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蕾玲编辑部的第1095篇原创文章
之前为大家介绍了《机战》系列真隐藏主角曾伽的座机大曾伽,本期就来聊一下他胯下之物……哦不,是能变化成马形态的DGG2号机“穴马(AUßENSEITER)”
作为地球摇篮防御计划的一环超军神二号机(在上期已有地球摇篮计划及DGG计划的简要,本期就不再赘述了),在最初的设计理念是区别于一号机的近接战特化,而是远程支援特化型。
在一开始的设计就是作为DC宇宙军王牌中的王牌,《机战》四大帅哥之一的艾尔扎姆·V·布朗修坦专用座机为目标。
此人纵横机战界一生有两大特点:一是他的BGM无所不盖!二是他所搭乘的机体必定全黑涂装、识别代号为“龙卷”,这名称源自艾尔扎姆最初同样全身黑色的爱马。
在DGG系列开发的阶段,同为地球联邦军前“特殊战技教导队”成员之一及挚友的曾伽·宗博尔特脱离联邦军投靠DC,这使得DGG计划有了新的路向。与一号机只是武装改动不同,二号机的改动就更大了。
首先是基于艾尔扎姆的恶趣味,将机体加入了更为复杂的可变为马形态的机构,还有是提出了与一号机进行更深入的协同战术要求,也就是两机合体的概念了。
这下难题就抛给DC那些天天加班、差不多被折磨疯了的社畜科学家了,最终牠们还是将这台机体给完美建造了出来。
在命名上虽然大家最熟悉的是那句“多洛奔(德语的龙卷风)”,但实际上官方的名称为DGG-XAM2 AUßENSEITER,意思是“黑色的骏马”,简称“穴马”,因此龙卷也就是艾尔扎姆的个人口嗨而已。
虽然机体的部件采取了“人工骨骼肌肉”技术,但在驾驶舱设计没有遵循DGG其他机体的动作连接DML系统,你想啊,要是变为马形态还要驾驶员模拟马的跑姿……这个实在有点辣眼睛。
但驾驶舱也以艾尔扎姆为导向做成了马蹄铁大包围+摩托车的形态,以此模拟策马驰骋的状态及姿势也是创举了。
具体战术方面突出的是“一击脱离”以高速突击中远距离枪击为主,人形态的下肢踵部配备了特殊滑轮机构,配合小型化特斯拉推进器可实现超高速作战需求。
然而由于这种高速运动模式的引入,反而令机体的正常行走变得相对困难,因此这台机体要么是站桩输出,要么是高速移动枪战毫无中间值。那么面对并非平原地貌如何应对呢?
那就得变化为马形态了,此时前肢脚掌同样搭载有小型化的特斯拉推进器用以克服重力,因此这个形态是略微的浮空状态,再搭配后肢的滑轮推进机构及模拟马奔驰的跑姿,就能适应大部分的地貌环境。
但在武装上二号机则比一号机逊色不少了,主要的攻击武装有作为飞行道具投掷的双肩盾和两柄光速炮。肩盾外部由五个独立的力场发生器形成刀刃旋转用以快速切割敌人,同时具有精确制导及返回机制。
两柄光速炮除了是远程打击的有效武器外,同时也是变换为马形态后的前肢。在枪身中段配备有TGC连接器以作为奔跑动作的减震器应用,枪托部分则是前面所说的马形态的脚掌。
即使装备的武装相对贫乏,但以艾尔扎姆优秀的个人时间差战术,在模拟战中这样诡异而高速的机体使对手吃尽了苦头,可谓是相当优秀的完成品了。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这台二号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一号机强化增值的合体机构。只要玩过《机战OG》系列的朋友都知道,这两名好基友只要同时在出场名册中,面对强敌时在一番中二台词之后就能合体为“刃马一体”的骑乘形态。
这一刻趴在摩托型驾驶舱的艾尔扎姆就真的就沦为那个“大曾伽的男人”,只是不知道在大曾伽具有触觉反馈驾驶舱内的曾伽,胯下究竟是什么感觉……(机!)
要知道作为基地防御特化的一号机设计短板就是机动性及移动力,而现在看来这样的设计是有意为之,因为搭载了与二号机的合体机构之后几乎就是完美的全环境泛用性机体了。
而且在武力值上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合体形态之下增加了骑乘状态的最终奥义“龙卷斩舰刀·逸骑刀闪”。该招式拥有《OG》系列的伤害数值前三的地位,再搭配曾伽强大的精神指令,随随便便打个十几万伤害都是小事。
在流程中只要能发动,小BOSS不是被秒杀就是残血,面对大BOSS时候依然是大量削血的中坚力量。只是这招最大的问题是必须同时消耗一、二号两台机体的EN,只要一方的EN消耗跟不上那就没辙了……因此笔者都是将加大EN的强化芯片给这两台机给安排上。
同时也正如上期有朋友在评论区提到的,大曾伽以及骑乘形态的刃马一体都存在实用性缺陷。然而既然属于《机战》玩家的钢之魂最燃机体,谁能抗拒这逸骑大军神的魅力啊?反正笔者在有此两台机体登场的作品里,肯定会是重点培养的主力种子机体的,就为了那最燃最热血的一句“世上无我不断之物!”
本期关于机战黑色龙卷传说的分享先聊到这里了,也请看到此处的朋友在评论区里写下你的游戏回忆与感想吧!
作者:霸王蟹(70后游戏编辑)
编辑:小雷
面对大消耗EN的机体,不是应该上自回复EN与减EN消耗的强化芯片吗[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