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建文元年七月(1398年8月),燕王朱棣夺取北平而起兵谋反,公然对抗大明朝廷。随后朱棣为了给自己起兵以正当的理由,打出了“靖难”的旗号同建文帝对抗。如果当时的皇帝是建文帝之父朱标,那朱棣还敢发动靖难吗?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皇位继承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立即册封嫡长子朱标为皇太子,而朱樉(shuang)、朱㭎(gang)、朱棣、朱橚(su)等儿子都获封亲王。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皇明祖训)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为了能让自己的子孙永保江山,世世代代的承袭下去,便吸取历代皇位斗争的教训而制定了《皇明祖训》,规定皇位继承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如果有奸臣违背这个制度,那藩王可以起兵讨伐。
因此朱标是大明皇位无可置疑的唯一合法继承人,远非四弟燕王朱棣可比。然而可惜的是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丙子(1392年5月17日)英年早逝,朱元璋不得已立了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如果朱标多活十年,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承皇位,那么以他的能力和手腕,绝对可以轻而易举的完成削藩,避免朱棣起兵谋反的事情发生。而朱棣也会安安分分的当好燕王,绝对不敢觊觎皇位。
二,建文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1398年6月),朱允炆在继承皇位后立即着手削藩,以消除诸王对自己的威胁。然而朱允炆的手段过于急躁和激进,竟然逼得湘王朱柏自焚而死,导致燕王朱棣被迫装疯卖傻。最后朱棣不堪受辱,这才起兵靖难推翻了建文帝。
朱允炆削藩之所以激进,跟他继位合法性并不充分有很大关系。因为朱允炆是朱标的庶子,只是在嫡母常氏死后他的生母吕氏被朱标扶正才得以成为嫡子,所以朱允炆只能算半个嫡子。而朱允炆的弟弟是朱允熥(teng)是常氏所生的嫡子,即位合法性要比他充足不少。
然而朱允熥较为年幼且其母家常氏势力较大,所以朱元璋为了避免朱允熥即位后沦为常氏外戚及淮西集团的傀儡,便不惜越过他而立了母家没什么势力的朱允炆为皇太孙。
当然朱元璋为了确保朱允炆能顺利即位,于是大肆杀戮淮西功臣,将凉国公蓝玉、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等人屠戮一空,导致建文帝在靖难之役时无人可用,便利了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
如果朱标即位,那以他的年龄和能力,朱元璋完全不用担心主少国疑,也不会去杀掉蓝玉等功臣宿将。而蓝玉是常氏的亲舅舅,与外甥女婿朱标的关系是很不错的。况且蓝玉骁勇善战,能力不在朱棣之下,有他在,朱棣也不敢造反。
三,朱标对策
十年,令自今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谕曰:“自古创业之君,历涉勤劳,达人情,周物理,故处事咸当。守成之君,生长富贵,若非平昔练达,少有不谬者。故吾特命尔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明史·朱标传)
朱标自朱元璋称吴王时就是世子,在明朝成立后更是直接成为皇太子,可以说是名分早定的皇储。而在洪武十年(1377年)时朱元璋就命朱标处理政务,对他进行悉心培养,因此到洪武三十一年时朱标已经受了20多年的历练,在处理政务方面的熟练程度肯定要比稚嫩的儿子朱允炆成熟许多,不会在削藩时有过激的举措而逼反藩王。
哪怕朱棣在北平谋反,朱标手下都会有许多能战善战的老将,不至于像朱允炆那样轻信纸上谈兵的齐泰和黄子澄,重用无才无德的李景隆,导致明军在靖难之役的屡次失利。而此时蓝玉尚在,朱标大概会任用他为将,一举消灭燕军。
如果朱允炆是在朱标手里接过皇位,那也比直接从朱元璋手里接过皇位好得多。因为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只有嫡长孙的继承权优于嫡次子,而朱允炆只能算半个嫡次孙,所以他的即位合法性与朱棣差不多,这也是他即位时没有那么自信,急于削藩的重要原因。而要是朱标传位朱允炆,那皇位就锁定在朱标一系,朱棣夺位合法性就没那么充足,自然也不敢举兵反叛。
不会,朱棣会反都是朱允炆削藩做的不好导致的,你削藩削的好都可能不会造反,但你都要人家的命了。不过不知道朱标当皇帝能不能镇压的住那些骄兵悍将,朱标没朱元璋狠,朱棣和朱元璋一样是个狠人
如果他手下没有开国那些将军,朱元璋下令削藩都会反。在权利方面没有亲情可言。有的只是势力!
换了朱允文,稍微来个有点智商有点脑子的人做皇帝,朱棣都没有任何机会,更别说朱标了!
如果没有小编这类小编,网络会清静很多。
朱标不死,朱元璋就不会清洗淮西勋贵集团,朱标削藩,手段也不可能那么狠和蠢,朱棣还怎么反?哪怕他真反,也绝对不可能成功
如果是朱标应该只是收权不削藩,就是给你个王爷的头衔,荣华富贵 在封地享乐就行了。
朱允炆手下也有很多能征善战的将军,除了宋晟但凡是朱元璋看好的人都参与到靖难之战了。科普一个冷知识,李景隆也是朱元璋看好的人,他在洪武年间就被封为了大将军。
朱标在世、借一百个胆给朱棣也不敢造反、
以朱允炆整朱棣那个劲就算朱元璋在世朱棣也会造反,不造反就是死造反还有点活路。
首先朱标不会傻到去削藩
但凡朱允炆不赶尽杀绝朱棣都会安安心心的当闲散王爷,你当朱棣脑袋进水了初始带着几百人谋反?还不是被朱允炆逼的没活路了
如果洪武不尊儒中国早大航海了[得瑟]
建文帝这是撤藩
朱标继位没人不服,根本不用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