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社讯 股民苦,产品甜。
长期悬挂在莱茵生物头上的利剑,总算落地。
12月4日,莱茵生物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秦本军由于被证监会处罚5年证券市场职务禁入,申请辞职。这位公司创始人,正式离开这家他经营近30年的公司。

图源:公司公告
29年前,秦本军才21岁,作为广西本地人,他认为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不能浪费,和两位合伙人一起,开设了一家加工厂,专门加工银杏黄酮。
2000年,秦本军用事业的第一桶金,与合伙人一起在兴安县建立起了桂林莱茵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并确立了以当地优势资源为依托,植物提取及深层次开发为公司的主要发展方向。
2007年,公司成为国内植物提取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但主营业务已经不再是银杏黄酮,而是罗汉果与甜叶菊的提取物。
简单来说,就是甜味剂。
目前,公司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天然甜味剂供应商之一,尤其是在罗汉果甜苷和甜菊糖苷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产品虽甜,公司的股价可不甜。
仅几年,公司的股价陷入长期的阴跌当中。在2022年,公司的股价一度达到14.62元/股的高点,市值也超过百亿,但如今,公司的股价已经只剩8.39元/股,下跌幅度超过40%。
2021年,有一本叫《股市风云三十年》的书出版。
书封上,带着莱茵生物实控人标签的秦本军,还作为推荐人给这本书写下一段推荐词,其中提到:“资本市场也为企业家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
能施展什么才能,他没说,但是他确实这么做了。
去年5月11日,莱茵生物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实控人秦本军,由于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被证监会立案了。
这下真相大白了,原来是操纵证券市场的才能。
公司也因此在第二天股价大跌。毕竟秦老板千不好万不好,作为一家私人企业的创始人,他是莱茵的灵魂,要是一点缓冲都没有,实控人就失联了,肯定给公司的影响是巨大的。
不过当时,公司回应非常迅速,表示董事长还在公司正常上班。
因为从立案到处罚是需要时间的,也因此,直到最近事情完全落地,公司的问题才算彻底解决,不然巨大的不确定性就会让资金望而却步。
2024年3月12日,公司披露的一份告知书,讲述了秦本军是如何进行操纵的。
三年前,秦本军在他人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叫王洋的人,两人一拍即合。秦本军于是出资了1.2亿元,认购了“大华优选二号”等几份私募基金产品,并让王洋管理这些产品。
2021年4月14日至2021年11月15日期间,王洋控制28个证券账户利用资金优势、持股优势集中连续交易自家公司的股票,试图操纵公司股价。
然而,根据证监会的核查,秦本军费尽心机掏了1.2亿元操纵股价,最后才赚了138.18万元,还跑不赢银行存款。
这要是算上手续费和产品费用,还得倒亏。但也因此,这场操纵案都不构成犯罪,嘴鸥也只是没收违法所得138.18万元,并处以414.55万元罚款,同时决定对王洋、秦本军分别采取5年市场禁入措施。秦本军炒股亏钱,焉知非福了。
从业绩上来看,公司倒也没那么艰难。
虽然公司目前业务主要仍然靠出口,60%以上的也无都来自于国外,大客户的份额过高也导致业务集中度非常高。这意味着,公司的业绩极其容易收到与大客户的订单延续性与海外地缘变化的影响。
但是,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依然达到了11.70亿元,同比增长31.61%,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148.46%。理论上,根本不缺操纵自家股票赚的钱。更大的可能,只是董事长没能抵抗住操纵股市的诱惑而已。
也许,处罚的落地,对莱茵也算一种好事。虽然董事长辞职了,但公司仍然是他的,只是从台前走到了幕后,市场对他的辞职也早有预期。卸下暴雷的包袱,公司也能够更好的进行新业务比如工业大麻与化妆品的拓展。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