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关于《易经》的大、中、小,从既济卦的《彖传》来看,就不是从一般成见的大小来比较,而是讲用刚、用柔。“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像签诗一样。但《彖传》说“既济,亨”,这是解释“亨小”,还是解释“亨”?“既济”亨通,原因是“小者亨也”,就像旅卦、巽卦一样,小才能亨,柔才能亨,刚一定不亨,强龙不压地头蛇。在旅、在巽的时候,就要善于用柔,才可能亨通,而不是说亨通一定是小的。“射雉,一矢亡”的亨通照亮整个世界,“先庚三日,后庚三日”也绝不是有限的亨通。所以,我们在追求成功、“既济”的时候,千万不要张牙舞爪、夜郎自大。在当世,就算你真的了不起,放在历史和未来,就完全没得比。历史上随便拣几个人都比你“大”,就算在某一个领域,古今曾经存在过的人都不如你大,焉知来者之不如今呢?未来一定有人会超越你的,有什么好骄傲的呢?小才能亨,用柔才能亨,偏偏人在“既济”之时最容易骄傲,像大过卦《彖传》就说“大者过也”。再看前面的小过卦,有了“小过”才有“既济”,这种用柔的精神、谨小慎微、低调行事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还有由旅卦到巽卦一路都是小亨,小才能亨。小过卦的《彖传》说“小者过而亨也”,后面就讲“柔得中”;到既济卦的时候就说“小者亨也”,到《彖传》才讲出真正的意涵,不然卦辞光看“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字面的意思老太婆都懂。
“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阴阳六个爻都当位就是“刚柔正”,就是利贞,有了最好的位置,当然要安分,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像《大学》讲“止于至善”就是很实际的尽人生本分。还有“艮,止也”、“君子以思不出其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这些都在讲,位置排好了,那就各得其所、各尽本分,这就是“利贞”,这样才会产生效率。
“初吉,柔得中也”,又把柔提出来了。小过卦“柔得中,是以小事吉”,既济卦也“柔得中”。小过卦是“六二”、“六五”;既济卦则专讲“六二”,柔居下卦光明的离之中,有无穷的智慧。因为被《彖传》点名,这个爻就要多加注意。“初吉”,为什么一开始就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呢?因为“柔得中”。既济卦“六二”的耐心发挥作用,不轻举妄动。“柔得中”,就是“柔中”,这一观念在离卦讲得很清楚;“刚中”的观念则在坎卦讲得很清楚,要有坚强的意志,冒险犯难,不要被挫折击倒。
“终止则乱,其道穷也”,“其道穷”完全是负面的,因为由既济卦转向未济卦,而不是《杂卦传》所说的“未济,男之穷也”。既济卦刚开始还是“初吉”,在追求成功的历程中,很快就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因为“柔得中”的“六二”发挥作用。可是为什么到“上六”就灭顶了,或者越到上面越不好呢?因为“终止则乱”,不管中间曾有什么样的“初吉”,到后面都有可能“终乱”。为什么会“终乱”呢?还是一个字——“止”,因为成功之后志得意满、不思上进。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认已经到达巅峰,不再成长,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所以不要以为既济卦就是终极成功,其实时代不断前进,江山代有才人出。“终止”是《彖传》的意见,卦辞只讲“终乱”,只是陈述事实,不评论对错,也没有说出理由;只有《彖传》会告诉我们,之所以“初吉”会“终乱”,就是因为“止”──“终止则乱”,拿到博士之后不读书,做到部长之后不成长,“其道穷也”。不肯继续钻研、精益求精,结果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