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是非皆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一个深谙人情世故的人,往往能在该沉默的时候,管住嘴,稳住心,与人和睦,平顺无虞。世事纷繁,若想行得稳当,过得舒坦,切记不要在别人说这3件事时“多嘴”。
当别人提及痛苦经历时,不要多嘴
有个热门贴文:“与不懂得闭嘴的人相交,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高赞回答一针见血:“像是在身边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一不小心就会将你伤得体无完肤。”的确,生活中有太多人,喜欢在别人失意时化身人生导师,言辞犀利,随意评论,结果伤人伤己,得不偿失。
网友子玉和一位同事关系很好,两人亲如姊妹,无话不谈。有一回,子玉发现男友出轨,气愤地质问其原因,可男友不仅没有解释,还骂骂咧咧地将子玉赶出了家门。无处可去的子玉只能来到同事家寄宿。一进门,她就声泪俱下地控诉男友,把心中的不甘和委屈全都告诉了同事。谁承想,同事不但没有安慰子玉,反而指责她太过懦弱,没有主见。次日,同事又将子玉的个人情感经历在公司肆意传播,并嘲讽她卑微无能,像个软柿子任人揉捏。同事的多嘴多舌,使得子玉深陷流言蜚语之中,苦不堪言。最终,她选择辞职离开公司,且果断删除了那位同事的所有联系方式。
可见,人与人相处,七分靠嘴,三分靠心。管住嘴,言语谨慎,才能维持长久舒适的情谊;守住心,举止得体,才是成年人的处世之道。作家海明威曾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做人,会说话是一种本能;不多嘴,是一种修养。很多时候,别人与你吐露心事,可能只是想要一句暖心的安慰,一个真诚的拥抱。而你,只需要在对方身处黑暗时点亮一盏明灯;在对方孤立无助时给予适当的支援。否则,一旦说错话,越过界,就容易得罪他人,甚至导致彼此的关系破裂。
所以,我们行走于世,要谨记“多言惹是非”的道理。闭口舌头、不妄议,才能与人和谐共处,留住福报。
当别人吐槽家庭矛盾时,不要掺和
心理学家乔治·戴德说:“所谓边界,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确实,无论两人关系多好,也要注意分寸,远离对方的家务杂事纷争,才是睿智之选。
在书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王婷与丈夫相恋多年,婚后生活也一直恩爱和睦,直到王婷生下女儿,婆婆前来帮忙照顾,一切都变了。起初,王婷与婆婆相处还算融洽,可后来,她们经常因为育儿观念不合而争吵。王婷提倡无菌育儿,婆婆却总忘记为餐具消毒;王婷要培养女儿的动手能力,婆婆却大包大揽,怕孙女累着。长时间的磨合与对抗,让王婷心力交瘁。所以,每当情绪低落时,她都会向闺蜜吐槽丈夫的不作为、婆婆的墨守成规。但令她感到奇怪的是,闺蜜每次听她说完后都一声不吭,或者转移话题。有次,王婷实在忍不住,问道:“你平时不是挺有想法的吗?就不能给我出点好主意呀?”闺蜜笑笑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我本来不该对你的家务指手画脚,否则很可能会加剧你与家人的矛盾。但我愿做你的树洞,接收你所有的烦闷苦恼,帮你舒缓糟糕的情绪。”
不得不说,闺蜜的做法实为人间清醒。古语说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家都有难唱的曲。”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久了,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就像汤匙总会碰到锅沿。其中的摩擦与纷扰,当事人尚且无法洞悉缘由,更何况是外人呢?因此,不掺和别人的家庭矛盾,才是成年人的高明之处。作为朋友,可以适当倾听,安抚对方的心情,但不要过分介入,甚至为其出谋划策。要知道,有时候你的一句无心之语,可能会破坏彼此的关系。与其搅入别人的家事中徒惹是非,不如保持恰当的边界修得清净。
别人刻意隐瞒真相时,不要拆穿
不知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自诩性格耿直,凡事总爱刨根问底,甚至习惯揭露他人的秘密来彰显自己的神通。殊不知,看破不说破,看穿不拆穿,才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上周的高中同学会上,刘奇给了曾经的同桌李毅一个大大的拥抱,并热泪盈眶地说:“感谢好兄弟,给了我一段没被拆穿的温暖青春。”在场的同学一脸不解,经刘奇解释后才恍然大悟,纷纷为李毅的善解人意鼓掌。原来,高二那年,刘奇经常在课堂上睡觉,还时不时无故旷课。老师问原因,他却只是淡淡道:“晚上没睡好。”而心思细腻的李毅,总感觉他有意隐瞒些什么。偶然有一次,他看到刘奇在一家餐厅打工,还发现他频繁去往医院。经过一番打听,李毅才知道:刘奇是为了给住院的父亲筹集医药费,才如此拼命做兼职。但当他问刘奇是否遇到困难时,对方仍旧面无表情地说:“没事。”看透一切的李毅并没有多加追问,而是默默替他做好详细的课堂笔记,为他补习落下的功课。就这样,在李毅的善意协助下,刘奇既顺利渡过了难关,学业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中有言:“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要知道,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秘密花园,隐藏着不愿示人的狼狈和难堪。若你揪着不放,强行道破,难免会给别人带去无法磨灭的阴影与伤害。可当你懂得悲悯,宽厚待人,为对方保留体面,不但可以规避冲突,还能赢得尊重。毕竟,生活本来就艰难,大家都有疲惫之事不可言说。未来的日子里,做个通透的伶俐之人,不言人私,不揭人短,你才能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自在安宁。
张国荣在经典粤语歌曲《沉默是金》中唱到:“是错永不对,真永是真,任你怎说,安守我本分,始终相信,沉默是金,说话是银,沉默是金,管住嘴,才能守住心。”一个深谙生活哲学的人,必定懂得适时沉默。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沉默无声,有时比夸夸其谈更具魅力。
