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挑起俄乌冲突后,欧洲直接被拉进火坑,在3年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欧洲本以为通过积极配合美国,能在战后分得一杯羹,最起码能弥补一下自己的亏空,可万万没想到的是,特朗普在上台之后,直接和普京讨论停战的问题。
从目前的形势看,美国可以从乌克兰拿到大批优质资产,俄罗斯可以拿到已经占领的乌克兰土地。而欧洲呢,连上桌“分赃”的机会都没有。
于是,欧洲人终于明白自己又被美国出卖了。
其实早在1975年,毛主席在接见西德总理施密特时,就曾经提出过警告,欧洲如果不能联合起来,独立自主,而是一味依赖美国,那一定会付出巨大代价!
事实证明,老人家的话一点都没错,
其实,欧洲被美国坑的历史已经有200多年,但是,连冷眼旁观的毛主席都看出来他们的问题,而他们为啥却从来不吸取教训呢?
自古以来要说欧洲目前的处境,如果往根儿里研究,还是得赖他们自己。
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好孙儿把欧洲三分天下,在那之后,欧洲再没有像我国这样,出现过能一统天下的帝王。所以,早在1300多年前,欧洲就已经无可逆转的碎片化。而这就给了域外势力通过“离岸平衡”介入欧洲事务提供了良机。
这域外势力,不用说,地球人都知道先是英国,后是美国。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19世纪初,美国就已经试图染指欧洲。当时,美国是跟着拿破仑混,主要搞的是英国。
1803年,美国从拿破仑手里以“骨折价”买到了路易斯安那。转年,通过与法国签约,美国便开始与法国一起,从大西洋的东西两岸,对英国展开削弱。
同时,美国国会还通过了一个法案,以限制出口的方式,打击英国在北美的另一大殖民地~加拿大,从而实现进一步削弱英国影响力的目的。
1810年,美国又从背后捅了英国一刀,在11月初宣布中断与英国的贸易往来。于是,在1811年,美国便在拿破仑的默许下,从西班牙手里拿到了佛罗里达。
1812年6月,美国正式对英国宣战。
本来,美国很看好拿破仑,认为可以通过和法国的合作,从欧陆多拿点好处。结果,拿破仑败了,华盛顿也让英国人给占了。
从那以后,美国暂时消停了一阵子,抱着“门罗主义”在美洲自己玩,直到一战爆发,美国才再次迎来了又一个插手欧洲的好机会。
在一战中,查理大帝的优秀后代们再次窝里反,把自己折腾得奄奄一息,最后,只能依赖美国来结束这场没有赢家的浩劫。
当然,是欧洲没有赢家,而美国是赢麻了。
1914年,一战开打时,美国工业的纯利是不到40亿美元,到1918年停战时,这个数字直接翻了一番还拐弯。美国的钢产量也从战前的3100多万吨增至4500多万吨。
同时,美国在一战中不但卖给欧洲各参战国粮食和武器,顺便还抢了老欧洲在全世界的大把商品市场、投资市场和原料产地。如此一来,美国的金融业也跟着发了。
1914年,“花旗银行”在海外只有1家分行,等到了1919年底,分行数量暴增至74家。一战结束时,全球的黄金储备有三分之一在美国。
如此一来,美国取代了老欧洲列强,一举掌握了全球经济霸权,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变成了纽约。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虽然在一战中发了大财,但美国在战后的世界秩序中,仍然没有太大的话语权,那么,下一步,财大气粗的美国就要重塑世界秩序了。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主要有两大抓手。
第一个是通过支持老欧洲列强的殖民地独立,从而打断英、法等国的海外经济命脉;
第二个是通过扶植德、苏,来重新挑起欧洲的内部矛盾。
而欧洲也很“配合”美国,在“休战”了20年后,二战又爆发了。这回,欧洲列强彻底颓了。
在二战期间,美国和苏联通过德黑兰和雅尔塔两大会议,确定了各自在欧洲的势力范围,美国更是“支持”苏联拿下东欧,从而进一步压缩了英、法等国的战略空间。
在二战后的欧洲,苏联的势力范围向东欧延伸了600多英里。而美国的势力范围,则跨过大洋,以西欧为抓手,足足延伸了7000多英里。于是,历史上的“大欧洲”在二战后变成了偏安一隅的“西欧”,而西欧又成了美国的附庸。
这也是有史以来,欧洲被美国“卖”的最惨的一次。当然,这只是欧洲悲催命运的开始。
无可奈何二战后,美国虽然控制了半个欧洲,但仍然没打算放过日薄西山的老列强。
首先,美国继续举着“道义”的大棋,大张旗鼓地推动英、法等国海外殖民地的独立。
然后,英国丢了印度,法国丢了北非和东南亚。
而美国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则把英、法的势力彻底挤出了中东。
