嫪毐最早是个无足轻重的市井混混,在一番机缘巧合之下,成了权臣吕不韦推到赵姬身边的生活秘书。然而,最令人费解的是,作为赵姬的前宠爱者,吕不韦为何选择让出赵姬而不是自己继续保留这一关系?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权力博弈?
赵姬原本是吕不韦的宠妾,后来却因为秦国君位传承问题被推上了更高的位置。这位深谙权谋的女人实则是一个欲壑难填的私欲女人,在嬴政年幼时,她不断与吕不韦暗通款曲。但随着嬴政逐渐长大,吕不韦这位老狐狸却感到越来越不安,决定脱离这种不稳定的关系。然而,赵姬作为一个欲望无止境的女人,显然不允许吕不韦轻易离开。因此,吕不韦为了摆脱赵姬,推荐了与自己绝不相关的嫪毐给她——这一决定为他自己和秦国政局带来了复杂的变数。
在赵姬与嫪毐这个新欢的关系中,嫪毐不仅依靠赵姬爬上了权力的新高度,还恃宠而骄,公开宣称“是假父”,豢养门客,培植势力,招摇过市。这种态度,不仅让秦王嬴政难以接受,也招致了秦国朝堂其他权力势力的不满。然而,与常理相悖的是,嫪毐的嚣张跋扈并不是他最终自寻死路的唯一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与吕不韦一样,成为嬴政集权道路上需要清除的对象。
秦国朝堂当时分为三股主要势力:楚国势力、赵国势力和韩国势力。不同势力在嬴政集权的路上形成了多方博弈。但由于嫪毐的插足,打破了吕不韦一手扶持赵姬的局面。站在政治博弈的角度,嫪毐本应是依附于赵国势力的外围人物,然而,由于其与赵姬的亲密关系,他逐渐成为赵国势力中不可忽视的一员,给原本的力量平衡带来了冲击。
时局的发展中,赵国势力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不惜铲除异己。赵姬通过嫪毐这一棋子,首先打击了韩国势力,在嬴政继位第七年直接导致夏太后去世,随后韩国势力匆匆败退。然而,嫪毐未能籍此稳住局面,反而因功高震主导致了更多内部的权力纠纷。嬴政随即借冠礼亲政之机,启动了清洗运动。
嫪毐叛乱的核心还是那场内讧。吕不韦对于赵姬变心将嫪毐推上高位显然不满,以至嫪毐与他在秦国朝堂上产生了正面对立。彼时,吕不韦对这个江湖混混评头论足、嘲笑不已。随着嬴政冠礼亲政之机,嫪毐趁机发难,发动叛乱。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夺取秦王的位置,但实际上他企图取代秦国朝堂上的顶层势力,首先逼走吕不韦,再图后续。这一过程中,嬴政果断选择了与吕不韦合作,以清除赵国势力的核心嫪毐为战术,反手对付嫪毐。
当局势落定之时,嫪毐兵败被车裂处死,赵姬被软禁,二人的私生子也一并被清除。吕不韦借此成功稳住自身权力,但仍然无法避免后一轮的清洗。最终,嬴政亲政后在吕不韦心灰意冷自杀之前完成了全盘清洗,将赵国势力逐出秦国权力中枢,进一步奠定了他个人集权的基础。至此,嬴政将韩国、赵国和楚国势力逐一斩除,仅剩下最后对付楚国势力的行动,以及后续可能涌现出来的其他地方势力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