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改革,离成功只差一步,为何其改革未被延续,让楚失称霸机会

江樵品史呀 2024-12-05 17:47:04

在战国初期,七雄为了图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

先后有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秦国商鞅变法等等。

令人不解的是,商鞅变法并非首创,只是借鉴了李悝变法、吴起变法。但商鞅变法大获成功,在商鞅被杀后依旧持续了二十年之久。而吴起在楚国的改革,却在他死后便告失败。

其中原因何在?真的是因为秦孝公更强势,而商鞅变法更为完善吗?

事实上,我们会发现吴起的变法也有颇多可取之处,他重点从军事领域着手,对外征战屡获战功,树立了楚王的权威,然后乘势削弱贵族势力。这样做收到了明显效果,楚国的封君势力大为缩减。可见吴起变法其实极具操作性。

那么与商鞅变法对比,吴起变法究竟是败于何处呢?

吴起变法

如果细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商鞅变法的成功几乎是必然的。

公元前359年,商鞅受命颁布《垦草令》,正式拉开了变法的序幕。变法主要内容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实行连坐之法”。

仔细分析,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向:

1、解放农业生产力

“废井田、开阡陌”,属于废除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这样有利于发挥农民的积极性。

2、促进君主集权

实行县制和实行连坐之法,都有利于君主集权。

县制削弱了地方贵族的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连坐之法,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强化朝廷的管理效能。

3、明确奖励机制

农民可以将多余的粮食捐给国家,捐得多的还能被赐予爵位。

秦军将士若打仗立功,便能获得赐爵授田。

通过耕战,秦人就能实现逆袭,获得阶层的跃迁。

这些改革措施的重心显然在于君主集权,而重点则放在耕战之上。相比其他的改革,这些条款的指向性更为明确,有种一针见血的感觉。

每一条都着力于建设新的社会体系,都触及了旧贵族的利益。

比如县制让国君的权力触角向下延伸,挤占了贵族在基层的权力;废除井田制,让贵族的土地可以被兼并和买卖,等于打破了他们的饭碗;而军功制度则直接向贵族的爵位开刀,让其他阶层的人通过军功将他们的爵位都夺走。

秦国旧贵族的命运一下就处在了生死存亡边缘。

为什么商鞅敢这么改呢?他就不怕旧贵族的反扑吗?

商鞅敢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1、旧贵族已经势弱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就已经进行过一次改革。

那便是秦献公改革。秦献公学习魏国,在秦国推行了一场改革。改革从公元前384年一直坚持到公元前375年。

实际上商鞅变法中的一些内容,包括奖励军功、户籍管理、推行县制等,秦献公改革就探索过。

当然为了改革成功,秦献公决定迁都至栎阳。这有利于摆脱旧贵族的控制,夺回对朝政的主导权。

所以到了后来,旧贵族几乎在朝堂上没有什么话语权。反对商鞅变法的甘龙、杜挚等人,都是秦献公改革的参与者。

甘龙曾在秦献公时期主持推行新政,是秦国的功臣。杜挚曾经破魏有功,因军功而受重用。

也就是说,反对商鞅变法的,都是老改革派。

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们不确定新的改革是否对他们有利。

只要商鞅变法,能够进一步削弱旧贵族的势力,给老改革派分口肉吃,那么反对派都会变成支持派。

2、客卿的崛起

有人说,军功爵制有利于扶持草根崛起,从而制约和压制旧贵族。这句话也不全对。实际上通过军功进入军政核心的秦国人并不多。仅仅通过十几年时间,让草根实现巨大阶层跃升,一举进入秦国核心层,并具备和旧贵族分庭抗礼的势力,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真正吃到军功爵制红利的,就只能是离秦国决策层仅一步之遥,并且之前饱受旧贵族压制和打击的那么一批人。

没错,他们就是秦国的客卿。

秦国客卿,指的就是从其他六国来的人才。从春秋时期开始,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状态,秦国便开始聘请客卿。这些人才智出众、谋略过人,被秦国以礼相待,广泛在内政、外交、军事等领域任职,是一股规模日渐强大的势力。

而商鞅的改革,就是给了这些客卿通过自己的功绩,跻身秦国核心决策层的机会。

之后在内政外交领域,张仪、范雎是魏国人;在军事领域,白起是楚平王太子芈建的嫡系后裔,王翦是周灵王太子晋之后,蒙恬祖籍在齐国蒙山。

这些人或者这些人的祖辈,此前就已经崭露头角,而商鞅变法则给了他们进入秦国核心中枢的机会,让他们得以出将入相。

由此可见,客卿才是支撑商鞅变法持续推行下去的核心力量。

替国君集权,为客卿谋利益,给老改革派分点汤喝。在这几方势力的支持下,秦国旧贵族的阻挠就显得很无力了。

所以旧贵族反扑时最多只能虐下商鞅出口气,但如果想废止改革,动国君、客卿和老改革派的蛋糕,其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商鞅变法

