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结婚的成本有多高?房子、车子、彩礼、酒席……
哪一样不需要真金白银?
这些高昂的费用让很多年轻人都感到喘不过气来,为了应付父母的催婚压力,为了“完成任务”,不少年轻人选择了一种新兴的结婚模式——“干婚”。

“干婚”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婚礼、没有宴席、没有浪漫的爱情,唯一的见证就是一张冷冰冰的结婚证,两个陌生人通过法律的方式捆绑在一起。
这种为了“结婚”而结婚的方式,究竟是一种解脱还是另一种枷锁?
曾经代表爱情与承诺的婚姻,如今为何变得如此冷漠和无奈?

婚姻,曾经是人生中的大事,象征着两个人的爱情与承诺,走进婚姻殿堂后,生活开始了新的篇章。
但如今,结婚似乎成了许多都市人头疼的难题。

在高房价、高压力的现代社会,婚姻不再是轻松的甜蜜,而是与房子、孩子、工作、生活成本等问题捆绑在一起的沉重负担。
那些曾经满怀爱意的夫妻,渐渐变得像是合租室友一样,形同陌路,过着名存实亡的“干婚”生活。
“干婚”究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婚姻的无奈妥协?

从前的婚姻大多是父母操办,没有什么感情基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成了常态。
现在,自由恋爱让婚姻形式变得多样化,除了“闪婚”、“裸婚”,如今“干婚”也成为不少年轻人不得不面临的选择,尤其是在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里,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
那么,什么是“干婚”呢?

其实就是法律上还算夫妻,但感情早已破裂,彼此像两条平行线,各自生活。
有些夫妻为了应付父母的期望,硬是维持着一纸婚姻,尽管他们已经形同陌路。
有的则为了孩子,心不甘情不愿地凑合过下去。

表面上,亲戚朋友眼里他们依然是恩爱夫妻,关起门来却早已冷战连连,连基本的沟通都成了一种奢望。
上海,这个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背后却有着让许多人无声承受的压力。
高房价、高物价让人喘不过气,而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夫妻为了生活、为了生存,渐渐成了“干婚”状态的常客。

在这座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无尽的工作压力,几乎让很多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经营感情。
夫妻俩每天拼命工作,早出晚归,996已经成了常态,回到家里只想躺平,面对疲惫的身心,交流几乎成了奢望。
曾经的浪漫和激情,被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磨得所剩无几,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淡化。

我认识一个女性朋友,她在上海工作,每天回家累得像个行尸走肉,根本不想与丈夫说话。
过去曾有的甜言蜜语,现在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说,回到家里,更多的是想在沙发上躺着放空自己,而和丈夫的互动越来越少,渐渐彼此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除了经济压力,职场的激烈竞争对婚姻的冲击也不可忽视。
现在很多人都把事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职场上的拼搏和升迁往往压过了对家庭的关注。
一位在金融行业工作的朋友跟我说,每天工作压力巨大,根本没有时间去关心妻子,夫妻间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渐渐的,连曾经的默契和温暖都不复存在。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重视个人空间和独立性,婚姻对他们来说不再是束缚,而是一个选择。
他们更愿意拥有经济上的独立和生活中的自由,而不是在传统婚姻中为了迎合对方而牺牲自我。
在上海这样的都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自己的事业、个人发展看得更重要,婚姻渐渐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

“干婚”现象并不仅仅局限于上海,它正悄悄向其他大中城市蔓延开来。
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杭州、南京、成都等新一线城市,都在面临着同样的社会与经济压力。
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竞争、飙升的房价和物价,成为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许多夫妻为了生计、为了未来的安稳,不得不选择“干婚”这种无奈的妥协方式,勉强维持着一个名义上的家庭。
我在北京认识一对年轻的创业夫妻,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每天早出晚归,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夫妻俩甚至连一起吃顿饭都变得非常困难,一天见面的时间寥寥无几。
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交流逐渐消失,曾经的甜蜜和默契也都不再。

最后,他们选择了“干婚”,表面上仍然维持着婚姻的形式,但其实早已没有了实质性的情感。
“干婚”现象的蔓延,不禁让人开始思考婚姻的真正意义。
是时代进步的体现,还是婚姻的一种退步?它是逃避压力的解脱,还是对责任的逃避?
这种婚姻方式给人更多的是个人空间和自由,但也难免缺乏情感上的支撑,导致彼此的疏远。

有人认为,“干婚”让夫妻能更专注于各自的事业,减少了冲突和矛盾。
但也有声音指出,这种缺乏感情维系的婚姻,很可能导致家庭破裂,特别是对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发展造成影响。
终究,婚姻是两个人共同经营的事业,而“干婚”看似解决了表面的问题,却可能让人忽视了背后深刻的情感空洞。
的确,虽然“干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夫妻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它也确实为一些人提供了逃避家庭责任的“解药”。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节奏快、压力大,许多人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经营婚姻和家庭。
所以,“干婚”似乎变成了一种能够省时省力的选择,让夫妻能够专注于事业、追求个人兴趣,而不必为家庭琐事而烦恼。
特别是那些被父母逼婚的人,选择“干婚”似乎是一种既能满足家长期望、又能保有个人空间的聪明选择,不必再为长期的婚姻争论和指责而纠结。
但这种看似无害的选择,背后却隐藏着不小的弊端。

“干婚”让夫妻之间缺乏沟通和情感交流,家庭氛围冷冰冰的,甚至像是两个陌生人住在一起,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远。
这种情况对孩子尤其不好,因为一个充满冷漠和沉默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甚至可能导致他们出现社交障碍或自我认同的困惑。
没有父母之间相互支持和关爱的榜样,孩子很难学会如何处理自己未来的感情问题。

另外,“干婚”还会使夫妻关系产生异化。
当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却没有亲密的互动和信任,很多时候,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彼此的支持也会缺失。
如果一方遇到挫折,另一方往往无法提供情感上的慰藉或帮助,这样一来,夫妻关系的裂痕会越来越大,最终甚至可能走向分离。

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来看,“随着越来越多人选择“干婚”,传统的家庭结构受到挑战,社会对生育的态度也可能发生改变。
缺乏情感联结的婚姻很可能导致生育意愿下降,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
“干婚”现象的兴起,并非偶然,它反映了当代社会在婚姻观念上的深刻变化。
在这个追求个人价值、自由和自我实现的时代,人们对婚姻的期待和要求与过去大不相同。
对于“干婚”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呢?

参考信源
澎湃新闻——只领证的形婚族:一边渴望安全,一边制造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