在此战中,美国联合苏联迫使英、法放弃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可以说,这是美国对西欧一次赤裸裸的“背刺”。
1957年1月,毛主席就在一次会议上,专门提到老奸巨猾的英国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没沉住气,把矛头直接对准美国,结果,把苏伊士运河丢了,就等于把中东让给了美国,是犯了大错。
1974年5月,毛主席在接见英国前首相希思时,再次提到了英国丢了苏伊士运河,是吃了大亏。希思对此深表同意。
1975年10月,毛主席在接见西德前总理施密特时,对欧洲提出了中肯的警告,那就是欧洲如果不联合起来,如果不在政治、经济上实现独立,如果还是要依赖美国,那么,将来一定会付出巨大代价。
对于毛主席的忠告,欧洲人也不是不明白,但却已经无能为力。
自马歇尔计划之后,西欧的经济和金融体系已经被美国完全捆绑,美国在西欧遍布着几百个军事基地,与其说是要防着苏联,还不如说是在震慑西欧各国。
所以,欧洲虽然也想通过“欧共体”、“欧盟”来摆脱美国的控制,但实际上的效果基本没有。
1999年1月,欧元正式发行。这是欧洲为摆脱美国而最努力的一次。如果欧元能成为与美元分庭抗礼的国际储备货币,那欧洲最起码在经济上的独立还有一丝希望。
结果,美国直接拉着北约轰炸了一通南联盟,把欧元打得是一蹶不振。
在此之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大妈也曾为了欧洲的经济独立,大幅修复和俄罗斯的关系,希望用俄罗斯的能源来补足欧洲经济的最后一块短板。同时,在她的带领下,欧盟也不断加深与我国的经济合作。
对此,美国不能忍。随后,美国利用欧洲的“散装”特点,开始了一番鼓捣。
2021年3月,在美国的怂恿下,欧盟以“新疆棉”问题,对我国进行单边制裁,使好不容易签订的“中欧投资协定”被迫搁置。
不过,这还不算完,美国对欧盟还留着一个更大的“黑招儿”。
永无止境两德统一前,美国曾经向戈尔巴乔夫承诺“北约绝对不会东扩”。苏联解体后,西欧是弹冠相庆,认为好日子来了。
结果,美国主导的北约一路向东,不断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直到乌克兰。这就把俄罗斯逼得退无可退。
于是,俄乌冲突不可避免的爆发,欧洲在战后几十年的安全框架彻底完蛋。
在开战之初,仍然在位的默克尔曾试图将欧洲置身事外,但“散装”的欧盟实在不争气。随着投资高达百亿欧元的“北溪2”被炸和默克尔的退休,欧盟再没有一位强力领导人能硬抗美国。
于是,欧盟彻底入坑,跟着美国从太空到陆地,从能源到芯片,从实体产业到金融链,对俄罗斯展开了近乎变态的制裁,从而和俄罗斯彻底切断了联系。
其实呢,俄罗斯最大的外来投资者就是欧盟自己。2019年,欧盟在俄罗斯的投资超过3100亿美元。2020年,俄欧贸易超过1700亿美元。而在和俄罗斯彻底翻脸之后,欧盟是损失惨重。
俄欧互相关闭领空,欧盟的航班就只能绕远道,成本也就随着暴涨。而美国根本没有这样的烦恼。
随着战况的激烈,200多万乌克兰难民一股脑地涌入欧洲,给欧洲的经济造成了极大负担,并且社会秩序也受到严重冲击。
更要命的是,没有了俄罗斯这个大号“加油站”,欧盟的能源价格一飞冲天,天然气的期货价格一度冲到了每立方米3900美元,是以往的10倍。欧盟的老百姓为此都快烧劈柴过冬了。可欧盟各国仍然咬着牙,死磕俄罗斯。
同时,为了配合美国,欧盟各国还要不断吐血,在给乌克兰提供大笔援助的同时,自己的国防预算也大幅上调,纷纷超过了GDP的2%。
而美国呢?
把一船6000万美元的液化天然气运到欧洲后,转手就能赚2亿多美元。
这些,欧盟都忍了,因为拜登在位时,承诺过会在俄乌停战后,分点乌克兰的优质资产给他们。
然而,欧盟再次证明了自己的愚蠢。
特朗普上台之后,直接和普京对接,开始谈判停战。双方在大方向上基本没问题,只是在利益怎么分配上,还在扯皮。
而欧洲呢?
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
对于特朗普的“出卖”,欧盟愤怒了,发誓要单独力挺乌克兰继续和俄罗斯死磕。
但是,欧盟有这个实力吗?
泽连斯基在白宫硬怼特朗普的几天后,就彻底认怂,同意美国对乌克兰的矿产收购。而俄罗斯那边也基本确认能把拿到的乌克兰土地“落袋为安”。
眼见着乌克兰这个大蛋糕被分得连一点儿渣都没给欧盟剩下。
历史证明,欧洲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从来不吸取教训。一个“散装”的欧洲离真正的崛起仍然遥遥无期。
素材来源:
海外网丨德国前总理施密特逝世 曾推动中德建交、会见毛泽东
新华网丨两见晚年毛泽东
观察者 丨张文木:“欧洲的灾难”,就是“美国的机会”——美国是如何崛起的
环球网丨特朗普再次出卖了欧洲!欧洲怒了:"简直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