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弹药储备有多充足?为何连稀缺的钨芯弹,都敢在演习中使用?

锦弦弹心 2025-01-09 14:53:24

“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年代,而是生活在了和平的地方”,这是在看到了中东乱局、俄乌冲突之后,不少国人产生的心理。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很多人还产生了担忧的情绪,担心未来的某一天,会不会战火烧到了自家门口。

有这种担忧也不奇怪,毕竟中国的现代史是充满着血泪的,能有如今的和平稳定,离不开当初老一辈人无私的奉献与牺牲。

不过也正是有以往的苦难经历,中国这些年一直都很注重在军事领域的发展,不但有庞大的军队规模,还有了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

那么到底装备的有多充足,才能让中国在进行军事演习时,用起价格昂贵且较为稀缺的钨芯弹,不会感到心疼?

一、中国弹药储备充足

一般情况下,弹药储备数量的多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在国防具备多强的实力。

中国作为从战火里面浴火重生的国家,自然很懂的居安思危,不会忽略军事的重要性,提高弹药储备量是必然会有的举措之一。

就拿冷战时期来说,当时的中国夹在苏美两国之间,面临着随时有可能会爆发战争的严峻形势。

为了不坐以待毙,这个时期的中国生产出了大量的弹药、枪支等武器装备。

但因在原子弹、氢弹试验取的了成功,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再加上美苏互相较劲,所以后来并没有发生战争,生产的弹药被储备了下来。

只不过受到技术、材料等方面的限制,早先的弹药种类偏少,且品质还有可提升的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经济发展了起来,有足够的资金注入到了军工生产让生产设备更加先进,也让技术人员更专注于研发。

而且相对于早前走量生产的状况,中国在弹药生产方面还踏入了新的阶段,那就是追求更为尖端、精确的弹药。

看到中国有这样的举动,美国有点坐不住了,在美国国防部于当地时间2024年12月18日所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里面,提到了中国已拥有超过400枚洲际弹道导弹。

不仅如此,报告》中还推测与2023年相比,中国可投入实战的核弹头增加了100枚,达到了600枚以上。

虽然这份《报告》里面的数据,只是推测来的,但也可以侧面反应出来,中国有在不断探索和发展新型弹药和武器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还开始使用机器人来生产弹药,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弹药厂已经在这样做了。

与普通的人力相比,机器人的生产能力更有优势,能够提高五倍左右。

一旦后续所有的弹药厂都进行了这样的改变,那么相对于现如今的弹药生产能力,到时候整体提升幅度会达到100-200%以上。

而这样一路发展下来,尽管尚且不能确定中国所拥有的具体弹药数量,但仅从每年军事演习消耗掉情况来看,必然是有着相当庞大的规模。

比如对钨芯弹的使用,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因具备出色的穿甲能力,以及高温稳定性等优势,被应用到了防空系统和坦克炮当中,能够发挥出拦截导弹的作用。

这种弹药我国在进行军事演习的时候,就用过了挺多次的,估计在别的一些国家眼中,会是“败家子”一样的行为。

为何会这样说呢?原因就在于采用碳化钨或钨合金弹芯的这类穿甲弹,在全球范围内来说,算是较为稀缺的一类弹药。

二、钨芯弹稀缺且贵

在说钨芯弹之前,先看一看穿甲弹,后者之所以有这样的名字,是因为这种弹药能够击穿目标的装甲。

穿甲弹能有如此大的威力,与弹药中采用了高强度材料所制成的弹芯有关。

其中采用了碳化钨或钨合金弹芯的穿甲弹,就是钨芯弹,与采用了贫铀合金弹芯的相比,拥有更大的刚度,且价格也更贵。

至于为什么贵,自然是因为原材料得之不易,有点类似于“物以稀为贵”的意思在。

钨是一种在上个世纪的时候,身价一度超过了黄金的稀有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有0.001%。

因此不管是开采还是提炼,过程都是相当复杂的,在需要付出的成本多了之后,钨的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与此同时,钨所具备的高密度、高强度和硬度,以及良好的耐腐蚀性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它的市场价格。

