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昔岁月的长河中,我们坚信养儿能够防老。每当看到某个家庭子女众多,我们总会投去羡慕的目光,因为这仿佛预示着他们的暮年将得到更多的庇护。毕竟,人丁兴旺的家府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正如古语所说,团结力量大。然而,时至今日,这样的观念已经越来越不被人们所接受,他们甚至不敢去生育孩子,即便生育也往往止步于一个。当别人问及是否考虑再生育一个孩子时,他们往往会不假思索地摇头。这不仅仅是因为当下养育孩子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昂贵成本,更是因为时代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经历着深刻的转变。大众已不再迷信养儿防老的说法,甚至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子女的牵绊,晚年的生活可能会更加轻松自在。这种思维的转变背后藏着怎样的原因呢?
答案其实简单明了,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子女变成了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的“白眼狼”。环顾四周,我们不难发现,有多少老人虽然已经步入了退休生活,却仍无法真正享受到生活的清闲?他们不是在金钱上资助子女,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们照顾孩子。他们的子女仿佛颁布了无声的命令:要么提供财力支持,要么付出劳动力。但这样的要求合乎情理吗?难道你的人生不属于你自己,而是应该完全奉献给子女吗?父母抚养你成人,已经尽到了他们的责任,他们并不欠你什么。你的人生道路,注定要你自己去探索。如果父母愿意伸出援手,那是因为他们对你充满爱意,愿意无私地为你付出,但这并非他们的义务,也不是他们生来的责任。如果作为子女的你,连最起码的感恩之心都丧失了,那么只能说,你早晚将耗尽与父母之间那宝贵的亲情。
即便已经步入暮年,即便已经卸下了工作的担子,老人们仍需保持警惕,不敢有丝毫懈怠。如果你毫无保留地为子女付出,却发现他们连最基础的尊重都未能给予你,那时,你无需愤怒,也无须试图与他们理论。你只需铭记六个字,便能彻底赢得这场人生:随他去,爱自己。

“随他去”,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报应。如果他不知感恩,不懂得孝顺父母,那么终有一天,他会自食其果。作为父母,无论我们怎样苦口婆心地教导,他都已经成年,有了自己的思考和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不如放手让他去走自己的路。他有自己的人生要过,有属于自己的道路要探索,我们可以给予适当的建议,但听与不听,选择权在他。我们要尊重他的选择,并让他学会承担自己的因果。
“爱自己”,则是在子女长大成人之后,我们的人生任务已经完成。如果我们能够少些担忧,少些干预,生活可以变得更加轻松。我们余生的使命不再是围绕着子女转,而是要学会爱自己,为自己而活。当你开始重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时,你会发现,你又重新掌控了人生的主动权,不再是子女的仆人,不再是以他们的需求为中心的附属品。
子女必须要亲自走过那些弯路,如果他们连最基本的尊重父母都做不到,那就随他们去吧。而你,只需专注于做好自己,这样的人生,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