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65岁去医院看病买药,下午老伴打电话让接孙子,她:谁生谁接吧

秋天的事 2024-12-18 20:14:54

文/ 桂花 素材提供/王慧娴

(声明:为了方便阅读,本文用第一人称写故事,部分情节虚构处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王慧娴是一名小学退休老师,退休第三年她就开启了带孙子的生活,一带就带了12年,苦并快乐着。

可这段时间,王慧娴总是觉得胃部隐隐作痛,吃了胃药也不见缓解,跟老公老周说起她的症状,老周却不以为然的说,都这个年纪了,有点小毛病那是正常的。

老周并没把她的病情放在心上,直到前几天,她妹妹打电话来和她视频聊天,她跟妹妹聊起她近段时间胃部不适的情况。

电话那头妹妹提醒她说:“姐,你还是去做个胃镜吧,看看啥情况,有问题就要及时处理,没问题更好,做了心里安生些。咱爸10年前就是胃癌去世的,虽然这个病没有遗传性,但你也要引起重视啊!”

妹妹的关心话语,让王慧娴心里有了丝丝的温暖。10多年前她做过一次胃镜,退休后她就没再做过了,她怕做胃镜难受,上次做就怕了好久。

王慧娴年轻的时候工作特别忙,她是学校的教导主任,每天7:30就要赶到学校。常常为了赶时间,一顿早餐,她花几分钟就吃完了,很少能做到细嚼慢咽,长年累月这样吃,40多岁,胃病就找上她了。

每次犯病,她就看中医吃中药调理,三五个月病情就有了缓解。退休后,她慢慢改变了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特别是这几年,上了年纪她就喜欢吃一些软烂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不知为啥,最近胃病又找上她了。

这几天吃了饭胃部总是有些胀,要用手顺顺食管才觉得舒服一些。星期三那天,王慧娴挂了个号,去人民医院看了消化内科,医生给了她开了检查,让她回去第二天早上再来做胃镜。

星期四的这天早上,王慧娴起了个大早,给7岁的孙子做了早餐,孙子吃了早餐,她又像往常一样送他去了学校,学校离家也就10多分钟的车程。送回来一看时间才7:35,看家里还静悄悄的,老周还没有起床,儿子儿媳已经起床了,正吃着早餐。

儿媳儿子出门上班去了,王慧娴在家坐了10分钟,就出门搭公交车去医院了,医院离家8公里远,搭公交车就10多20分钟的车程。

走到车站的时候,有一班车刚好走了,又要再等15分钟才有车,王慧娴坐在公交车候车室的椅子上,等了15分钟都没见车子来,一问才知道,有两辆车承包搭客去了。

附近的一家主人,家里老人过生日,大摆宴席,承包车到另一个乡镇拉客去了。王慧娴只能在那等,等到9:25公交车才来。

公交车停下来后,上面的乘客下来,王慧娴就赶紧上了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又等了15分钟车才向城里开去。

到达县城,进了医院,上了2楼做胃镜的科室,已经是10:10了,找了做胃镜的医生,又打电话给侄孙女,侄孙女就住在医院家属楼,让她来帮签个字。做胃镜时也陪伴她一下,王慧娴觉得应该不会有啥大事。

这次做胃镜,她比上次做淡定了许多,10:55就到她做了,用了麻药不久她就睡着了,被推进去做胃镜,侄孙女就在外面等着她。

大概20分钟就结束了,王慧娴被医生从里面推了出来,侄孙女赶紧迎了上去,检查出来,她就在检查床上又躺了40分钟,麻药过后,胃里舒服一些了,王慧娴才从检查床上起来。

医生告诉她,她胃里有一处溃疡了,让她以后注意饮食。这时医生已下班了,她没办法开药,只能等到下午医生上班的时候再开药。

下午才能够复诊,要等两个半钟头,时间太长了,王慧娴想想就跟着侄孙女去了她家,侄孙女丈夫在医院上班,王慧娴跟着上了4楼,她家住在4楼,开门进去时侄孙女的丈夫已经在厨房下面条了。

