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劣币驱逐良币?

酱鼎老王 2024-06-05 00:27:14

“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一个古老的原理,它说的是铸币流通时代,在银和金同为本位货币的情况下,一国要为金币和银币之间规定价值比率,并按照这一比率无限制地自由买卖金银,金币和银币可以同时流通。由于金和银本身的价值是变动的,这种金属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动与两者兑换比率相对保持不变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使复本位制无法实现。比如说当金和银的兑换比率是1:15,当银由于银的开采成本降低而最后其价值降低时,人们就按上述比率用银兑换金,将其贮藏,最后使银充斥于货币流通,排斥了金。如果相反即银的价值上升而金的价值降低,人们就会用金按上述比例兑换银,将银贮藏,流通中就只会是金币。这就是说,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渐渐为人们所贮存离开流通市场,使得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

这一现象最早被英国的财政大臣格雷欣(1533-1603)所发现,故称之为“格雷欣现象”,他观察:消费者保留储存成色高的货币(undebase money)(贵金属含量高),使用成色低的货币(debased money)进行市场交易、流通。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知道任何一家企业里都会有许多的员工,其工作能力自然也是参差不齐的,有些人很能干,有些人则可能比较懒惰,或者能力不足.当一批人来到公司的时候(假设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的学生),一开始,公司付给这些人的薪水可能是差不多的,譬如每月2000元钱.当大家开始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其中有些人的成绩会大一些,而另一些人的成绩可能要少一些.理论上,素质或能力不足的人将会被淘汰出去.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工作成绩很难用简单的数字衡量,或者有绩效评估,但绩效评估的结果不是那么有效或准确.因此,结果是每个人的薪水虽然有所差异,但是并不完全等同于每个人的工作成绩.由于绩效评估和监督毕竟是有限的,因此企业并不确切知道每个人都干了多少工作,谁做的更好,谁更差一些.在一段时间内,企业也许只能是根据公司的整体效益情况制订一个大体的工资标准,那么,大家的工资水平可能相差不多,甚至是大锅饭.很明显,最能干、业绩最出众的员工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对他们来说付出与收益总是不成比例,结果只好跳槽去其他公司了.剩下那些能力不是那么强的员工乐于接受目前的工资水平,所以心安理得地留下了.那么接下来的故事就更加有趣了:由于能干的员工走了,剩余员工的总体工作水平明显下降,有可能间接导致公司业绩呈现下滑趋势,这时企业也许还会根据当前公司整体的业绩来降低工资水平,这样一来,那些次能干的员工又出现了和前一批员工类似的情况,收入水平下降了,而付出还是那么多,于是继续工作下去显得很不合算.结果,次能干的员工也辞职了.最后那些最不能干的员工还是继续留下来,又进入新一轮的循环之中.这就是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劣币淘汰良币”现象.

因此,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这种现象也广泛存在,譬如说,在公共场所排队,如果没有人维持秩序,不排队的人总是捷足先登,最后排队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在同一家单位上班,如果偷懒的人既不会受到惩罚,又不会收入减少,就会让扎实工作的人感觉到不公平。于是,偷奸耍滑、投机取巧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这样的环境下,不良风气就会愈加严重,公序良俗就会被破坏殆尽。

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原因是两者界限模糊,就是说既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而没有一个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尽管开始人们觉得有些行为不合适,但由于他们的感受没有得到支持和鼓励,就会让他们对自己的价值取向感到怀疑,甚至否定。而对错误的行为就会逐渐适应,进而置身其中而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一样。当别人对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把他们内在的需求当成对你的要求的时候,你如果对此不能保持警惕,不能捍卫自己的边界意识,很快就会被引入歧途。这个边界可以是公序良俗,也可以是人之常情,但归根结底是人的内心良知。只要守住了内心,即使有人用让你感到恐惧的手段威胁你,你也要清楚地知道,此刻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不是人的良知。尽管他们在吹胡子瞪眼,但他们的内心是不安的,是冲突的,他们是想通过控制你来平衡自己内在的匮乏感和恐惧感。

如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控制所有的事情不超出自己的预期,会让自己有安全感,再经过头脑的思维不断的加工放大,所表现出来是强烈的控制欲。这是体内一种汹涌的原始能量,是思维与情绪欲望相结合的产物,是无序混乱,且失去控制的能量运行状态。这种对自我的执取,实际上阻断了内在良知的呈现,由于脱离了顺势而为、顺其自然的大道,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毛

因此,当你看穿对方内心的冲突,就不会把这些冲突转加给自己,在良知良能的作用下,你会发现他的漏洞和软肋,从而一击而中。而一旦你被对方的虚张声势所吓住,良知就会被遮蔽,良能也难以发挥。由此可知,良知是你的边界,一旦变得模糊,你将受到驱逐。

2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