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马科斯与杜特尔特两大家族正展开决战,老杜被捕后,菲政坛暗流涌动,连马科斯亲姐姐都站到杜特尔特一方。
这场权力之争将如何改变菲律宾政局?马科斯利用国家资源打压政敌,这条路还能走多久?
救父底牌
刚踏上马尼拉的土地,副总统莎拉就向外界释放强烈信号:她不是空手而归。
第二张底牌是汹涌澎湃的民意支持。老杜过80大寿时,菲律宾国内掀起全国性示威游行,街头巷尾到处是要求国际刑事法院放人的呼声。
这种声势浩大的民意基础,就像一座无形的高山,稳稳地支撑着杜特尔特家族在菲政坛的地位。面对如此强大的压力,马科斯政府不得不在政策上做出让步。
第三张底牌则是杜特尔特家族的实力储备。与表面光鲜的马科斯政权不同,杜特尔特家族在菲律宾拥有着深不见底的影响力。
不仅在军方有铁杆支持者,甚至连一些导弹系统都掌握在亲杜派系手中。这种军事实力的背书,让马科斯在处理杜特尔特家族问题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当莎拉亮出这三张救父王牌,马科斯的政治道路却变得愈发坎坷。一边是自信满满的莎拉,一边是日渐焦虑如坐针毡的马科斯,这场菲律宾政坛的权力游戏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而马科斯面临的困境,远不止于此。
马家困境
马科斯如今的处境,确实像是坐在一把逐渐发烫的交椅上,浑身不自在却又无处可逃。曾经踌躇满志的他,此刻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多重打击,政治地图上的红色警报一个接一个地亮起。
她不顾兄妹情谊,在菲律宾参议院发起调查老杜被捕一事的动议,这一举动无异于在马科斯的权威上狠狠扎了一刀。
这一幕就像是给马科斯播放的一场预告片:当你失去利用价值,大洋彼岸的靠山随时可能抽身离去。
在经济战线上,马科斯更是腹背受敌。一方面,与中国关系恶化导致传统经济合作受阻;另一方面,特朗普最新的关税政策给原本寄望于美国市场的菲律宾经济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菲律宾的关税被调整到17%,虽然相比其他东盟国家稍好,但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已经足以让菲律宾经济雪上加霜。
这三重困境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张越收越紧的网,让马科斯几乎喘不过气来。在这背水一战的关头,马科斯将中期选举视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场不容有失的豪赌。毕竟,若能在五月的决战中压制住杜特尔特家族,或许还能重新掌握政局的主动权。
五月决战
若要弹劾通过,必须获得参议院24席中的16票支持,这个精确的数学门槛,让每一个席位都变得异常珍贵。
更令马科斯担忧的是,随着他施政弊端的逐步显现,菲律宾政坛的大小派系正在重新洗牌。那些原本对杜特尔特心有芥蒂的政治家族,也开始暗中接触莎拉阵营,准备在政治天平倾斜之际及时跳船。
这种政治墙头草现象在菲律宾由来已久,却在当下这场权力博弈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五月选举不仅是两大家族的对决,更是菲律宾政治力量的全面重组。当各方势力在这场大选中各自站队,菲律宾复杂的政治派系结构将被彻底激活,一场更为广阔的权力游戏正在上演。
派系博弈
这场权力游戏的棋盘之大、棋手之多,远超普通民众的想象。菲律宾政坛从来不是两大家族的简单对弈,而是一场涉及数十个政治派系的多维博弈。现在,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正因老杜入狱和五月选举而被彻底激活。
表面上,军方高层对马科斯政府保持忠诚,但军中将领们私下的讨论却呈现出明显的分化。
当马科斯的政治盟友一个接一个地选择站队杜特尔特,这种雪崩效应已经开始动摇马科斯政权的根基。特别是在菲律宾南部,杜特尔特家族的影响力如同根深蒂固的榕树,盘根错节地渗透到地方政府的各个角落。
这场权力博弈的结局如何,不仅关乎杜特尔特与马科斯两大家族的命运,更将决定菲律宾未来的内政外交走向,影响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结语
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的权力博弈,实质上是菲律宾政治生态的一次深刻洗牌。无论结局如何,这场斗争都将重塑菲律宾的政治格局,影响其国家发展方向。
作为邻国,中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既不过度介入菲内政,又要灵活应对可能出现的局势变化。
在强权政治的漩涡中,究竟是民意的力量更强大,还是政治手腕更具决定性?这个问题,或许要等到五月的中期选举才能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