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南粤的大地上一株株挺拔怒放的红棉,极尽鲜艳,就像鲜血染红一般,这棵英雄树似乎要将大地与天空一并染红。在这满城的木棉花开的季节,不由想起我敬仰的佛山女神陈铁军。

“让这刑场作为我们新婚的礼堂,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新婚的礼炮吧!”陈铁军这个荡气回肠的刑场上的婚礼,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陈铁军与周文雍的爱情被周总理称为“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陈铁军(1904-1928),原名陈燮君,生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一个华侨糖商家庭,从小生活优渥。但她从小就不满足于封建家庭女儿幽居深闺的生活,15岁时和妹妹一起进入佛山有名的女书馆——坤贤私塾读书。
期间她父亲把她许配给大名鼎鼎的“佛山盲公饼”的何合记大老板何舜门的孙子。
16岁这一年,陈铁军的父母先后病故,留下遗嘱和嫁妆,希望女儿早日出嫁。而男方家的祖父患病,催促陈铁军尽快“过门冲喜”。无奈之下,她答应结婚,但提出两个条件:一是“服孝三年不落家”,只举行拜堂仪式,不在夫家居住;二是继续学业至中学、大学。
就这样陈铁军有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婚姻。婚后她发现大夫是个贪图享乐、安于现状的人,两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

于是她考到广州坤维女子中学(现为西关培英中学)初中部继续学业,在这遇到了她的革命启蒙老师谭天度,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
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参加广州声援省港大罢工的游行。
1924年秋,陈铁军考入广东大学(即后来的中山大学)文学院就读。
求学期间,为追求进步,铁心跟共产党走,遂将原名改为铁军。
在谭天度的介绍下,她认识了蔡畅,邓颖超。
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在邓颖超的领导下开展妇女工作。
陈铁军还有个妹妹陈燮儿,比姐姐小4岁,紧跟着姐姐积极投身革命,也把名字改为陈铁儿,表示铁心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
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陈铁军和妹妹机智脱险后,还冒着生命危险,紧急营救正在住院的邓颖超。

后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转移到香港。1928年初,奉命与周文雍假扮夫妻,妹妹陈铁儿以佣人的身份实为联络员,随他们一起返回广州,重建广州市委地下机关。
1928年1月27日(大年初五),因叛徒告密,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受尽酷刑,宁死不屈。

1928年2月6日(元宵节),反动派决定对他们实行死刑。
行刑前,周文雍提出了唯一一个要求,他希望能和陈铁军拍一张合影。在牢房里,周文雍与陈铁军并肩而立,神态自若,大义凛然,拍下了一幅临刑前的双人合影,他们决定生死相依、携手赴死,捍卫伟大的理想、光荣的使命和纯粹的爱情。
随后他们被押赴广州红花岗刑场,陈铁军年仅24岁,周文雍比陈铁军还小一岁。

陈铁军的妹妹陈铁儿于1931年在香港与丈夫林素一同时被捕,被引渡回广州,其丈夫先被敌人杀害。此时,陈铁儿已有身孕,1932年3月在狱中产下女儿,敌人先将其女儿毒死,4月再将陈铁儿杀害,与陈铁军一样,生命定格在24岁。

24岁花样年华,她们从富家千金蜕变成为革命战士,是坚定的革命信仰让她们能够视死如归。此刻我想到的还是那朵像鲜血染红的英雄花,正是无数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我们不能忘记也不应忘记他们。

今天,在佛山还保留有陈铁军的故居,位于禅城区福宁路善庆坊6号, 这里是她青少年时居住和活动过的地方,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故居为清代民居建筑,室内还保存有陈铁军的卧室和使用过的家具,以及文房用具、印章,亲手刺绣的丝巾和手迹等物件。

于1991年7月1日奠基,同年10月1日建成的铁军公园,则位于禅城区的汾江西路,总面积13000平方米。

公园正门的铁军广场,远远望去,陈铁军烈士的全身塑像高高耸立在广场中央,供市民瞻仰。在公园西北角的陈铁军烈士纪念馆,馆内陈设有陈铁军烈士事迹的展览。
禅城区还有铁军小学,其前身是陈铁军当年就读过的季华两等女子学校。
为纪念陈铁军烈士,1991年7月1日改名为佛山铁军小学。
铁骨铮铮,忠魂昭昭,佛山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才是我们最敬仰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