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熊村:最后的古村落

星火启文易学 2019-11-07 17:45:57

一个朋友就住在离雄村不远的地方,她说可以去看看,是在那一带很有名的一个古村。

初到雄村,给人的感觉不是那种小桥流水人家,风景优美的乡间;也不是像大圩古镇一样,到了周末可以去踩踩单车散散步的地方;更不是像兴坪古镇一样底蕴十足,地处漓江风光带上。这些优势条件,那里似乎一样也不占。

雄村更像是一个快被遗忘的地方,只剩下了破旧的老房子。

那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街道,一扇扇大石头砌成的石拱门,还有小路旁边的一条不宽的水渠,村外是通往市区的马路,另一边是宽阔的田野和远山。这差不多像是一个村子该有的样子,只是,街道上显得冷冷清清,房子的大门几乎都是紧闭的。

走在铺满鹅卵石与青石板的街道上,一步一步,呼吸也变得慢了起来,生怕惊扰了这里的安静。就像在一个图书馆,不小心掉落东西的声音,挪凳子的声音,还有咳嗽的声音,在这里听起来都是刺耳的。

不宽的街道两旁是一排排的土砖房和木板房,都很有年头了。有些房子已经残破不堪,甚至是完全垮塌了,曾经的土砖墙面变成了一堵堵低矮的围墙,里面长满了杂草与几米高的大树。

曾经的木板墙的残片四处歪斜,地上是破碎的瓦片和被丢弃的物件。墙上还贴着上个世纪90年代的明星海报,缝隙里还夹着没完的牙膏,客厅里摆着没有搬走的小凳子,厨房里的大水缸积满了雨水……这样的地方更像是一个个小型的博物馆,陈列着一个房子的过去和主人的印记,里面充满了故事。

当然,大多数的房子还是好的,只是基本没怎么住人了。偶尔有人提着在圩上买来的东西,轻声走过;有的房子里传来电视里戏曲的声音和动画片里稚嫩的笑声;一两只狗在街道边躺着,或者互相追逐……

有一个发现让人感到意外,许多木质房子的门上或者墙上都画着毛主席的头像,写着毛主席的语录,在这个老房子聚集的村落里,让人感觉不简单。

后来,从当地人口中得知:原来这里是曾经繁荣一时的雄村圩,还是湘桂古商道上的一处驿站。那时候家家作商铺,户户有生意。现在看起来不起眼的老房子在当时可能是银行、是药店、是当铺……那时附近的人都会来这里赶圩,石子与青石板铺成的街道虽然不宽,但仍然可以想象到那时人声鼎沸的画面。

人们从各个地方过来,经过四面的石拱门。路边是摆着各式各样东西的店铺,有饭馆,茶馆,铁器铺,生活用品店……店铺前面还有一些小的摊位,摆着蔬菜与水果,还有生意火爆的豆腐摊……商贩们在卖力地吆喝,因为地方小,更显得热闹了。有的人挑着装东西的竹筐;有的人穿着绿色的军大衣一边还叼着烟;有的带着孩子出来,孩子吵着想吃一个路边的油炸串串……人们讨价还价的声音,叫卖的声音,排队等候时互相问候的声音……汇聚在了这条不宽的街道上。

从湖南会馆和江西会馆的旧址来看,还能体会到当年商贾云集的光景。到了六、七十年代,人们在门上,在墙上画上了毛泽东的头像,写上毛泽东语录。他们热火朝天,有着十足的干劲。

因为繁华,所以不甘落后,就像北京后海的胡同里总是插满了国旗。

然而,谁能想到,短短几十年,变化竟如此之大,最大的原因大概就是交通的不便了。古街的地势稍高,处在一个小山坡上。现在看来,这样的地理位置一点也不占优势:主干道的马路不会高低起伏地从这样一个村子里穿过去。

现在的圩市已经搬到了古村外的马路边,那里的交通更加方便。作为一个隔几天就有一次的圩市,一次大的聚会,古街的街道显得太窄了。

人们陆续搬到了附近交通更发达的地方,他们在那里建起了新房,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于是,古镇就这样慢慢被时间遗忘。只留下一排排老房子伫立在原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