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27日)朝中社发布了朝鲜领导人“指导无人航空技术联合体和探测电子战研究团队的国防科研工作”的新闻,新闻图片中除了一些无人机和巡飞弹的展示以外,还出现了两个重磅的装备——基于伊尔76机体的大型预警机(报道中称为“侦察及情报搜集手段和电子扰乱攻击系统”),以及仿制于美国“全球鹰”的大型高空侦察无人机(报道中称为“无人战略侦察机”)。
说实话,作为一位资深的军迷,我是有点被“震撼”到了,毕竟我们之前卫星图片上发现朝鲜的预警机距今也不到二十天,这就直接大大方方的出图了?朝鲜的军事透明度这么高吗?关键是,它还真的飞起来了。


之前我们就简单讨论过朝鲜预警机的技术来源(朝鲜纯自研的可能性为0),从这次发布的照片来看,验证了这一点,毕竟以伊尔76为机体加上巨大的三面阵天线以及机尾下方的双鳍,基本就构成了“伊尔76+费尔康”体系了,说到这,懂的就都懂了,毕竟毛子至今没有掌握这个技术。

这次朝鲜还非常豪爽的给大家展示了预警机内部的坐席布置,看上去还是很整洁清爽的,不过这个布置方案明显和两个邻国的方案都不一样。

“空鑫XXXX”

毛子的A-50

东大的KJ2000
至于朝鲜这个新的布置方案是不是左下盟国新型预警机的布置方案,就只有未来再看了。
但是朝鲜这款预警机似乎还不是完全体,机身上缺少了用于通信、数据链、电子对抗的各种天线(就是很多电子特种机身上都有的片状体),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加装。毕竟缺乏这些设备的话,只有雷达预警也没啥意义。

然后就是朝鲜版的“全球鹰”大型无人机了,这款无人机的正式编号是“新星-4”,是朝鲜的众多无人机型号之一。如果说上面的预警机技术是有很强的技术来源线索的话,这款“新星-4”,则让人非常困惑了——左下盟国虽然有同级别的无人机,也肯定具备全尺寸仿制“全球鹰”的能力,但真的会为了“国际影响”而为朝鲜单独仿制“全球鹰”吗?





但各位看到了,朝鲜“新星-4”无人机的巨大尺寸和翼展,尤其是这个超过20米级的机翼,在制造上是非常有难度,笔者是在很难相信朝鲜同时具备了在材料制造、加工设备、加工工艺方面的能力,所以,前面的怀疑还TM真有可能是真的——这是左下盟国单独给他们做的!这种“高精度”的模仿,不仅帮朝鲜解决有无问题,其实也是对美日韩的一种技术警告,这也一想,似乎也有道理了。
除了今天新闻里的这两个重磅以外,在3月8日,朝鲜还首次公开了领导人视察在建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情况。



通过网友们对现场图片的分析,发现其耐压壳艇体直径可能达到了9.3米,而国际媒体也推测其最终艇宽将达到12.5米,也就是说,朝鲜的首艘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水下排水量可能接近或者超过1万吨,和左下盟国的094基本型相当,且可以搭载13米级长度的潜射弹道导弹,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万公里,射程方面也达到了左下盟国当下的水平。看到这,相信很多朋友已经“无语”了,对于这个核潜艇的技术来源(其实也包括导弹的技术来源),相信大家也懂了,只能是左上角邻国了。哦,对了,朝鲜还在建造新型导弹驱逐舰,舰体已经接近完成。这艘导弹驱逐舰与“054A”颇有相似之处,且搭载了垂直发射系统,且似乎还在舰桥下方预留了相控阵雷达的安装位置,这就是“盾舰”的标配了。

这两年,朝鲜军工的技术发展只能用“离谱”两个字来概括。本来其各种导弹的发展就已经非常“不科学”了,现在在其他领域也以这种“不科学”的方式在爆炸性的发展,真的让人“目瞪口呆”!看来经过左上左下两大邻国的持续二十年的技术精准帮扶,朝鲜在军事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先进战机方面差了点)已经能够吊打全球大部分国家了。所以说啊,朋友人,做事呢,要跟对人,这一点太TM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