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在万众瞩目之下,中芯国际正式登陆科创板
之所以备受瞩目,一方面在源于中芯国际所在的行业,是国家的战略所在;另外一方面就在于中芯国际此次的募资金额,高达462.87亿元,也是A股近10年来最大规模的IPO。
仅此两项,就非常夸张了。今天市场一开盘,中芯国际股价就开始迅速上涨,仅仅90分钟就有超360亿资金的成交。成为了市场名副其实的“吸金王”,最高涨幅在245.96%。截止到收盘,中芯国际收盘在88.92元,上涨200%。
这个幅度可以说是非常惊人了,直接将中芯国际的市值推向6000亿!更难得的是,今天的A股市场可以用一个惨字形容,具体就不展开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芯国际被捧上了天,足以看见资本对其宠爱的程度。
不过中芯国际今日的大涨,也引发很多争议和讨论,它究竟是下一个台积电还是中石油?
在讨论上述问题之前,还是看看中芯国际自身的实力几何。
从公开招股书上可以得知,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是国产芯片领域的航母级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最大、制程最先进,配套最完善的企业。顺带提一句,华为也是中芯国际的大客户。
中芯国际为全球客户提供的是0.35微米到14纳米的多种技术节点,而14纳米的制程正是当下市场的中坚力量,被广泛应用在工业、汽车、物联网等中高端芯片的制造。而且是英特尔、台积电等代工企业的主要营收来源。
从市场份额和排名来看,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排名中芯国际排名第五,市场份额4.8%,前三名的分别是台积电,三星和格芯与联电。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十名企业中,中芯国际是唯一的中国企业。
美国制裁之后,由于台积电存在无法为海思代工制造芯片的风险,因此麒麟710A这款芯片就交由中芯国际来进行代工,这一事件也被视为芯片领域国产化的突破,也是国产半导体技术的破冰之旅。而中芯国际在招股书上也表示,本集团计划继续深化与中国客户的合作。
由此可见中芯国际的市场地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其实中芯国际的盈利能力一直不佳,甚至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二.长期亏损的中芯国际招股书明上显示,2002年中芯国际总营收为5030万美元,净亏损为1.026亿美元,之后的十年几乎是亏损的状态。直到2011年,公司才得以扭亏为盈。虽然中芯国际成功量产了28纳米和14纳米的芯片,它的盈利依然是一个难题。
造成中芯亏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中芯国际高额的研发收入;另一方面在于芯片行业本身,这是一个高投入低回报的产业。至少在前期,是很难看到回报的。
难能可贵的是,中芯国际近三年不断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比例从2017年的14%提高到2019年22%。在研发上疯狂投入的中芯国际,被资本市场所看中,而且寄予相当的厚望。
三.下一个台积电还是中石油?在全球贸易争端四起的背景之下,芯片战争也成为了科技行业的必争之地。芯片行业的三个环节-设计,制造和封装,中芯国际和台积电同属于芯片制造中的晶圆代工环节,是大陆芯片产业链上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而此次中芯国际被寄予厚望,也被拿作跟台积电对标。
不过不得不承认,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从数据上来看,台积电的营收一直在中芯国际的10倍以上,而且出货量仅高于其2~3倍,换算一下就知道,中芯国际的议价能力远低于台积电。
从毛利率上来看,中芯国际的毛利率维持在20~%30%之间,而台积电的毛利率超过45%。毛利率最能体现两者之间在技术以及市场定价方面的差别。价格差距这么多,主要是因为中芯国际目前量产产品仍然比较落后。
而目前,中芯国际14 纳米及 28 纳米制程产品收入占比较低,28 纳米制程产品面临产能过剩、收入持续下降、仍面临较高的折旧压力、毛利率为负的风险。而国际一流的高端芯片以14纳米为主,所以中芯国际压力确实不小。
中芯国际之所以能在14纳米和7纳米技术上的突破,背后的关键助推人物就是中芯国际的梁孟松。他的背景十分优秀,是前台积电的研发骨干,是全球前十的顶尖芯片人才。真正的凤毛麟角,当年他加入三星,将三星的技术水平提升了一代。而有他的中芯国际,无疑是最大的利好。
将中芯国际和中石油对比,主要在于中芯国际上市的高估值,让很多投资者感到不安。当年中石油发行价为16.7元,上市首日涨大涨123%之后,进入跌跌不休的模式,至今仍然处于被套的痛苦当中。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但两者毕竟有本质的不同。石油属于周期性性行业,中石油上市的时候其利润非常高,但之后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加上油价的暴跌,使得中石油业绩没有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所以其股价也缺乏长期基本面的支撑。
但中芯国际不同,中芯国际属于半导体行业,未来可期。目前7纳米和14纳米的芯片上,中芯国际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但目前中芯的利润不太好,如果此次募资资金能够最终提升这方面的产能和盈利能力,那么其未来的成长性和价值还会有更好的表现。
所以不能简单认为中芯国际会成为下一个中石油,但是目前投资者完全忽视估值水平,抢购科技股也是非常不理性的行为。今天科技股尤其是芯片和概念股,是集体下跌的情形。甚至连中芯的港股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而中芯在科创板200%的涨幅,在当前市场上确实是一枝独秀。也透支了未来一段时间的潜力,中芯国际的表现如何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总之中芯国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而且其未来可期。
但是狂欢之后,以中芯国际为代表的中国半导体之路,依旧路漫漫其修远兮。
依然是一条艰难的路,所以谨慎乐观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