吴起变法的条件,和商鞅变法比起来就恶劣多了。

一开始,吴起对楚国的问题抓得很准。

大臣太重,封君太众。

所以吴起变法的反对势力明显要强大许多。

这样是不是就无能为力了呢?其实也未必。

吴起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我们可以看看吴起的主要改革措施:

1、制定法律并将其公布于众,使官民都明白知晓。

2、凡封君的贵族,已传三代的取消爵禄;停止对疏远贵族的按例供给,将国内贵族充实到地广人稀的偏远之处。

3、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官员,削减官吏俸禄,将节约的财富用于强兵。

4、纠正楚国官场损公肥私、谗害忠良的不良风气,使楚国群臣一心为国家效力。

5、统一楚国风俗,禁止私人请托。

6、改“两版垣”为四版筑城法,建设楚国国都郢。

这也可以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1、促进君主集权

削弱贵族待遇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取消一部分封君爵禄,将贵族派往偏远之处,这样就可以起到限制贵族势力的作用。这种思路和魄力比商鞅变法更为犀利。

2、营造社会氛围

纠正楚国官场风气,改变楚国风俗。这些都着重于营造改革氛围,让民众了解和参与进来。

3、强化军队建设

所谓“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的意思,就是罢免一批无所事事的冗官,将他们的职位和待遇拿来给那些有功将士。

这一点,无疑和商鞅变法的军功爵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4、强化国都守备

建设楚国国都郢。这个举措看起来平常,似乎无关紧要。

但这实际上是吴起为了改革成功所下的关键一步棋。具体意义,我们放在后面细说。

吴起的最终目的也是强化君权。但是楚国旧贵族势力还很强大,楚国也没有什么强势的客卿队伍。

这也就意味着,吴起仅仅靠倡导军功爵制还远远不够,很可能顶多只能培养起一批能干的基层军官而已。

如何破局呢?

作为名将,吴起自然想到了战争。借助战争来调整利益分配,推进改革前行。

他通过不断攻城略地,来扩大楚王的势力范围,扩充楚王的实力。通过战争,他可以发现并破格提拔一批人才,让其成为新生的军功阶层,成为改革的坚定拥护者。

当然,让基层草根通过战争发展起来,这将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如何缩短这个过程呢?

那势必就要通过对内战争,对封君贵族们发起讨伐。既然通过法规削弱旧贵族很无力,那么通过武力来直接分割肢解旧贵族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所以,吴起在前面的改革中提出修筑楚国国都郢。深挖洞,广积粮,高筑墙。这样楚王是不是就具备和这些旧贵族一决高下的资本了?

等击败反对的旧贵族,将其利益分给军功阶层,那么楚国的军功阶层也能很快地发展起来,成为改革的强势支持者。

这或许就是吴起通过战争来推进楚国改革的底层思路所在。

按照这个思路执行下去,其实吴起改革成功的概率还是很大。

吴起试图通过战争推进改革

得益于吴起强大的执行力。楚国改革的先手棋下得很不错。

在常胜将军吴起的带领下,楚军向南攻打百越,将楚国疆域扩展到洞庭、苍梧郡一带 ;巩固了楚国对所占的陈、蔡故地的统治。

公元前381年,楚军北上援助遭魏国攻击的赵国,与魏军大战于州西。楚军穿越梁门,驻军林中,饮马于黄河。赵国则借助楚国的攻势,火攻棘蒲,攻克黄城,楚、赵联军大败魏军。

当时魏国几乎可算是中原霸主,楚军竟然能够击败魏军,足可见楚国国力有多么强大?!

于是诸侯们都畏惧楚国的强大起来。

公元前381年,就在楚军于前线接连获胜之际,楚悼王去世。

楚悼王在这个节骨眼上去世,等于断了楚国改革的希望。

因为此时改革才推行了九年而已,此时楚王的实力还远不够强大,军功阶层也远没有成形。

楚王和军功阶层,这是吴起改革的两大重要支撑。可现在楚王一死,军功阶层就成长不起来,楚国改革的前景就堪忧了。

当然还有最后一丝希望:新楚王支持改革继续推进下去。

但更换国君之后,新楚王熟悉和掌控局势需要有个过程。趁着新楚王羽翼未丰,旧贵族有足够的机会来反扑并杀了吴起,将其改革破坏掉。

秦国死了秦孝公和商鞅,还有客卿和老改革派来维护改革成果。但楚国死了楚悼王和吴起之后,仅成长了九年的军功阶层哪有实力继续推行改革?

没有得力支持者,即便新即位的楚肃王内心赞赏改革,但他也无力支撑下去了。

吴起改革就这样也无可避免地迎来了失败结局。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