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到一个信息,一个企业通报表扬两名员工连续工作29小时。分别奖励他俩1000元。

看到这个消息之后,脑子一时半会儿转不过来弯儿,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熬夜加班,连续工作29小时,这不是一个值得鼓励的事情。本质上,这是在用一个极端危险的例子来作为榜样,“鼓励”其他员工加入这个危险游戏。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谋财害命,而且是大范围的。我翻看了不下十个猝死的案例,大多都是连续工作20小时以上。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发生在2022年。那一年有一个22岁的女孩儿连续加班不幸猝死,这个事儿引发了很激烈的讨论。后来权威媒体和组织也发布信息,通过数据告诉大家长时间工作的危害和风险。

其实,这些风险,就算没有专家的研究,我相信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很深的体会。用工作养家糊口没有问题,但凡事过犹不及,不能拿赚钱这事儿掩盖身体健康受到伤害的事实。我知道,在这份通报里也写明了,说这两位员工是自愿留店通宵加班的。即便是真的,我也不认为这样连续工作29个小时的做法可以拿出来通报表扬。表扬他俩加班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说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暗示其他人要跟着学习?而在加班这件事儿上,我坚信“自愿”从来都是一个伪命题!上过班的朋友们也都应该明白,现实中的大多数情况里,那些表示主动愿意加班的人,有多少是出于自发的意志?要么是领导要求,要么是工作太多实在做不完,谁没事儿非要主动加班呢?根据我自己大学毕业后的经验,很多时候加班就是因为领导没有提前安排规划好工作计划,把事情弄得一团乱,最后把压力转嫁到了执行层。于是,普通底层员工还能怎么办?只能无奈去加班。就算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人喜欢加班,不拿自己的身体健康当回事儿。我也不认为这样的事情值得表扬和鼓励。

首先,这毕竟是违法的事情。《劳动法》已经明确规定,除特殊情况外,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这家公司通报表扬的事情,难道不属于法律规制的范围?其次,这是极少数人的爱好,不应该推广给大多数人学习。而现在有人把这样的事情当成榜样去通报表扬,世界也真的疯癫成了人们最不想看到的模样。AI时代已经来了,企业也应该考虑提高自己的管理和运营效率,而不是试图美化“加班”,鼓动“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