认知层次不同的人,别争辩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贡和别人在争辩:“一年有几季?”子贡说:“一年有四季。”那人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这时,孔子从屋里出来,子贡觉得自己占理,便上前讲明事情经过,让孔子来评定对错。孔子先观察了那个人后,便说:“一年只有三季。”那人一听特别高兴,便离开了。子贡十分不解:“老师,你平时讲课告诉我们的可是一年四季呀!”孔子解释:刚刚那个人穿一身绿衣,就像田间的蚱蜢。蚱蜢,春生秋亡,一生只经历过三季,不曾见过冬天。在他的思维里,根本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争论,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如顺着他说,早点把他打发走。
《庄子·外篇·秋水》中说:“惊蛙不可语天,拟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冰,拘于时也;曲士不可语道,束于教也。”意思是说,不要跟井底的青蛙谈论天空,因为青蛙受到空间的限制,看不到天空的宽广;不要跟夏天的虫子谈论冰雪,因为受到时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活不到冬天;不要跟乡村的人谈论大道,因为受到教养的束缚。和层次格局不同、眼界见识不同的人争辩,说得再多,也是徒劳无功,只会平白消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沉默对待,一笑了之,可能才是最明智的方法。
《裡》讲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道是有利于万物而不伤害,从不和任何东西争。我们应该效法天道,学会竞争中不争的智慧。
作家粥左罗曾分享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一次行业峰会,他遇到一位做咨询服务的朋友。聊天时,这位朋友听说了粥佐罗的商业运作模式,就开始论证这种模式多不好,喋喋不休地劝粥左罗改变运作模式。整个过程中,对方只凭着自己过往的经验在讲,压根没问过粥佐罗的实际情况。粥佐罗无意跟他争辩,只是感叹道:“人生和职业无非都是个人选择,看自己喜好,谁也不用说服谁,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
生活中,许多人喜欢打着“过来人”的旗号,站在他们自己的视角,用他们自己的经历,试图来说服你。所说:每个人都不一样,你经历的我没有经历,我经历的你也没有经历,所以谁都不要小看谁。真正高层次的人,不会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说服别人,而是在坚持自己的同时,也能尊重别人。所以,生活中如果遇到这种试图说服你的人,不用与他争辩,沉默以对,适当地把他们的建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化为自己成长的力量。
无法感同身受的人,别解释季羡林说:“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这世上并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不是所有人都够能理解你,你只需要做好自己,不做多余的解释。”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有一次在跟别人下棋,突然得知自己的母亲去世了,但他却面不改色,将棋局下完才回家,母亲出殡那天,他让人蒸了一头乳猪。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就是不哭丧。旁人都骂阮籍不孝。
晚上,等宾客散尽,只剩下阮籍一个人在家时,他才大声恸哭。阮籍之所以不去解释,是因为他知道,无论是悲伤也好,还是痛苦也罢,他内心的苦闷,旁人很难理解。我们必须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所以不必解释太多。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隻小兔子受伤了,路过的动物看到后都问:“你这个伤口怎麽了啦?”小兔子每次都扒开伤口给它们看。大家安慰小兔子后,便继续赶路了,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更不关心小兔子每次扒开伤口痛不痛。最终,小兔子因为一次次扒开自己的伤口,感染细菌,死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痛苦说给别人听,渴望被别人理解,正如这隻小兔子一般。但是,别人的安慰和看法,却对我们起不到任何帮助,甚至我们那些痛彻心扉的经历,可能变成了别人眼中无关痛痒的谈资,又一次地伤害到我们。既然无法感同身受,便无需将大量的精力浪费在无意义的解释上。只要做好自己,走好自己的路,冷暖自知即可。
有难言之隐的人,别拆穿歌德曾说:每个人的天性中都有某种不便公开的成分,假如公之于众,必将冒犯别人。
徐峥曾在演讲中说过,自己20岁时就因为治疗脱发被别人讥讽嘲笑。每次开始“治疗”,生薑味散开的时候,宿舍楼道里就有人敲着脸盆大喊:“徐峥开始治头发了!”被人围观的他,因为过于紧张打翻了生发水,便有人嘲笑:“你们说桌子上会不会长毛?”另一人搭腔:“你看他的头就知道了,效果也不怎麽样。”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徐峥显得非常尴尬。隔多年,当初嘲笑徐峥的几个同学,或许早已忘记了这件事情,但徐峥却因为此事自卑了好多年。
生活中,谁都有自己的软肋。有时我们说者无心,可对于听者,却像是刀子狠狠地札进他们的心里。古语云:言多则必失,语急则伤人,君子当三缄其口。每个人都有难言之隐,对他人的弱点保持沉默,看破而不说破,便是最大的慈悲和善意。
有个话题:“人为甚麽要学会沉默?”我非常赞同其中的一个高赞回答:在弱者面前适时沉默是善良,在强者面前沉默是尊重,在陌生的领域沉默是敬畏,在熟悉的领域沉默是谦虚。成年人的社交的潜规则就是:该沉默的时候,千万别多嘴。认知层次不同,不必争辩;经历过往不同,无需解释;难言之隐不同,切勿拆穿。逞一时口舌之快,赢得一时光彩,并没有太大意义。人生最重要的还是磊落的做人,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