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回你信息的人,大都“看不起”你,别再讨好了,别再傻傻不懂

名语言 2025-01-05 18:11:38

这样回你讯息的人,大都「看不起」你,别再讨好了

别再傻傻不懂,为人处世,与人交往中,通过言谈举止的细枝末节,就能看出对方对你的态度。择友一定要擦亮眼睛,慎之又慎,以人品为先,深交君子,远离小人,把真心留给值得的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于以下这几类人,我深信:千万别再来往。

【酸言辣语,冷嘲热讽】

生活中,有一类人很高傲,他们与人交往,处处都要压人一头,言行举止间要凸显出你不如他,以此满足自己的优越感。

去年,国中同学一起建了个微信群。群组有位仁兄,日常冒泡,七嘴八舌。有位同学因工作需要贷款买了车,他回复一句:“工作这么久了,还没钱全款买车。”有位同学在群组上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他非得说:“有没有一万块一个月,我闺女现在就有这个数了。”有位同学的书法作品在杂志获发表,大伙纷纷表扬,他自以为是:“你一定要给钱人家,才会帮你发表吧。”

在微信聊天上,这类人爱说各种各样的风凉话,冷不防地打击人,让人反感倒胃口。他们内心往往有着某种深度的自卑,故意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用冷嘲热讽的口气来打压别人,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与其交流,虽然表面上波澜不惊,但谈话既无营养,又空费口舌。

我们应当远离贬低你、不把你当一回事的人,主动去靠近愿意给你正能量的人,因为他们才会一直喜欢你、支持你、鼓励你,给你温暖和力量。

【万般讨好,才得一丝回应】

人人的时间都很宝贵,愿意把时间给你的人,一定十分在乎你,无论他多忙,但总对你一直有空。

听过一个有趣的段子:不在乎你的人,洗澡一整夜,吃饭吃一天,下午三点醒,晚上八点说晚安。不把你当一回事的人,你待他热情,他冷淡回应;你笑脸相迎,他冷若冰霜;你将他奉为值得一交的知己,他把你当成可有可无的路人。当你热脸贴他冷屁股,温差太大,就该清楚了。

正如作家夏茗悠所说:“就像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你也无法等到一个不想搭理你的人。”感情讲究的是以心换心,你真我更真,你假我转身。对方已读不回,大可以当陌路人处置。万般讨好,才换得一丝回应,就洒脱放下吧。要把心留给在乎你的人,把情留给深爱你的人,要跟那些主动联系你、珍惜你、在乎你的人在一起。

【已读不回】

在我工作的第一年,公司一位高阶主管的微信回复让我记忆深刻。不管是向他询问经验,还是讨论项目事宜,他始终清晰明确,而且极有礼貌。在收到讯息后,他通常会很快回复:“已收到,谢谢你。”如果没有及时回,之后他会解释:“抱歉未及时回复,我已了解,多谢。”

即便我当时只是一位没有资历的新人,在他那里也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叫尊重。他的微信回复,也让我一直对他抱以十分的尊敬。

很多时候,看清楚一个人,看他的微信回复就行了。不少人把微信聊天当成是自己的玩具,爱咋咋的,却忽略了跟自己聊天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每次对话都不亚于面对面的交流。已读不回,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你给他发讯息,对方半天不回复,你这边还想著他可能没空看手机,他那边却在朋友圈里与别人热烈互动。

一个人靠不靠谱,不是看他拥有多少成就,能有多少人脉,多么能说会道,而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那些能够认真对待微信聊天的人,不仅为自己赢得尊重与形象,也带给了别人善意与温暖。

蔡康永有句话讲得好:“好好说话,是一种修养。你说话的样子,便是你做人的样子。”微信上的每次交流,都会渐渐形塑你在他人眼裡的形象。别把敷衍回应当成理所当然,别把已读不回当成真性情,别让修养毁在不经意间的微信回复裡。

【冷漠敷衍】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命裡有时终须有,命裡无时莫强求。”我不是玻璃心,我也不想随随便便否定一段感情,只是有时候,你的不主动,真的很伤人;只是有时候,你的不在意,真的很扫兴。

想起之前在电视台工作的时候,一位同事曾在结婚日的第二天哭哭啼啼跑来上班。原因是先前曾和老公大吵一架,他俩一个是记者,一个是摄像,忙得昏天黑地的情况下,能聚在一块儿吃顿饭都不容易。那次很不容易逮捕到不加班的日子,同事高兴得不行,同老公约定一起过个纪念日。然后一个人风风火火跑了两趟菜市场,忙裡忙外做了一顿饭,还把家裡精心佈置了一番。结果,菜都热了两遍,也不见老公有踪影。微信发过去,那边终于匆匆交代了一句:“聚餐呢,不回了。”

同事当场气到发飙,热火朝天忙了一通,结果挨了个闷棍,他还一点都不觉得抱歉:“多麽大点事啊,下次再吃不也一样吗?”不一样的,真的很不一样。你以为的小事,在我这裡是大事;你以为的无心之举,在我这裡是致命一击。投入那麽多精力,花费那麽多心思,抱了那麽多期待,是希望得到你的回馈,而不是你的忽视。

就像他们说的:在这个世界上,最伤人的话,不是赤裸裸的恶意,不是破口大骂,脏话连篇,最伤人的,是你下意识的一句话,却透露了内心的敷衍与冷漠,把我满腔热情,浇得一丝不剩。时间一长,提起这段感情,我能想到的形容词只剩疲惫、沮丧、失望,还有无能无力。

