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军400万将士中只有157位虎将脱颖而出,在大授衔中肩扛三星上将军衔,真乃军中翘楚,人中龙凤。
可新鲜的是,有位开国上将却在1968年“撂了挑子”,主动提出辞职。
在看到此人的辞职报告后,毛主席是拍案大怒,道:岂有此理!他要辞职,必须要答应三个条件!
那么,这位上将到底是谁?
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他为何要主动请辞?
而毛主席的三个条件又是什么呢?
黄埔俊才本文的主人公不是别人,正是开国上将陈明仁。
陈将军,字子良,出生于1903年,是湖南醴陵人士。他的父亲精通文墨,母亲贤良淑德。
陈明仁在13岁时,为了给体弱多病的老娘冲喜,娶了邻家女孩谢芳如为妻。
1920年,在长沙兑泽中学上学的陈明仁经常会和同窗谈起反袁护国的蔡锷将军和在泸州纳溪之战中的大英雄朱德团长。谈到兴起,他是慷慨激昂,誓要从军报国。
21岁时,陈明仁想南下广州,报考黄埔军校。但奶奶舍不得这个长孙,遂用竹筒把他胖揍一顿,还断了他的经济来源。此时,他深明大义的妻子偷偷卖了娘家的猪,把卖得的20块大洋资他求学。
考入黄埔一期后,陈明仁始终不忘妻子的嘱托,奋发图强。
当时,黄埔学员有两大阵营~我党领导的“青军会”和国民党右派支持的“孙文会”。陈明仁却对政治毫无兴趣,专攻军事。但是,在听过一次廖仲恺的演讲后,他是热血沸腾,决定加入国民党。在申请报入党介绍人一栏中,他大笔一挥,写下两个名字:蒋介石、廖仲恺。
1925年9月,蒋介石亲率国民革命军第1军再次东征,讨伐死而不僵的陈炯明。
在东莞攻坚战中,副营长想把患病的陈明仁抬到后方,但担任见习排长的陈明仁坚决不同意,并身先士卒,指挥全排不但勇夺东莞的制高点,还以弱胜强,把敌军一个营都缴了械。
战后,陈明仁记大功一次。刘尧宸团长夸道:“我以为自己是最不怕死的,没想到你比我还不怕死!”
在攻打固若金汤的惠州时,东征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关键时刻,刘尧宸团长任命陈明仁为敢死队队长,并亲自在火线观战,怎料被一颗流弹击中头部,马革裹尸。
见状,陈明仁是悲愤异常,将手榴弹捆在腰间,高擎军旗,提枪冲上云梯。这一幕正巧被后方观战的蒋介石看到,并问:“首登之人为谁?”
副官对曰:“陈明仁!”
蒋介石大喜,道:“此人要记大功!”
攻克惠州的3天后,蒋介石在庆功大会上下令吹号三轮,向陈明仁致敬,并号召全体将士举枪高呼:“向陈明仁看齐!”
当时,周总理也在场。二十多年后,再见陈明仁时,周总理笑曰:“子良,在打惠州后,我也举枪向你致敬哩!”
1926年6月,北伐军杀到南昌,遭孙传芳反扑。蒋介石、白崇禧等北伐军首脑都被围在城外的牛行车站。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陈明仁一马当先,极速冲进包围圈,搅得敌军阵脚大乱,牛行车站之围遂解。
这一战,孙传芳的一个团长被抓了俘虏。陈明仁则建议蒋介石、白崇禧让这个团长带路攻城。果然,南昌不久即克。
作为黄埔一期学员中的佼佼者,陈明仁也颇受宋美龄这个师娘的青睐。有一次,宋美龄亲自上门,要把廖仲恺的女儿介绍给他。而陈明仁则以家有妻儿为由婉拒。
没过多久,蒋介石又要给他介绍一位大家闺秀,并暗示这桩联姻对陈明仁的前程大有好处。而陈明仁再次婉拒,道:“家有患难糟糠,我不能作陈世美。”
蒋介石得知后,不怒反喜,认为陈明仁“志虑忠纯、才堪大用”,并从此把陈明仁视为心腹。
在蒋介石的提携下,陈明仁一路高升。1933年,他只有30岁,却已经官至中将师长。
然而,对他的严酷考验也近在眼前。
嫡系的烦恼1935年初,陈明仁奉命到南京的陆军大学进修,并于1938年毕业。随后,他被任命为第2预备师的中将师长。此时,全面抗战已经爆发。上任不久,陈明仁便率军参加武汉会战,并在九江死守阵地,与鬼子展开殊死搏杀。
1939年冬,陈明仁挥师驰援广西,参加昆仑关战役。
据其部下回忆,陈将军身先士卒,率官兵用大刀和刺刀与鬼子展开轮番血战,把鬼子杀得尸横遍野。在桂南会战前,陈明仁阵前讲话,喊出:“不当俘虏,战到最后一人”,在场官兵无不热血沸腾。
1941年冬,陈明仁率部驻守昆明。恰逢蒋介石路过壁鸡关,看见士兵们衣衫褴褛,棉服都露出了棉花,便问左右:“这是谁的部队?”当得知是陈明仁所部时,蒋介石大怒,立刻召陈明仁来见。
陈明仁赶到后,蒋介石劈头盖脸就说他这个师长没当好,部下的衣服都是破破烂烂,不成体统。
闻听此言,陈明仁当即反驳,强调被服两年才发一次,而军装穿一个月就破,而且,刚发的军装还是旧的。随即,他反讽道:“您发啥,我们就穿啥!”
