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许世友之子,曾任两个军区司令员,49岁升少将,现官至何位?

琚回往事如烟 2025-01-17 11:14:15

开国上将许世友的儿子,49岁就扛上了少将的肩章,两度执掌军区,可偏偏名声不大,知道的人不多。

这可不是偶然,这背后啊,藏着许家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千万别显摆!

许援朝,许世友最小的儿子,1951年生人。

2009年,他成了江苏省军区司令员,这可是他第二次当司令了。

不过,两年后,他就退役了。

这老许家的家风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那叫一个根正苗红。

许援朝的成长,恰好和咱们国家的发展同步,想想那个年代,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啊!

许世友将军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为了不让孩子们变成“温室里的花朵”,他把七个孩子都送进了部队。

老爷子说了,孩子们的未来,部队说了算,他们自己说了算,我可不插手!

老大许光,1929年生人,一直在老家务农,后来才参军,一步一个脚印,从海军士兵干起,最后在县人大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休。

老二呢,在南京空司当了个团级参谋。

要说成就最高的,还得数老三许援朝,49岁就成了南京军区装备部的少将,两次当军区司令员,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几个女儿也巾帼不让须眉。

大女儿在南京军区话剧团当干部,二女儿从南京空政退役,三女儿和四女儿也都经过部队的历练,意志那叫一个坚强。

不过,四女儿主要搞教育研究,和其他人不太一样。

老爷子这心思,明摆着:部队是个大熔炉,能把孩子们炼成好钢!

许世友为啥这么看重部队?

这得从他自己的经历说起。

他出身贫农,靠着一身少林功夫进了部队,在战场上那可是真刀真枪地干出来的,参加过黄麻起义、反围剿,多少次当敢死队员,命都差点丢了好几次。

他从排长一路干到军长,可不是靠关系,是靠真本事!

而且,他还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后来,他还当过江苏省委第一书记,为国家发展做了不少贡献,在军队里也总结了不少新的教学方法,推动了群众性练兵运动。

你看,他这一辈子,和部队那可是分不开的!

所以,他才把孩子们都送进部队,希望他们也能有出息。

就算以后不干这行了,至少也能有个好身体,好意志!

许世友对孩子们的期望,那可是相当高。

从孩子们的身上,就能看出他的教育理念。

大儿子许光教育孩子,就特别强调不能摆“高干子弟”的架子。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他竟然让儿子暑假去山里砍柴,这可让孩子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许光去看望儿子,说的也都是家乡建设的事儿。

许世友的孙媳妇,还在街上做小买卖,这可不是一般家庭能做到的。

许世友经常跟孩子们念叨:“要是你们的那些同学的父亲还活着,哪轮得到你们来干这个?都给我低调点,珍惜现在的生活!”孩子们也都把老爷子的话记在心里。

许援朝是家里最小的,自然也最受宠爱。

他16岁就进了南京军区,跟坦克部队打交道,在坦克技术学院学习装甲兵战术。

毕业后,当上了副营长。

十几年后,成了团级参谋,又去国防大学深造了一年。

你看,他也受父亲的影响,特别注重学习。

1992年,他去了南京军区机关,在后勤部、技术部等部门工作。

54岁的时候,当上了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党委委员,2000年晋升少将。

其实,许援朝晋升的机会不少。

1983年,国家开始推行干部年轻化,军队也开始选拔年轻的军官。

许援朝正好符合条件,但他没有搬出父亲的名号,而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走。

许世友也从不过问,这老许家的人,还真是不爱走后门!

不过,他们对烈士家属特别关心,只要人家有困难,他们都会尽力帮忙。

许援朝在父亲晚年陪伴他时间最长,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许世友晚年在家种菜养鸡,还经常跟人传授经验。

许援朝身上也带着这种淳朴的作风,真是让人佩服!

1985年,许世友去世了。

他留给孩子们的,不是什么金银财宝,而是一箱子旧军装,还有一份殷切的希望。

他反复强调:“我已经摘掉了‘高干子弟’的帽子,你们也不许再戴上!”孩子们都牢记父亲的教诲,即使父亲不在了,他们也没有利用父亲的名声去谋取私利,而是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

就连许世友的孙辈也是如此。

许道江,靠着自己的本事,拿到了军事学博士学位,后来当上了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

其他人也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这老许家的家风,还真是代代相传!

许世友对孩子的教育,许援朝几十年的军旅生涯,都体现了他们心中的原则和底线:不靠特权,踏实做事。

这样的觉悟,现在可不多了!

希望更多的人能学习他们这种精神,不忘初心,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本文就是想把社会正气给宣扬起来,压根没有要去侵犯版权或者肖像权的想法哈。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一起商量着来处理。

0 阅读:1