单就从国防的角度来说,钨就能够被应用到多种武器装备的制作当中,如枪支、穿甲弹、炮筒等。

据悉在一战的时候,德军所用的含钨的枪管,平均可以发射1.5万发子弹,而不含钨的枪管,大约发射6000枚子弹后就面临报废状态了。

另外在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的航空航天领域内,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被用于制造精密电子元件。

所以早在2016年的时候,钨就已经被我国列为了24种关键战略性矿产之一。

再说回钨芯弹,关键部分就在于用高纯度钨粉制作的弹芯上,如果纯度不过关,弹芯就等于是失败品。

然而高纯度的钨粉提取不易,需要耗费不少的钨矿不说,还会产生很多废弃物。

当原料都准备好了,可以制造生产钨芯弹的时候,所采用到的生产工艺会很复杂,还需要用到高精度的设备,否则质量方面会很难保障。

比如将钨粉和别的合金元素粉末进行混合的时候,就要采取特殊工艺,确保粉末能混合均匀,要达到标准要求甚至更高的稳定性。

毫无疑问,从头至尾都是高标准的一套工序下来后,期间会产生较高的成本。

不过除去原料采集、生产工艺这些因素之外,钨芯弹所具备的战略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身的稀缺性。

凭借出色的穿甲性能,钨芯弹成为了可用来对付一些重型装备的武器,所以想拥有钨芯弹的国家不在少数。

当在需求市场上,钨芯弹成为了“供小于求”的存在后,价格也就很难低下去了。

三、中国为何能在演习中用钨芯弹

海洋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因此要拥有强大的海空军力量,才能更好地维护海洋权益。

而作为海军武器的一种,现代军舰一般都配置了远、中、近防空系统,且在这样的系统当中,近防炮是关系到军舰生死存亡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军事科技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如今近防炮所采用的多为穿甲弹、高爆榴弹等,在拦截来袭导弹上能发挥良好作用的弹药。

而前面就提到了,钨芯弹其实就是穿甲弹的一种类型,单发的价格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倘若每分钟能够发射出1.1万发,那就是一分钟就花掉了上千万元的人民币,真的就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至于中国为何会在演习时用钨芯弹,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验证弹药性能,也对外起到警示作用,另一方面则是有“产钨大国”这样的底气在支撑。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给出的数据可以了解到,中国钨矿产量占据了超过全球总产量85%以上的比例。

能有如此高的产量,不光是因为在钨加工产业的发展上,中国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与能力,还跟中国拥有占据全球70%钨资源储量的实力有关。

mordorintelligence

所以得益于中国丰富的钨矿储量,以及先进的加工技术,中国海军在训练中就能够大量使用成本得到了控制的钨芯弹,为获得更强的实战能力打好基础。

只不过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少数几个国家,手握着较为丰富的钨资源,也拥有能够钨芯弹的工艺技术,但还是无法满足来自于全球市场的庞大需求。

故而到目前为止,钨芯弹还是较为稀缺的,且这种情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应该也不会改变。

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2023年10月30日,《日经亚洲评论》就在报道中,暗指西方发达国家的钨矿储存,已经因俄乌冲突告急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方国家十分担忧,认为有可能会被被切断供应,或者是在价格方面会被卡脖子。

只能说能这样想的西方国家,往往自己才是会这样做的,中国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国家,长期以来都致力于保障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结语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这句话,想必会让了解过中国近现代史的人,产生非常大的感触。

不管是在战乱,还是在和平的年代,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保障国家稳定不可或缺的因素。

而强大的军事力量,不仅需要有持续创新的军事科技的支持,也需要有足够的各类武器设备来烘托。

作为一个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懂得从过往汲取经验,同时也着眼于长远发展的国家,相信中国未来的军事实力会更加强大!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2024-12-25《400洲际导弹600核弹头 今年中国军力报告有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378519183166181&wfr=spider&for=pc

强武堂2019-03-13《贫铀弹性能一定强?中国这款炮弹实力打脸:性能更强还特便宜》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7901124638439025&wfr=spider&for=pc

红星新闻2023-10-31《这种“赛黄金”的珍贵矿藏在西方库存告急,去年全球84%产量在中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1271359835152255&wfr=spider&for=pc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