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隐患:部分工人未佩戴护目镜,在进行焊接、切割、打磨等产生飞溅物或强光的作业时,眼睛易受损。
整改措施:根据作业类型,为相关工人配备合适的护目镜,如焊接护目镜、防冲击护目镜等,要求在作业过程中严格佩戴,定期检查护目镜的完好性。
2、隐患:部分工人未佩戴防护手套,直接接触尖锐金属、高温部件或化学品,手部有划伤、烫伤、腐蚀风险。
整改措施:按照作业需求,为工人配备防切割手套、隔热手套、防化手套等,培训正确的佩戴和使用方法,监督工人在操作时佩戴。
3、隐患:部分工人在高处作业时未系安全带,存在坠落风险。
整改措施:为高处作业工人配备合格的安全带,培训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设置专人监督高处作业,确保安全带正确系挂。
二、设备设施类4、隐患:设备的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存在电线外露、乱拉乱接现象,有漏电和短路风险。
整改措施:规范电气线路敷设,穿管保护外露电线,整理乱拉乱接的线路,确保电气线路符合安全规范,定期进行电气安全检查。
5、隐患:设备的接地装置不符合要求,接地电阻过大或接地导线断裂,若设备漏电,易引发触电事故。
整改措施:检查设备接地装置,修复或更换断裂的接地导线,降低接地电阻至符合安全标准,定期检测接地电阻。
三、物料管理类6、隐患:现场瘦高物料竖立放置,重心不稳,易倒塌伤人。
整改措施:将瘦高物料放倒放置。
7、隐患:现场物品摆放混乱,未分类放置,且无标识。
整改措施:划分物料存放区域,对不同种类、规格的物料进行分类存放,并设置清晰的标识牌。
8、隐患:易燃易爆物料与普通物料混存,且未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爆措施,存在安全隐患。
整改措施:设置专门的易燃易爆物料存放库,与普通物料分开存放,配备相应的防火、防爆设施和警示标识。
9、隐患:危险化学品未按规定储存,无防泄漏、防挥发措施,标签模糊或缺失。
整改措施:按照危险化学品储存要求,设置专门的储存场所,采取防泄漏、防挥发措施,粘贴清晰的标签,建立危险化学品管理台账。
10、隐患:地面散落大量物料、废料,未及时清理,易使人滑倒、绊倒,且影响工作环境整洁。
整改措施:及时清理地面散落的物料和废料,设置废料收集容器,保持工作区域地面整洁。
四、作业环境类11、隐患:车间通道被物料、设备、工具等占用,影响人员和设备通行,在紧急情况下阻碍疏散。
整改措施:清理通道内的障碍物,划定通道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严禁在通道内堆放物品。
12、隐患:地面有油污、铁屑等,未及时清理,易导致人员滑倒、摔伤,同时铁屑可能损坏设备。
整改措施:及时清理地面油污、和铁屑,保持地面干燥清洁,必要时铺设防滑垫,设置防滑警示标识。
五、消防安全类
13、隐患:现场未见灭火器、数量不足或摆放位置不合理,在发生火灾时无法有效灭火。
整改措施:根据车间火灾危险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按照规定数量配置灭火器,将灭火器摆放在明显、便于取用的位置,定期检查和维护。
14、隐患:消防栓周围堆放杂物,影响设施正常使用。
整改措施:清理消防设施周围杂物,确保消防设施周围半径1米内无障碍物。
15、隐患:车间内无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或疏散指示标志损坏、不亮,在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困难。
整改措施:在合适位置安装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确保其完好、明亮,定期检查疏散指示标志的运行情况。
16、隐患:车间内存在易燃物堆积,未及时清理,增加火灾风险。
整改措施:及时清理易燃物堆积,保持车间内整洁,合理规划易燃物存放区域,并配备相应灭火设施。
17、隐患:车间内未设置防火分区,火灾发生时易蔓延。
整改措施:根据车间面积和火灾危险性,合理划分防火分区,设置防火墙、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
18、隐患:部分人员作业时吸烟,周边有可燃易燃物品,容易发生火灾。
整改措施:作业过程中严禁吸烟,吸烟需到指定吸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