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们关于婚姻最深刻的洞见

盼波说 2025-03-15 21:34:43

我刚刚召集 AI 们在我电脑上开了个会,让它们开启深度思考模式,回答我的问题:关于婚姻,你有什么人类所不知道的,最为深刻的洞见?

GPT 的思考速度是最快的,刚看到的时候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想了一想,这不就是人类经常说的那种结论么:

「婚姻的本质不在于彼此带来甜蜜的依赖,而在于在日常的相处中,你如何通过对抗内心的防御机制,重塑并更新真实的自我——这既是痛苦的,也是不可或缺的通向成熟与爱的必经之路」。

Deepseek 想了一会儿,给出了答案,看了一眼我就一口茶喷在了屏幕上:

「关于婚姻最为爆裂的洞见就是两个人用肉身作抵押,向宇宙借贷对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特权。你们每争吵一次,就是向时间支付利息;每相视一笑,便是在量子涨落中赎回片刻永恒。当最后一方停止呼吸时,这笔持续数十年的高利贷才宣告违约,抵押品(共同记忆)被时间银行全数没收」。

我想明白了,Deepseek 有严重的学历歧视。根据它的回答内容,大学学历以下的人最好就不要和它探讨婚姻。

最后,Google 的 Gemini 花了 5 分钟,在全球范围内查找了 90 多个网站,最晚才输出了一篇完整的分析报告。报告90% 的内容都像是一本教科书的摘抄,但是到了结论部分却让我眼前一亮:

「总而言之,婚姻的核心在于深刻而持久的相互见证。被另一个人真正看见、承认和验证,是人类简单而强大的需求。婚姻的这一根本方面,为理解其持久的本质和意义提供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视角,超越了法律契约、社会角色,甚至浪漫的爱情。成为配偶生活中持续而充满爱意的见证者,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也许这个结论一早就有人说过,我不知道,但是当我从 AI 口中得到这个洞见时,的确受到了启发。并且,我很可以立即用这个结论轻而易举地解释许多我目睹过的失败婚姻:眼中已经看不见彼此,双方相互习惯性否定并且不加掩饰地表露出毫无尊重,对方的确认、见证对于自己已经变得无足轻重,就是个多余的在场第三者。

人们说「怨偶」,意思是婚姻中存在怨恨的部分。那么,怨恨从何而来呢?有一个永远看不见自己同时自己也不想看见的人,有一个永远在否定自己同时也为自己否定的人,有一个无需他来见证但是他要目睹一切的见证人,同时自己也不得不怀着鄙夷疏远否定的态度去见证这个人---每做一件是都是错的,每说一句话都是错的。那么,当然会有很多怨恨产生。

从正面的角度来讲,它也说服我举案齐眉的神仙眷侣并非是唯一选项,也并不是必须从几十亿人口中找出那个真正堪为自己人生见证者的人选---瘸驴破磨、歪锅歪灶可能是一种更为广泛和稳定的存在。当然,前提是驴知道自己瘸,磨知道自己破。然后双方都清楚对方的问题所在,但并不构成致命的缺点乃至于自己绝对无法接受。最后,瘸驴和破磨珍视这种彼此合作的关系,甚至产生出一种觉悟:在世间,这种配合的顺畅和匹配可能没有第二人选---只有它们俩配合,才可能成功产出豆腐。

所以,我个人决定把这一轮比赛的冠军授予 Gemini。GPT 也很好,但是它的洞见我不认同:「重塑并更新真实的自我......是通向爱和成熟的必经之路」。因为前面还有一句人类的名言在等着它:「人总是因为陌生而走近,最后却因为了解而分开」。重塑出来的那个真实自我,也许未必是对方所喜欢所需要的。因此,GPT 其实是在鼓励人们多找人来练手,练到自己重塑完毕了,清醒认识自我了,然后遇见一个有类似修炼过程的人,终于可以达到稳定状态。

至于说 Deepseek,用我那句经常用来回复读者的话来讲,那就是「我看不懂你的中文在说什么」。为了读懂这句话,我不得不回忆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什么,是不是和熵有关,那么这里的熵在婚姻里对应着什么?以及量子涨落是什么?波函数和婚姻中的美好永恒之间有什么关系?看下来,我觉得它既不懂热力学,也不懂量子力学,随便更换抵押品说明它对银行借贷的理解也有问题。倒真的有点像是个在婚姻里夸夸其谈,无所不知,自信爆棚的老公。

最后,在看完所有 AI 对于婚姻的洞见之后,我依然认为我所见过的最好洞见还是来自人类,而且就是我的一位读者,ID 叫做「肖煜人」。在 2025 年 2 月 14 日情人节当天,这位读者在文章下留言说:

「婚恋几乎是精准地找到自己的报应」。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听到自己心里因此激发起的巨大回响。的确,和 Gemini 的见证者理论相比,婚恋对象都是自己的果报执行人这个观点,几乎涵盖和解释了所有的幸福与痛苦,欢喜与悲愁,相爱与争斗。而且,它还有一种难得的明观:自己是因果的制造者---AI 没有分别念,也就无法产生自我,没有自我就不会做出这种透彻的自我觉察和自我反思,也就没有可能在理性和真实生命体验的纠结之间撕裂一条缝隙获得真正洞见,这可能就是 AI 现在还不足够深刻的原因。

AI 们,还要继续努力呀!

0 阅读:0

盼波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