侄孙女让王慧娴先休息,等她能吃饭的时候她再给她做,做完胃镜最少要等两个钟头后才能够进食,昨晚没睡好, 王慧娴躺在侄孙女的沙发床上,不久就睡着了。

等她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3点了,侄孙女给她弄了午饭让她吃,吃完她下到医院二楼挂了复诊,又等了好一阵子才轮到她看,医生开了药,她付了钱,人多她又等了好久才拿到药。

出了医院,她一看手机已经是5:20了,她要步行走几分钟才到公交车站搭车回家,可是才走了几步,儿媳的电话就打进来了:“妈,佳佳在学校等你去接呢!你去哪了?他在那里等到大哭了。”

电话那头,她听见儿媳和闺蜜说着话,他们商量着准备去吃大餐,去吃大餐为啥不先接孩子,然后带孩子一起去呢,好像接孩子的活,永远是她一个人干的。

王慧娴告诉儿媳,让孙子在学校等着,回去她就去接他,刚挂了儿媳的电话,儿子的电话又打进来了:“妈,你咋不去接佳佳呢,我在外面办事,艳梅(王慧娴儿媳)也没空,她叫你快点去接佳佳。”

一连接到儿媳儿子催促去接小孙子的电话,两人都没问她去哪了,都没关心她是不是生病了没去接?王慧娴心里突然生出了一丝悲凉,这10多年来在儿子家做牛做马帮带两个孙子,儿媳儿子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

丈夫老周呢,这几年退了休倒是过上了休闲的退休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年轻的时候他就有大男子主义思想,家务活很少会帮着干。

退休后常常约他那帮棋友下棋,有时一下就玩大半天,饿了就回家,家里的活仿佛永远都是王慧娴干的,给孙子做早餐,吃完送孙子去学校,回来去菜市场买菜,买菜回来洗衣服,拖地……

她周而复始的干着这些活儿,好像永远没有干尽头的那一天,儿媳儿子下班回来后的那段时间,她有可能是空闲一些,其余都很忙,大孙子不用接送了,放学能自己走回来,小孙子就经常要让去接送他。

小孙子一出生就王慧娴带着,除了吃奶儿媳抱一会,晚上睡觉都是她带着一起睡的,小孙子和她的感情最亲密,平时除了上学,她去到哪小孙子跟到哪,对他妈妈都没有对她亲,典型的隔辈亲。

王慧娴加快了往家走的脚步,还没走到车站,老公老周的电话就又打进来了,劈头盖脸就问:“王慧娴,这一天都没见着你的身影,你去哪了?小孙子在学校哇哇大哭,你怎么还不去接他回家?老师已经等得不耐烦了,现在已经把他放到保安室那里去了。”

家里几个大人,对她没有一点关心,都是问她为啥不去接孙子,就没人问她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了而不去接孙子!一想到这些,王慧娴就有一些生气。

她在电话里没好气的回复老周道:“每天都是我接送,你们就没想到我为啥不去接啊?我还在外面,还要大半个钟头才能回到家。”

“你就不能去接他一下吗?又不远,来回也就10多20分钟的事,你们依赖惯我了,什么事情都等着我去干,谁生他的,谁去接吧。”

一向脾气很好的王慧娴,第一次冲着电话那头的老周发火了,老周说:“那我等一下就先去把他接回家吧。”

挂了老周的电话,王慧娴才发现,这时她已经走上公交车了,她发火引来了人们异样的目光。人们都看向她,她有些尴尬,找了个位置坐下了。

后记:

这是我一个邻居最近的经历,一个家庭里,付出多的那一个人,永远都是最辛苦的。

对于付出多的那个人,作为家庭成员,真的要多关心多问问,这样才不会寒了那个为整个家庭多付出的人。

0 阅读:0

秋天的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