、甚至家庭中;而且,还“交叉矛盾”:经济与政治、政治与思想、文化与经济······这个矛盾,会越来越严重,导致社会几近“分裂”,轰的一声爆炸灭亡。但是,新社会的“因子”或“种子”,在旧社会中孕育、生长,在社会就要崩溃的时候,脱颖而出,新社会降临了。那就是,人类整体进入社会主义,这大概还需要几千年,才能发生或实现。至于共产主义,估计还需要更多年,才能进入。
人为什么“自私”?又为什么“无私”?如果单纯从道德人性角度“分析”,是不够的。要像马克思说的,从经济生产中寻找。在原始社会,社会结构是“原始公社”,平均分配猎物,没有私有财产,都是公有的,甚至配偶,也不是固定的。所以,那时候的古人,都很无私、道德品质很高、互帮互助。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人们有了私有财产,像工具、家畜、武器、土地、房屋等,慢慢地变“自私”了,产生了一系列道德问题、道德危机。
当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没有了私有财产,企业是“全民所有”,地球上的所有物品、财物,都是“公共拥有”,到那时,人类就真正“无私”了,道德品质无比高尚,就像小说里预言、写的:“共产主义一代新人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