此言一出,可是把蒋介石气得够呛,怒曰要把陈明仁关禁闭。而陈明仁毫不退让,撕下中将领章往桌子上一扔,道:“我不当这个中将了,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蒋介石被顶得是一时语塞,脸色发白。最后还是宋美龄从中斡旋,这事儿才过去。从此,陈明仁的火爆脾气是传遍全军,人送外号:“傲上将军”。
1943年10月到1944年5月,中国军队开始对滇西地区的日军展开反击。担任副军长的陈明仁率71军入滇参战。
当时,鬼子第38师团已经在滇西要隘~保山盘踞多年。陈明仁率87和88师翻山越岭,绕过怒江,穿过原始森林,分兵两路奇袭镇安街,并一举歼灭守敌。此战胜利后,陈明仁升任71军军长。
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和英美盟军准备攻克鬼子最后的据点畹町和芒市,与中国驻印度部队会师。而回龙山是畹町的门户,要取得滇西抗日的最终胜利,就必须先拿下回龙山。
为此,远征军司令部和陈明仁商议,计划让71军主攻回龙山。和陈明仁谈这事儿的是他的黄埔老同学、时任国民党第11集团军司令的黄杰。
71军因为在整个滇西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美国联络官也是久闻大名,但还是问陈明仁哪天能解决回龙山。陈明仁则斩钉截铁地答道“明天抵达,后天换防,第三天拿下”。
此话一出,包括黄杰在内的司令部所有军官都吓了一跳,美国联络官也不太信,便追问:“一天攻下回龙山?!凭什么?”
“就凭中国人说话算话!”陈明仁慨然道。
“如果第三天攻不下,怎么办?”美国联络官还不算完。
“那我就死在回龙山!”陈明仁豪气冲天,挥笔立下军令状。
结果,陈明仁指挥71军,针对鬼子脑子死的特点,用分割包抄,逐个击破的战术,一天果然攻克回龙山。
经此一战,盟军军官都赞陈明仁为当代名将。
一转眼,蒋介石在抗战胜利后,挑起全面内战,关外是两军争夺最为激烈的战场之一。
1947年6月11日傍晚,林彪指挥10万东北民主联军对国民党据守的四平发起猛攻。陈明仁则以71军一个军力硬抗20天。打到最后,连自己的警卫团都死伤了八成。结果,林彪对形势产生了误判,没坚持到最后,在6月30日鸣金收兵。
蒋介石闻讯是欣喜若狂,亲自给陈明仁颁了“青天白日”勋章,还大赞:“奇迹!奇迹!子良真乃黄埔名将!”
四平之战后,陈明仁晋升为国民党军第7兵团司令。
可过了没几天,接替杜聿明的陈诚在看到陈明仁的部队用美国援助的粮食堆成工事后,便以“纵兵抢粮”的罪名把陈明仁告到了蒋介石那。而蒋介石对陈诚是偏听偏信,直接把陈明仁撤了职,改任一个总统府参军的闲差。
陈明仁万万没想到自己为了蒋介石出生入死20多年,最后居然是这个下场,遂心灰意冷。而驻东北的国民党其他将领看在眼里,在替他打抱不平的同时,对蒋介石也开始心猿意马。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光荣之路1949年6月,林彪的四野兵临湖南。经过我党的争取,陈明仁的思想终于发生了转变。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毛主席还特意委托章士钊先生给他捎话安抚。
8月4日,陈明仁和程潜率12万国民党军队宣布起义,为湖南免遭涂炭和我军迅速解放西南和华南立下大功。
9月3日,毛主席致电陈明仁,特邀他到北京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在北京期间,毛主席亲自接见了陈明仁两次。
其间,陈明仁提出自己想继续带兵,为国家尽忠。领袖语重心长地说:“只要我们的军队有饭吃,你就有饭吃,只要我们的军队有衣穿,你就有衣穿!林彪打仗不如你,你就担任21兵团的司令吧!”
毛主席的莫大信任使陈明仁感动万分,叹道:“给蒋介石卖了20多年命,都难得一句诚恳的安慰,而毛主席却和我一见如故,推心置腹。真是天壤之别呀!”
11月1日,陈明仁所率的起义部队改编为我军第21兵团,陈明仁担任司令员。
不久之后,他就受命指挥着这支重生的部队参加广西剿匪,并以歼匪5万的优异战绩,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的高度赞扬。
1952年10月,我军再次改编,陈明仁任55军军长,驻防广东湛江。
1955年,陈明仁被授予上将军衔。此后,他继续为镇守祖国的南大门尽忠职守,鞠躬尽瘁。
1966年,“特殊时期”开始。毛主席多次指示要保护好陈明仁。
1968年,因为风湿病的反复折磨,65岁的陈上将向中央军委提出离职申请。很快,毛主席获悉此事,开始时,毛主席以为老将军受了委屈,是博然大怒。但在了解到真实情况后,毛主席则立刻对陈明仁的离休事宜做出了三点重要指示:
第一:陈明仁回长沙休养,当地政府要安排好住房、专车、警卫等一切事宜;
第二:中央重要文件照常抄送给陈明仁,凡有重要会议,只要陈明仁身体允许,要参加。
第三:陈明仁离休后,5级行政待遇不变。
得知毛主席对自己的关照后,陈明仁是感动不已。
1972年,陈明仁罹患癌症。毛主席又委托周总理将他从长沙接回北京治疗。
1974年,陈明仁上将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按他生前的话说:要是能早点追随毛主席就好了。
*************************************************************
素材来源
同舟共进 2014年9期
桀骜赤诚陈明仁
https://www.fx361.cc/page/2014/0211/6368075.shtml
党史文汇 2009年5期
走向新生的国民党陆军中将陈明仁
https://www.fx361.cc/page/2009/0605/43118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