【爱搬弄是非】

《增广贤文》中曾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来告诉你是非的人,正是爱搬弄和製造是非的人。微信的通讯录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有时候你们在聊天时,他突然会聊到其他人,于是就开始说别人的长短,凭他的一己之见来肆意的指点对方的行为。这样的人,往往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有著非常强烈的嫉妒心,每天都喜欢盯著别人的私生活,想尽办法挖掘别人丑陋的一面。他们总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来随意的揣测别人,评价别人!除此之外,他们的嘴巴也非常甜,会透过透露别人的隐私,或肆意的谈论别人的是非,来跟其他人打成一片。这便是挑拨是非者最大的恶,他们极其危险,极其没有下限,用自己的嘴巴肆意地干扰他人的生活,从不考虑事情的后果,也不考虑给对方带来的困扰。一旦有人给他更大的利益,他随时可以把你压在地上摩擦。

所以,远离这样的人,少跟与他们交谈,否则最后只能是引火上身。

【总是对你抱怨】

人世间,无奈的事情太多,无奈的人也不计其数,彷彿每天在这嘈杂的社会中,处处充斥著无奈。所以,人有点抱怨很正常,但绝不是常态。一旦抱怨成了常态,每天则会被忧郁所困扰,那身边的小欢喜、小幸福自然也发现不了。

并且,时常抱怨的人,也常常会把抱怨的话挂在嘴边。例如在生活中,遇到塞车的小事,他们也会抱怨自己的运气太差,抱怨马路修得太小;在职场中,出了点小错误,也会抱怨上天不公,为什麽让他的生活这麽苦。这样习惯性抱怨的人,身上总是充满怨气和负能量。久而久之,你与他交谈,也会慢慢被他的怨气所感染。遇到事后,第一时间就是想的抱怨。

人生不长,风雨很多,停止接收所有的负面讯息,远离向你抱怨、吐槽、挑刺的人。负能量是会传染的,不要让低能量的人扰乱了你的磁场。

在微信裡,我们认识的人可能很多,但真正能交心的人很少,也并非所有人都值得自己费心耗力。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若是有人在微信上这样回覆你的消息,请一定要与之深交,并好好珍惜这份真情。

【及时回复,是尊重】

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微信聊天时,你最讨厌对方回复什么?底下的众多回答中,获得最高讚的答案只有四个字:已读不回。

的确如此,相比那些能够预料到的糟糕答案,什么话都不回复,要让人恼火得多。想像一下这个场景:你有急事找对方,又是打字又是语音,结果对方却毫无动静,如失踪一般不言不语。你著急地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对方却不紧不慢,明明看到了消息却一声不吭,懒得搭理。如此敷衍地对待,其实就是对他人的一种不尊重,更是没礼貌、不靠谱的表现。

中有言: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尊重他人,不一定要将自己置于人后,而是对别人的及时回复与认真对待。真正有修养且靠谱的人,即便因为繁忙没能第一时间回复,也会在过后跟对方解释清楚,而不是故意晾著他人,让别人白白浪费时间焦急等待,徒增彼此的失望与误会。

前段时间,新闻曾报导过一个员工因从不回覆别人的消息而被公司开除。无论是甲方提的诉求,还是领导给的要求,即使@到他本人,也如石沉海,杳无音讯。人与人都是相互的,在任何社交关系中,没人愿意唱独角戏。样样有交代,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著落,这样的人才值得信任。

【把握分寸,是成熟】

周国平曾说:分寸感,是爱成熟的标志。它让人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或是不为人知的隐私,或是不愿提及的过往。即便是与自己再亲密无间的人,一旦触及个人的秘密,也会让人感觉到不适与排斥。但有些人就是喜欢刨根问底,对别人的私事穷追不捨,非要问个清楚明白,毫无应有的分寸。明知道对方有对象,还要在聊天时语言暧昧,开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让别人麻烦缠身。喜欢把毒舌和刻薄,当成所谓朋友间的幽默,说一些言辞过分的话语,让别人尴尬难堪。别人的底线,被他们随意践踏;别人的痛处,被他们胡乱评论。

非常认同网上的一句话:一个聊天没有分寸感的人,要嘛是情绪智商不够,要嘛就是人品有问题。真正成熟有分寸的人,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内心有尺,说话有度,更不会为难他人。这种界限和分寸感,是对人与人距离的掌握,也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保护。就像心理学中提到的「刺蝟效应」:在寒冷的冬天,两隻刺蝟若是靠得太远,就会各自冻死;靠得太近,则会刺伤对方。只有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才能既不伤害彼此,还能温暖彼此。世界很大,容得下所有人,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为彼此的交往适度留白。

【满怀善意,是修养】

善良,虽然是根植于每个人内心的天性,但随著时间的流逝,能始终坚守善良的人却不多。许多人历经了人海浮沉,看遍了世态炎凉,对于人与事都愈发的麻木与冷漠。甚至有些人习惯了消极面对生活,在与别人沟通时,也常充满了「丧气」的味道。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善良,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的真正发自内心的温暖,就不可能有精神的美。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距离越来越近,但心与心的距离越来越远。就连一份最微不足道的善良,在充满戾气的网路世界,也弥足珍贵。隔著冰冷的萤幕交流,很多人只想发洩情绪,并不在乎对与错,很多话张口就来,丝毫不管后果。可偏偏忘了,自己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就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一个真正品性善良,而且有修养的人,总能将自己的善意寄于言语之中,保留应有的理解,对他人多一份理解与包容,对自己多一份忍耐克制,才能让彼此的交往更舒服。

特别喜欢伏尔泰的一句名言: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裡的一粒沙。微信回覆,虽然只是一件微小之事,却藏著一个人的品行和彼此关系的真正面貌。一言一行,可辨人品;一朝一夕,可见人心。想要看清一个人的本性,恰恰要从这样的细节入手:及时回覆的人,稳重靠谱;把握分寸的人,恰如其分;满怀善意的人,温柔敦厚。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贵在真诚,重在舒服,张弛有度,方能长久稳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