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姓名:薛新才
年龄:43岁
绝招:擅长“平地拔杯”“仙人摘豆”“金杯出水”等中国传统古彩戏法。
在大兴区庞各庄镇薛营村的一间小院里,薛新才身着一袭大褂,手持一方绸布,气定神闲地站在观众面前。“您瞧好了,这叫‘平地拔杯’。”他将布铺在桌上,在布中央扣上一个圆环。双手往圆环中心一探,一只碗竟从平整的桌面上凭空显现。绸布抖开的瞬间,一只盛满清水的碗已出现在薛新才手中,碗里竟还游着两条金鱼,引得观众阵阵惊叹。

这位能“凭空造物”的古彩戏法艺人,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的哥”。“第一次看师傅表演古彩戏法时,那种神秘感就像钩子似的钩住了我。”薛新才说,2003年他先后拜名家刘博如、邹树仁为师,从此与这门传统艺术结下不解之缘。白天握方向盘,晚上练“压活”,这位半路出家的艺人练就了一身本领。

与依赖声光特效的现代魔术不同,古彩戏法全凭“真功夫”。薛新才展示“变火盆”的诀窍:铜盆暗扣在特制腰带上,出手瞬间要同步完成解扣、托举、点火3个动作。“差一秒就会穿帮。学习戏法的基本功,重在练习手速和手指灵活度。”薛新才边说边演示,他随手抓起两粒花生米,在谈笑间就让花生米在双掌间神秘穿梭。
薛新才最令人称奇的是“落活”表演。“戏法灵不灵,全凭毯子蒙。”一方红绸卧单在他手中翻飞,贯口念白未绝,一米多高的“三戟瓶”已赫然呈现,瓶上缀满铜钱、葫芦等吉祥物件,总重达十余斤。
“鱼缸、瓷碗、花瓶、火盆、瓜果梨桃,什么物件都能变。真正的奥秘不在变出什么,而在怎么变。”薛新才揭秘其中奥妙:各种彩品就藏在他的大褂里,但怎样变出来不露端倪,全凭艺人的功底。演出时,他最多一次要随身携带12件、数十斤的道具,从后台走到舞台中央,却要走出“身无长物”的从容步态,不能让观众看出身上带着东西,这需要实打实的功夫。“学戏法还要练就一定的杂技功底,每次扎马步一练就是两个小时,不上功夫就出不了活儿。”

如今,从农家小院到冬奥会大兴分会场,从丰台园博园国潮嘉年华到河北固安春晚舞台,薛新才的戏法足迹越走越远。每当看到观众眼中闪烁的好奇光芒,他总会想起初见这门艺术时的激动。“这些惊叹声就是最好的传承动力。”摩挲着陪伴多年的绸布,薛新才笑言,“方向盘和戏法都是人生道具,但传统文化的魅力,值得用一辈子去演绎。”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褚英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