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亚南部,有这么一个国家,它就像是欧亚大陆之间的VIP通道,东西方文化的快递小哥。
这个国家名叫伊朗,有31个省。
居住着大约8792.34万人。
说起伊朗,我们得聊聊它的老祖宗——波斯帝国。
这位老祖宗可不得了,它历史悠久。
文明的火种早在四、五千年前就点燃了。
那时候的人们,可能还在用石头。
但他们已经建立了一个横跨三大洲的帝国,简直是古代的“跨国公司”。
1925年,一个名叫礼萨·汗的硬汉,结束了卡扎尔王朝的统治。
10年后,他决定给这个国家换个响亮的名字——伊朗,意为“雅利安人之地”。
这就像是给国家做了个品牌形象升级,从“波斯”到“伊朗”。
听起来更加酷炫,更具国际范儿。
伊朗的命运曾经,在巴列维王朝的统治下,伊朗的经济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
奔跑在繁荣的大道上,一度成为全球经济的佼佼者。
那时的伊朗,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关系如同蜜月期,社会风气开放,仿佛是中东地区的一颗耀眼明珠。
然而,历史的洪流总是波诡云谲。
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改变了伊朗的命运。
经济开始步入下行,战争的创伤和国际社会的制裁。
更是让伊朗的经济雪上加霜,从昔日的繁荣跌落至困境。
1988年的伊朗,人口数量即将突破5500万大关。
经济压力山大,就像是一辆满载的卡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
为了减轻这个“卡车”的负担。
政府灵机一动,推出了“家庭计划政策”,就像是给这辆卡车装上了一个减速器。
鼓励每个家庭最多只开两个“小窗口”,也就是生育两个孩子。
这个政策,一直持续到了2012年。
在这期间,伊朗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曾经的世界版图上,伊朗与苏联肩并肩,共同守护着里海这片水域。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里海沿岸的平静被新独立的国家打破——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
这四个新面孔加入了沿海国家的行列。
原本简单的二重唱,变成了六声部合唱。
里海的划分问题,也随之变得复杂起来。
在接下来的22年里,围绕着里海的海域划分,各国展开了漫长的谈判,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算盘,都希望能够分到更大的一块蛋糕。
经过长时间的博弈,最终的结果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最终,伊朗的份额被削减到了不到12%。
这让它感到十分不满,就像是原本的大蛋糕突然被切成小块,自己只能拿到其中的一小块。
伊朗虽然对结果不满,但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不过,大自然给了伊朗丰富的宝藏——石油和天然气。
这里的石油储备量在全球排名第四,而天然气资源更是占据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份额。
铜和锌的产量,也是世界瞩目。
这样的资源配置,让它成为了一个潜在的能源巨头。
伊朗的油价出奇的低廉,公共交通费用也相当平易近人。
出租车行业却是个例外,这里的价格体系颇具“地方特色”。
本地人和外国游客,往往面临着不同的待遇。
乘坐出租车时,不使用计价器是常态,乘客和司机之间价格协商。
在伊朗的街头巷尾,汽车是家庭的常见成员。
虽然多为二手车,但在油价低得令人咋舌的国度里,拥有一辆车并非难事。
这些车辆在伊朗的道路上穿梭。
成为了这个国家生活节奏的一部分,也是伊朗人民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
波斯地毯在伊朗,还有一种艺术品。
它不仅仅是地面的装饰,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波斯地毯。
这种地毯,拥有着至少2500年的编织历史。
每一根丝线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每一寸布料都承载着文化的厚重。
波斯地毯的制作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对美的追求。
它使用天然植物和矿石提取的染料。
这些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赋予了地毯独特的色彩,而这些色彩,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鲜艳如新,持久不褪。
17世纪,一块波斯地毯的拍卖价格,高达1000万美元。
这个数字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足以见证波斯地毯的价值和地位。
如今,购买一块正宗的波斯地毯,仍需付出不菲的代价。
每一块地毯都是手工编织的,需要耗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工匠的心血和汗水。
这种对工艺的极致追求,让波斯地毯成为了伊朗的国宝,也让世界为之赞叹。
伊朗的卢特沙漠想象一下,你身处一个温度计都能热到融化的地方。
这里不是科幻电影的拍摄现场,而是伊朗的卢特沙漠。
一个因为高温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奇特之地。
这里的最高温度,能达到71摄氏度
听起来,是不是像是个天然的烤箱?
在这样的温度下,即使是最顽强的生命,也不得不低头认输。
卢特沙漠的沙子,那是大自然的杰作,源自附近山脉火山的一次大爆发。
火山一发怒,喷出了无数的岩浆和火山灰,然后雨水来了个“洗白白”,把火山残留物冲刷成了细软的沙子。
这些沙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
“烘烤的小麦”。
不过,这小麦可不是用来做面包的,而是用来形容沙漠中那几乎能烤熟一切的高温。
在这个沙漠里,动植物几乎是稀有物种。
偶尔能见到的,可能也只是一些特别耐旱的植物和一些勇敢的小动物。
人类在这里生存?
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没有足够的水源,脱水就像是个不请自来的恶客,随时准备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但你知道吗?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适宜生存的地方,却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它那无边无际的沙海,就像是大自然的画布。
每一阵风吹过,都会在上面留下独特的图案。
夜晚,天空中的星星仿佛比其他地方更加明亮,仿佛是为了让迷路的旅人找到回家的方向。
而在伊朗的街头,还有一道别样的风景。
那就是女性佩戴的头巾。
这可不是普通的头巾,它是伊朗文化的一部分。
不管你是本地的还是外国的,只要你走在伊朗的街头,就得戴上这个“文化的标志”。
头巾有两种主要款式,一种是“鲁萨里”。
这种头巾通常由丝质材料制成,轻轻覆盖在头上,就像是年轻女性轻盈的步伐。
另一种是“赫贾布”。
这种头巾设计得更为实用,无需打结,就像是中老年女性的智慧和经验,简单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