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吗?
文/周长行
上个世纪1980年年底至1983年年初,笔者曾在原第二炮兵(火箭军前身)313团一连担任指导员。现在回忆,那时我天天都要在连队啰嗦很多东西,也曾以“很能讲”享有一定范围里的“知名度”。
然而,用当下的眼光来看那时的“讲话”,其中有漂亮话,狂话,吓哄人的话,劝慰人的话,有官话,台面话,应景儿话,有时还有醉话,不可否认的是,更有掏心窝子的哥们之间的真话,不过上课时都是认真准备了的话儿。
这话那话,无非是两大类,一类是真话,一类是假话。然而,孰真孰假?说实话,我本人即使是到如今也没有真正弄清楚过,也不打算弄清,也没有兴趣弄清。然而,倒是有一个叫张民娃(陕西合阳人)的老兵,还感激着我的一句话:知识,是前进的拐杖。
张民娃从连队复员回乡已有40多年,他是1979年入伍的兵。2016年9月他终于联系上我,激动地对我说,指导员,你的那句“知识是拐杖”的说法对我帮助很大,我一直坚持读书求知,也一直对生活充满信心。我们二人聊了很多,细枝末节都被我记录在《民娃的记忆》那篇文章里。
当时恰值改革开放初期,文凭大行其道,无论地方还是部队,有文凭的人纷纷进入各级领导岗位。文凭俨然是知识的代名词。于是,“文凭吃香论”遍及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角落。因此,为了鼓励连队官兵重视读书学习,我时常把“知识改变命运”作为话题,或充实上课的内容,或在开展谈心活动时加以灵活运用。
然而,躁动过后便是冷静地思考。知识真能改变人的命运吗?当时,我联系自己经历过的人和事进行反复比对,有些人确实是因为拥有知识改变了命运,比如一些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等等,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民族的命运。确也有因为拥有知识而倒霉的人,比如我们村里的两个被打成右派的大学教授,结局很惨。这种情况在特殊历史时期比较普遍。这或许也是一种“知识改变命运”。
我遇事爱琢磨。在“知识改变命运”比较盛行的当时,我对这句话持质疑的态度。但我不能泼冷水,一方面仍然以“知识改变命运”动员战友们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开阔视野和眼界,一方面在个别谈心时把“知识是拐杖”的思考与战友们交流。张民娃对我说:“知识,是前进的拐杖。是您在我退伍与我谈心时说的。我一直作为临别赠言,珍藏在心底……”他回地方几十年来,知识帮了他不少忙。拐杖的感觉愈发浓烈。我们分别35年后,他又设法与我取得联系,述说其“拐杖感”,既出乎我的预料,又激发启迪了我的思考。
一句话让人记了几十年,啥窍门?窃以为,一是它降低了“改变命运”说法的身段,用“拐杖说”可能更具体更是那么回事儿。二是无论多么高明的理论,都得在现实面前管用好使才行,张民娃牢记“拐杖说”,就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他需要这根“拐杖”,它也确实在帮他前进。三是“拐杖感”或许让张民娃看淡了“命运说”,那是因为他必须时时刻刻面对实际的生活,他手里的“拐杖”远比任何所谓玄妙的说教都亲切温暖得多。
这个“拐杖的故事”,壮了我讲话的胆子。在今年一次读书会上,有一个女大学生又问我:“老师,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吗?”因为我面对的是十几个应届大学毕业生,因为他们面对谋职难难于上青天的处境,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让人唏嘘的“就业怪象”,我没有拐弯抹角,便脱口而出如下一番话:知识没有错,但只有你把知识转变成为你手中之利器的时候,你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包括改变你的处境和环境。
我还说,一个人要有真本事,吃饭要有家伙山(土话),讨饭要有打狗棍。什么意思?你手里得有东西,得有一技之长,得有绝活,得有活着的根本。就我个人活法而得出的结论,我不相信汗水之外的任何东西。
这话看上去很砍根(土话),但做起来、做到位仍然很难。很难的东西,仍然是很玄虚。然而,我不这样对他们讲,有愧良心。
面对一群处境艰难的大学生,我几乎“推翻”了“知识改变命运”,不,是活生生的现实版故事剥开了它的“光鲜外衣”。我的的确确感到了说真话的困难,但我必须这样说。我别无选择。
(写于9月23日)
【作者简介】周长行(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诗人。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鹍鹏腾飞的地方》《大山的呼唤》《大京九解说词》《赵忠祥写真》《乔羽恋歌》《不醉不说乔羽的大河之恋》《大国词人乔羽传》《伟大的我们》《大浪淘金》;中篇报告文学《岩石岁月》《悠悠玉兰情》《巷道雪洞》。诗集《句子的队伍》。作品曾获《解放军文艺》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