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下旬,天还没有入伏,可连续接近四十度左右的高温,让室外仿佛成了火炉,而我被牢牢地困住了手脚,畏怯得不敢出门,除了一大早出去跑步,偶尔早饭后匆忙去趟早市,便是一整天都待在家里,晚上临睡前最多再出去走走放回风。
一连十多天,一直是多月间晴的天气,高温橙色预警像是从未间断过,偶尔天空中布些阴云,让人能颇感幸运地兴奋一阵子,难得有会阴凉。甚或还心怀奢望,是否能下点雨呢?
也真的不确定。突然间收到短消息,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
站在窗口抬头望天,真的就有乌云像是正从远处滚滚而来,空气中卷起落叶与浮尘,一时间似乎真有了雨讯,心里一阵窃喜与欣慰。
只是不一会风止云散,想象中的雷雨终究未能如愿,与我们无可挽留地擦肩而过。甚至连续两次都这样爽约,真有点不近人情。
看新闻,这雨造访了临近区县。如此厚此薄彼,真不知它意欲何为,还是爱真的无法兼顾?
一早看地里生长齐整的玉米秧苗,还有些泛绿的气色,像是保持着应有的精神状态,可到了傍晚再去瞧,一个个都绻起叶子,露出枯形,脸色煞白,像是身患重疾的病人,勉强维持着基本生存。
我突然在想,这样两种完全截然不同的呈现,是不是植物一种自然的自我保护?白天在阳光的炙烤下有意收缩自己,尽量避免水分过多的流失,而夜晚在难得的阴凉下,才利用土壤里不多的水分尽量生长。
而现代的农人们,是把它遗忘与抛弃了吗?还是完全托付给了老天?
或许每个人都茫然而坚定地相信,上天不会令自己失望,都怀有最美好的愿景与期待。
雨终究会来。
而我就待在家里,像是在等它如约而至。不打算出门,也不想出去。
面对炎热的夏日,我采用回避的方式,不会硬刚。我有的是耐心把它耗去。
妻的孕期正处五月,去爬山玩水显然都不现实。安心地待在家里,应该是我们现在能做的最稳妥的方式。
书上讲,胎儿从18周开始胎动会变得频繁与活跃,要求孕妈在这个月要学着计数胎动。
早饭后,午休后,以及晚睡前三个时间段各记录一个小时。三次记录次数相加之后乘以4,乘积不少于30次,说明胎宝宝正常。10次以下,就说明有危险,需要马上去医院检查。
我这样一说,这件事自然就成了妻一天里最重要的任务与心事。
其实在孕期里,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正常的饮食,注意提供充足的营养,该额外补充钙、铁之类的维生素以及DHA,自然一样都不会少。然后就看胎儿自己的了。
就像无创所检查的三种先天性基因变异,我们又如何能加以规避与防范呢?全然由不得人的。
一如成长,从来都是自己的事,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必要的环境与条件。当然,要尽量环境良好,条件充足。
安心期待。在时光从不停息的行进中,万事万物都在悄无声息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
闲来我就读读书。一旁吹着风扇。
空调我们几乎是不能用的,冷气调到最高28度,一会就觉得不舒服。真是热不得又冷不得。
书除了周国平的那本《安静》,还有前段时间刚买的李娟的书。
李娟这个名字以前从未听说过。之所以会进入大众视野,自然是缘于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她是原书作者。
电视剧我不曾看,我是从新闻里知悉的。上网搜索,这个比我小六岁同为七十年代生人的作家引起了我的兴趣。
她高中未毕业,生长于新疆四川两地,在外面打过工,照顾患病的外婆,虽说在城市生活过,但基本的描写,是在阿勒泰远离人群的一条河流边,母亲承包种植的向日葵地,据说还有牧场。外婆、母亲、狗、鸡、鸭、猫、兔子等等事物都是她讲述的对象。
她的文字基本都是在记叙生活,散文式的,读来正是我喜欢的类型。朴实的文风,文思灵动,内涵深刻。
她讲述的一切,都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仿佛让人能瞬间置身其中,与她一起品味那里的生活,曾经的岁月,悲欢与聚散。
而我想,这便是一部作品能给予读者的最好体验,也可能正是她受欢迎与认可原由。
这个炎热的夏天,在家里,陪着孕妻,我像是一边期待着雨的到来,一边畅游阿勒泰那片遥远的葵花地。
202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